文縣橋頭鎮:大力建設鄉村道路,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2020-12-19 隴南發布官方號

「這是我新買的車,現在農村條件好了,道路寬廣,車輛行駛也通暢,自己買輛車方便。」橋頭鎮劉家灣村的村民說,「這兩年家鄉變化快,道路四通八達,連我們這個偏僻的小村莊也通上了平坦的水泥路,村內磚瓦房林立,農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十年前,橋頭鎮各村的真實寫照。時至現在,橋頭鎮農村道路的「塵土飛揚」和「坑窪泥濘」已基本消失,一條條嶄新的水泥硬化路已鋪到了各村社口,與國道212線、縣鄉道路全部連接了起來,全鎮六十多條道路縱橫相連,路兩邊警示樁、防撞墩一應俱全。水泥硬化路給全鎮經濟發展帶來了帶了信息、也帶來了財富……

橋頭鎮桂花村地處高山,非常偏遠,全村通過移民搬遷,還剩10多戶人,交通非常不便,過去通往該村的路彎彎曲曲,狹窄且很危險。村民說,「一遇到下雨,路就無法行走。村裡種植的花椒等農副產品只能靠人背馬馱。」隨著2019年桂花村通村公路硬化完成,農產品銷售暢通無阻,農民笑逐言開,全鎮通村公路也全面硬化完成。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文縣橋頭鎮在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建設農村公路,現在村社道路四通八達,村村社社通水泥路。截止目前,全鎮23個村修建通村路125公裡、通社路149公裡、聯村路全部完成硬化,通社路硬化率達94%,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為加快推進橋頭鎮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保障。(供稿:文縣橋頭鎮)

