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模範激蕩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情懷

2020-12-11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廣西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陳會方

  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無數革命先烈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無數英雄模範用熾熱的愛國情共同譜寫了新中國「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也將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新時代,崇尚英雄模範,傳承英雄精神,激發全體中國人民蓬勃的愛國主義熱情,將是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英雄模範的核心品質是愛國主義

  「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萬。」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何謂英雄?東漢文學家劉劭在《人物誌·英雄》認為,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英雄」的解釋,一是指本領高強、勇武過人的人;二是指具有英雄品質的人。在當前中國政治語境中,英雄更多指人民英雄與民族英雄。馬克思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毛澤東同志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民眾是真正的英雄和新生活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難歲月中,湧現出一批抗日英雄和眾多英雄群體。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後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縱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述,尤其是「三個一切」「兩個無論」的論述,較好概括了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內容,其著重強調了不同地位、不同崗位、不同處境的人,都可成為英雄。抵抗外族侵略,維護民族獨立與尊嚴,及成就一番偉業的先輩烈士是英雄,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埋頭苦幹、默默無聞的普通勞動者也是英雄。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缺少英雄的國家,古有屈原投江殉國,嶽飛精忠報國,近有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東北抗日聯軍八女投江等等英雄模範。為什麼千百年來英雄為千萬人所認同與追隨?英雄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以最高規格褒獎英雄模範,就是要弘揚他們身上展現的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忠誠體現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執著體現著頑強奮鬥的精神,樸實體現著無私忘我的境界。不管何種品格,在英雄模範身上歸結到一點,就是蘊含於英雄精神之中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正是因為他們身懷對祖國深厚的感情,才能把自身的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到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到人民創造歷史偉大奮鬥之中,才能舍小家為大家,先國家後個人,最終成就為萬人推崇的英雄模範。

  二、英雄精神是凝聚全民共識,推動歷史前進的磅礴偉力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個先進的國家需要先鋒。但在現實生活中,「佛系青年」「歷史虛無主義」「娛樂化」等不良社會思潮正解構著我們的歷史,歪曲著我們的英雄,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世界的迷茫,價值觀念的失範。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告誡:「有些人刻意抹黑我們的英雄人物,歪曲我們的光輝歷史,要引起我們高度警覺。」英雄模範是時代的傑出代表,英雄精神是中國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英雄精神具有穿越時空的生命力,在當今時代更是煥發出其獨特魅力,更值得大力弘揚。

  對個人而言,以英雄為偶像,是思想淨化、厚植情懷的過程。英雄是具有崇高理想與價值追求的時代先鋒,是我們崇敬與景仰的對象。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首要踐行要求,而英雄模範又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的典型。新時代,新長徵,英雄精神永遠是照亮我們前路的燈塔,它能激發我們每個人的愛國熱情,把愛國主義的種子埋在內心深處,厚植愛國情懷。同時,英雄不是站在雲端和神壇的,有的還是我們身邊有血有肉有親情的普通人,我們以英雄為榜樣,更能學習他們身上的可貴品質,成為激勵我們前進的標杆。

  對社會而言,以英雄為偶像,是營造氛圍、增強團結的需要。英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摯誠的愛國情懷始終是最鮮亮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在新時代環境下,弘揚英雄精神有利於引領時代主流文化,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培育人民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弘揚英雄精神還有利於展現中華民族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營造全社會學習英雄模範,追求英雄品質的良好氛圍,最終推動社會進步。

  對國家而言,以英雄為偶像,是凝聚力量、實現夢想的動力。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對待英雄的態度其實體現了這個國家向歷史的致敬和對未來的擁抱。沒有英雄,就沒有我們輝煌的歷史,我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沒有英雄,我們也不可能繼續輝煌,走向美好的未來。當前,國家褒獎英雄模範,既是體現一個國家對英雄的尊重,樹立愛國奮鬥的鮮明旗幟,也是凝聚形成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的強大精神動力,進而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三、把崇尚英雄爭做英雄轉化為愛國奮鬥的自覺行動

  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恆的時代主題。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的「心」和「魂」,歷來是鼓舞我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偉大旗幟。在新的時代,我們應以即將頒布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契機,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動力,以英雄模範為榜樣,持續激發全體人民的愛國熱情,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

