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西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陳會方
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無數革命先烈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無數英雄模範用熾熱的愛國情共同譜寫了新中國「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也將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新時代,崇尚英雄模範,傳承英雄精神,激發全體中國人民蓬勃的愛國主義熱情,將是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英雄模範的核心品質是愛國主義
「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萬。」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何謂英雄?東漢文學家劉劭在《人物誌·英雄》認為,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英雄」的解釋,一是指本領高強、勇武過人的人;二是指具有英雄品質的人。在當前中國政治語境中,英雄更多指人民英雄與民族英雄。馬克思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毛澤東同志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民眾是真正的英雄和新生活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難歲月中,湧現出一批抗日英雄和眾多英雄群體。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後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縱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述,尤其是「三個一切」「兩個無論」的論述,較好概括了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內容,其著重強調了不同地位、不同崗位、不同處境的人,都可成為英雄。抵抗外族侵略,維護民族獨立與尊嚴,及成就一番偉業的先輩烈士是英雄,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埋頭苦幹、默默無聞的普通勞動者也是英雄。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缺少英雄的國家,古有屈原投江殉國,嶽飛精忠報國,近有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東北抗日聯軍八女投江等等英雄模範。為什麼千百年來英雄為千萬人所認同與追隨?英雄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以最高規格褒獎英雄模範,就是要弘揚他們身上展現的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忠誠體現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執著體現著頑強奮鬥的精神,樸實體現著無私忘我的境界。不管何種品格,在英雄模範身上歸結到一點,就是蘊含於英雄精神之中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正是因為他們身懷對祖國深厚的感情,才能把自身的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到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到人民創造歷史偉大奮鬥之中,才能舍小家為大家,先國家後個人,最終成就為萬人推崇的英雄模範。
二、英雄精神是凝聚全民共識,推動歷史前進的磅礴偉力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個先進的國家需要先鋒。但在現實生活中,「佛系青年」「歷史虛無主義」「娛樂化」等不良社會思潮正解構著我們的歷史,歪曲著我們的英雄,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世界的迷茫,價值觀念的失範。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告誡:「有些人刻意抹黑我們的英雄人物,歪曲我們的光輝歷史,要引起我們高度警覺。」英雄模範是時代的傑出代表,英雄精神是中國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英雄精神具有穿越時空的生命力,在當今時代更是煥發出其獨特魅力,更值得大力弘揚。
對個人而言,以英雄為偶像,是思想淨化、厚植情懷的過程。英雄是具有崇高理想與價值追求的時代先鋒,是我們崇敬與景仰的對象。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首要踐行要求,而英雄模範又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的典型。新時代,新長徵,英雄精神永遠是照亮我們前路的燈塔,它能激發我們每個人的愛國熱情,把愛國主義的種子埋在內心深處,厚植愛國情懷。同時,英雄不是站在雲端和神壇的,有的還是我們身邊有血有肉有親情的普通人,我們以英雄為榜樣,更能學習他們身上的可貴品質,成為激勵我們前進的標杆。
對社會而言,以英雄為偶像,是營造氛圍、增強團結的需要。英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摯誠的愛國情懷始終是最鮮亮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在新時代環境下,弘揚英雄精神有利於引領時代主流文化,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培育人民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弘揚英雄精神還有利於展現中華民族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營造全社會學習英雄模範,追求英雄品質的良好氛圍,最終推動社會進步。
對國家而言,以英雄為偶像,是凝聚力量、實現夢想的動力。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對待英雄的態度其實體現了這個國家向歷史的致敬和對未來的擁抱。沒有英雄,就沒有我們輝煌的歷史,我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沒有英雄,我們也不可能繼續輝煌,走向美好的未來。當前,國家褒獎英雄模範,既是體現一個國家對英雄的尊重,樹立愛國奮鬥的鮮明旗幟,也是凝聚形成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的強大精神動力,進而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三、把崇尚英雄爭做英雄轉化為愛國奮鬥的自覺行動
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恆的時代主題。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的「心」和「魂」,歷來是鼓舞我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偉大旗幟。在新的時代,我們應以即將頒布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契機,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以英雄模範為榜樣,持續激發全體人民的愛國熱情,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
追求英雄模範的忠誠品格,厚植人民的「愛國情」。時勢造就英雄,英雄順應時勢,時代認同英雄。我們尊崇英雄模範,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堅守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忠誠的品格就是最深沉的愛國情懷。我們要像英雄模範一樣,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最高忠誠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遠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把個人「小我」融入祖國「大我」,把最美好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追求英雄模範的執著品格,激發人民的「強國志」。「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英雄模範都是具有遠大志向,懷揣赤子之心的先鋒人物。他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衝鋒陷陣、頑強拼搏,幾十年如一日地奮力拼搏。當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但我們必須具備有擔當起時代重任的過硬本領。我們要像英雄模範一樣,立下報國志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熱情,努力練就建設祖國真本領,全力推進國家繁榮富強。我們唯有志在四方、奮鬥無悔,把「愛國」二字刻寫在心間、落實於行動,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精彩人生。
追求英雄模範的樸實品格,化為人民的「報國行」。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應該看到,每一個英雄模範都是從平凡的人中產生出來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天生就是英雄模範。他們最初雖是平凡人,但執著地做一件事情,特別是執著做有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事情,那麼他們最終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愛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許多人通過具體實踐活動聯結成的。每一個人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踐行者、奮鬥者和參與者,我們應堅持「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態度,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踏踏實實地奮鬥,鑄就我們偉大的成就。
[ 責編:萬霽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