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2月20日訊(記者李佳) 20日,在位於武漢市光谷高新大道的光谷潮漫大酒店,送走最後一位解除隔離者後,龍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魯繼東在朋友圈,轉發了記錄一月以來工作的一條美篇文章。他說:「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我和團隊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缺防護、不被理解
他們也是「逆行者」
光谷潮漫酒店隔離點深夜值守的護士,打個小盹,隨時接收病患及家屬呼叫 魯繼東 供圖
1月23日,龍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召開了一次特殊的黨員宣誓大會。主任魯繼東宣布,疫情形勢嚴峻,全體黨員進入戰時狀態,全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1月31日,接區指揮部指令,光谷潮漫大酒店被闢為「區級新冠疑似病例集中隔離點」,第二天就要啟動,該中心將全面接手相關工作。
這個集中隔離點,最高峰時曾同時隔離了198位疑似病例,截至目前,累計隔離281人,171人轉診定點醫院,93人轉診方艙醫院,16人接除隔離回家。
出發前,魯繼東發了一條朋友圈,背景是龍泉醫護人員的背影:「我們不畏生死,但赤手空拳去戰鬥,不知道我們醫護人員能抵擋幾個回合!」
「我很心疼我的兵,那時候,拼在搶救一線的醫生們都缺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作為基層醫院,我們在暫時沒有區分隔離區、清潔區的環境,要服務於疑似病例,風險不亞於搶救一線!」魯繼東說,只能一邊呼籲並等待醫療資源分配,一邊開始消毒調度,迎接病人。
這是武漢設立得比較早的疑似病例隔離點,很多人一開始不情願:「我在家觀察,我不出去不就行了!」
醫護、志願者、保供人員
隔離點就是一個小型社區
患者給隔離點醫護送來的蘋果,又被轉給患者成了加餐 魯繼東供圖
第一批病人2月1日凌晨入住,負責登記、引領的都是醫療人員,「吃喝拉撒睡都是我們管。」第三日就連夜組裝採樣室,需要採集咽拭子才能檢測核酸,如果防護不嚴,就有感染風險。誰來?
光谷4位基層護士挺身而出,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吳新菊,佛祖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魏青青、汪桂紅,東湖高新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李柳柳,這4位請纓戰「疫」的醫護人員,來到隔離點經消毒的活動板房內,直面疑似病患,開展咽拭子標本採集工作。
2月8日,中南民族大學校醫院護士楊茉作為醫護志願者,進入潮漫酒店隔離點,參與護士輪班,每天負責病人轉進、轉出。她是年初三從恩施家裡,通過州疫情防控中心組織協調坐上回武漢高鐵的;
2月10日,光谷建設派來8個精幹的小夥子,連夜做分區隔斷,志願者們留了下來;
2月12日,酒店物資採購的任務,也有人幹了,負責武網的武漢體投,黨員突擊隊開始配送物資到包括潮漫在內的各個隔離點,他們中有曾下到村灣扶貧的老黨員,也有玩轉電子遊戲的「90後」。
「出艙」的小夥子第一時間打來電話
「我想來隔離點當志願者!」
魯繼東和他的兵從始至終留了下來:「有20歲出頭的小護士,有臨時徵召的父女齊上陣的中醫世家,有主動請纓全科醫生,有家裡有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諮詢師。」
每天僅睡2-3個小時,醫護人員查房、配藥、送藥、協調家屬送東西,還要為有基礎疾病的老人外出購藥,時不時還得充當心理醫生。疑似病患的家屬送來蘋果,病患將一箱蘋果轉贈醫生們,實在推辭不過,這些蘋果又成了病患們的加餐。
一位家住關東街的病患李先生(化名),在這裡得到確診,被及時轉送到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就在幾天前他病癒「出艙」。他第一時間打通了魯繼東電話:「我想來隔離點當志願者!」魯繼東婉拒:「你需要繼續隔離休息,以後有機會來中心獻血吧!」
魯繼東介紹,目前光谷潮漫酒店隔離點正在消殺騰空,待命入駐。
據了解,東湖高新區覆蓋了包括酒店、青年公寓等在內的30個隔離點,看護主力軍為區級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還有不少包括私人診所醫生、退休醫護等志願者加入,光谷幾大平臺公司承擔了主要的物資配送工作。通過逐步摸索,迅速制定了隔離期間的消殺、救助等標準,有部分隔離點針對糖尿病人少吃多餐需求、推出單獨餐食,還有隔離點嘗試機器人送餐等,服務不斷細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