  追求英雄模範的忠誠品格,厚植人民的「愛國情」。時勢造就英雄,英雄順應時勢,時代認同英雄。我們尊崇英雄模範,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堅守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忠誠的品格就是最深沉的愛國情懷。我們要像英雄模範一樣,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最高忠誠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遠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把個人「小我」融入祖國「大我」,把最美好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追求英雄模範的執著品格,激發人民的「強國志」。「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英雄模範都是具有遠大志向,懷揣赤子之心的先鋒人物。他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衝鋒陷陣、頑強拼搏,幾十年如一日地奮力拼搏。當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但我們必須具備有擔當起時代重任的過硬本領。我們要像英雄模範一樣,立下報國志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熱情,努力練就建設祖國真本領,全力推進國家繁榮富強。我們唯有志在四方、奮鬥無悔,把「愛國」二字刻寫在心間、落實於行動,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精彩人生。

  追求英雄模範的樸實品格,化為人民的「報國行」。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應該看到,每一個英雄模範都是從平凡的人中產生出來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天生就是英雄模範。他們最初雖是平凡人,但執著地做一件事情,特別是執著做有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事情,那麼他們最終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愛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許多人通過具體實踐活動聯結成的。每一個人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踐行者、奮鬥者和參與者,我們應堅持「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態度,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踏踏實實地奮鬥,鑄就我們偉大的成就。

[ 責編:萬霽萱 ]

相關焦點

  • 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青春力量
    原標題: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青春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把「愛國主義」作為一條鮮明主線貫穿全篇,科學回答了新時代青年「為什麼要愛國、怎樣才是愛國、如何去愛國」的根本問題,為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畫出了新坐標,為新時代青年在賡續五四精神中書寫愛國主義新篇章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人民日報評論部: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精神力量
    ,青春的心跳與愛國的情懷同頻共振。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通過教育在學子們心中播下愛國的種子,就能收穫對國家和民族的濃濃之情、拳拳之心,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國民,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身份。
  • 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 楊志剛  青年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人群。新時代堅持用愛國主義精神鑄魂育人,是高校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應有之義。高校要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 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青春力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聽黨話、跟黨走,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鬥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
  • 眉山青神學道街小學: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網12月23日訊(王玉紅 高顯俊)據了解,眉山市青神縣學道街小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緬懷革命先烈、瞻仰烈士遺址、聆聽英雄故事、弘揚革命精神,通過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學生得到心靈的洗禮,愛國情感得到塑造與升華。 「抗疫之年教育學生牢記當代責任擔當」。
  • 發揚五四精神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孩子們聆聽這一場愛國主義教育宣講!
    2019年7月12日,安徽蕪湖,蕪湖市弋江區火龍崗中心學校禮堂內,一場主題為「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在這裡舉辦,本次活動由蕪湖市弋江區火龍街道文明辦、火龍街道文教、火龍街道關工委、火龍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火龍崗中心學校、蕪湖心連心愛心協會聯合主辦。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廣大青年要牢記囑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源泉。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原標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樹立愛國主義情懷 ——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開展"強隊伍、促質量、塑榮光"《為了和平》系列觀影學習活動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 向國旗敬禮,讓愛國情懷激蕩校園
    向國旗敬禮,讓愛國情懷激蕩校園 來源:湛江日報作者:記者陳荔雅 通訊員邱穎責任編輯:周子琪2020-12-11 10:11
  • 厚植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工作方案》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快構建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用好抗疫救災等重大事件形成的教育資源,不斷創新途徑和載體,強化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作用,在中小學紮實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來,面對中華民族的存亡危機,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精神動力。
  •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三、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15.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要把青少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三、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  15.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要把青少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重溫屈原憂國情懷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汨羅江畔寫下《離騷》,激勵了無數愛國志士為國家獨立和民族振興殫精竭智、前赴後繼。時至今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仍廣為傳頌,鼓舞著新時代的建設者不忘初心、攻堅克難。
  • 強化新時代高校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個人的理想奮鬥,只有融入愛國主義的萬頃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無往不前之勢。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全文內容))
    三、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15.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要把青少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 情懷教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情懷教育貫穿個體成長的全過程。首先,根據尤裡·布朗芬布倫納關於人類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型,個體發展在受到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物理環境的影響的同時,也受到社會文化價值觀、信念、習俗和法律等的洗禮。
  • 深入學習 峨眉實幼引導師幼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網12月18日訊(王旭)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相關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師幼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根據《四川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的通知》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的通知》(教師廳函〔2020
  • 一圖讀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堅持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
  • 內蒙古自治區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若干措施
    策劃推出「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系列宣傳報導,充分挖掘在推進內蒙古改革開放生動實踐中湧現出的英雄事跡、模範人物,在全社會營造學習榜樣、爭當榜樣的濃厚氛圍。組織編寫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弘揚蒙古馬精神、踐行守望相助理念的大中小學生輔導讀物。&nbsp&nbsp&nbsp&nbsp17.深入開展「牢記囑託、勇擔使命、砥礪奮進」主題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