相關焦點

  • 文縣橋頭鎮:富民產業牢築穩定脫貧根基
    近年來,文縣橋頭鎮按照「川壩蔬菜、高半山雙椒、高山中藥材」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根據各村地理優勢和土地資源,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全鎮建成了為頭片區、北山片區、葦子溝片區3個萬畝花椒片帶,築牢了群眾增收脫貧根基,不斷譜寫著產業發展新篇章。
  • 文縣橋頭鎮椿樹坪村第一書記馬元春
    隴南市菸草專賣局駐文縣橋頭鎮椿樹坪村第一書記馬元春在扶貧日記上寫道。「高、遠、邊、窮」,椿樹坪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由於長期交通不便,導致群眾思想意識保守、發展致富途徑少。馬元春還記得,2018年初次來到椿樹坪村,就被眼前的困境弄懵圈了:全村幾乎沒有一處平地,村內道路平均坡度超過40°。
  • 隴南市縣慈善協會在文縣橋頭鎮開展慈善公益活動
    近日,隴南市慈善協會、文縣慈善協會、縣紅十字會、縣殘聯工作人員和橋頭籍部分退休幹部一同走進橋頭鎮,開展「敬老助殘送溫暖,走進家鄉看發展」慈善公益活動。10月25日,市縣慈善團隊在橋頭鎮張家壩、大成家等5個村,對20戶貧困殘疾人進行慰問,每人發放慰問金500元和慰問品。同時,隴南眼科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還開展了義診,200多名群眾接受醫療檢查。
  • 隴南文縣強化督查指導 大力提升「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水平
    隴南文縣強化督查指導 大力提升「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水平 2020-12-15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彌勒虹溪:「一花一葉」點靚群眾增收致富路
    圖一為當地農戶在花卉園基地「上班」 當地幹部告訴記者,這是近年來虹溪鎮以調整產業結構和脫貧攻堅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卉產業,點亮群眾增收致富路一個縮影
  •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隴南文縣橋頭鎮:拆危治亂展新顏
    原標題:【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文縣橋頭鎮:拆危治亂展新顏  近日,隨著村民陳斌家危房最後一堵牆的倒塌,建華村最後一戶危房拆除完畢,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建華村只是文縣橋頭鎮拆危治亂的一個縮影。
  • 綠水青山鋪就致富大道 七裡河區阿幹鎮馬場村發展生態旅遊助力鄉村...
    正在開發建設中的雲頂山風景區位於馬場村內,近年來七裡河區把馬場村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貧困群眾找到了一條長效的致富路。鄉村旅遊日漸成為馬場村助力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來源。雲頂山風景區植被原始,森林茂盛,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自古就是世人不可多得的清靜休閒之地,近來更被譽為是金城蘭州的「休閒後花園」。
  • 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原標題: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景觀樹苗圃基地,看到一株株海棠、石楠、彩頁樹等苗木長勢喜人。
  • 林虹在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林虹要求下華村要突出規劃引領,規範房屋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鄉村環境;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特色,引導群眾,通過立面改造、景觀塑造、控制標準來形成特有的鄉村風貌;村「兩委」要提高戰鬥力、凝聚力,盯牢目標不放鬆,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凝聚在外在家鄉賢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家鄉發展。在括蒼山腳下,風光旖旎的羊棚頭村,林虹邊走邊看,認真詢問精品村建設進度、產業規劃等情況。
  • 從「石油人」到扶貧能手——記隴南文縣橋頭鎮羅家坪村第一書記宋...
    他主動請戰「出徵」,從繁華的城市來到偏遠鄉村,走進田間地頭。他挽起褲腳、扛起鋤頭,肩負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任,悉心幫助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他就是兩次被評為優秀駐村幫扶第一書記,中國石油甘肅隴南銷售分公司駐文縣橋頭鎮羅家坪村第一書記宋繼生。 羅家坪村是高半山地帶,現有貧困戶165戶、596人,宋繼生到村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情,他隨身揣著一個小本子,裡面密密麻麻記著村民家庭基本情況、存在困難、幫扶措施等。
  • 「甜蜜事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借著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該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養蜂釀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家原來只是種苞谷、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家裡日子過得很緊。
  •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2020-04-0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統籌推進精準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不斷提高農村群眾生活質量和...
    12月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興銘到盧市鎮、淨潭鄉調研精準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他要求,要統籌推進精準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不斷提高農村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副市長蔣勝雄參加調研。
  • 雲南騰衝種植萬壽菊助群眾增收 搭建「農旅聯姻」橋梁
    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近年來,雲南騰衝市界頭鎮產業發展單一,群眾增收渠道過窄問題日益凸顯。
  • 西平縣大力發展鱸魚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徐偉民)12月10日,河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鱸魚養殖課題組專家團隊來到西平縣嫘祖鎮、師靈鎮、譚店鄉、柏城、柏亭辦事處就水質、土壤、道路、電力等養殖相關情況做了全面考察。
  • 【法治嘉祥】鄉村振興 | 萬張司法所所長王松「五推進」助力大張樓...
    一、推進產業振興,夯實增收致富根基。大力發展高端設施農業,投資100萬元,流轉土地30畝,建設10座高標準冬暖式蔬菜大棚,承包給農戶進行西紅柿種植。聘請技術員,全程指導。註冊成立「先財有道農業種植合作社」,規範經營管理。
  • 巾幗助力 「小香薯」增收致富
    巾幗助力 「小香薯」增收致富 2020-09-18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2020-12-1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湘鄉這個農場走出增收新道路
    近年來,湘鄉大力推進「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模式,打造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相結合的農業產業鏈,農旅項目競相發展,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農場工作人員在採摘橘子。走進棋梓鎮鵝婆山生態農場,渾圓飽滿的柑橘掛滿枝頭,黃燦燦的果實在綠葉的映襯下色彩絢爛如油畫。工人們穿梭林間,採摘果實,一派繁忙景象。
  • 威海市環翠區: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走進國家冷涼植物示範推廣基地,4座溫室大棚已完成建設,2座扶貧溫室大棚投入使用,目前初步實現企業盈利、集體增收、脫貧致富三方共贏。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整合了12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和21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建設智能引種中心工程,依託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助力脫貧攻堅和村集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