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9日訊 29日,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水處理技術賽項在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圓滿閉幕。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9支代表隊,共29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經過兩天激烈的角逐,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獲得本次比賽的一等獎。
本次比賽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等37個部委單位主辦,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濰坊市人民政府承辦,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協辦。
本次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水處理技術改革試點賽,借鑑世界水處理技術職業技能培訓考核體系和國際上先進職業教育經驗,在競賽規程、標準、試題庫等方面與日常教學、高職教育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銜接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採取個人賽,將比賽分為3個模塊:實驗室分析工作(6小時,權重35%)、水處理工藝(3小時,權重35%)和泵站系統運行與維護(3小時,權重30%)。其中實驗室分析工作由水質檢測分析(3小時)和實驗室條件下混凝實驗(3小時)兩個子模塊組成,共計2天12小時的任務量。 每個模塊均需要選手獨立完成在水處理廠站、泵站虛擬系統的工作準備與計劃以及水處理廠站的巡檢與數據填報,同時根據工作中出現的水質變化問題完成實驗室進行水質檢測與分析,完成水質優化實驗並形成報告;針對具體水質情況在教學實訓平臺上進行水處理工藝單元設計、施工、安裝和運行調試,並對水處理系統出現的故障進行排除;對泵站系統水泵、管道、閥門進行拆卸、安裝和運維。
「本次試點賽在尋求校企合作培養評價新時代水處理技術人才模式,優化傳統職業教育專業教學體系、課程設置與現代職業崗位複合型人才知識需求架構,凝練出校企共建、賽證融通、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對職業能力提升的成效和特色,引領我國水處理技術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方向,營造出全社會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提升民生工程從業人員技術水平,培養和造就大批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新意識的一專多能水處理技術專門人才,促使全民參與,節水愛水,保護人民美好生活必需的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專家組組長張寶軍介紹。
「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水處理技術』賽項,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培養水處理技術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大賽在我院舉辦,帶來了各兄弟院校先進經驗,為我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系統設計和推進實踐技能培養體系提供了重要借鑑。學院將以此為契機,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產教融合為路徑,積極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新機制,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劉桂玉說。
據悉,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曾獲得2019年國賽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2018年國賽大氣環境監測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2017年國賽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2015年國賽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的一等獎。作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和「雙高計劃」建設院校,在4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在創新職場化育人理念、創設職場化育人環境、構建保障體制機制、實施職場化育人等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特色,得到了全國職教界的高度認可與好評,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通訊員 李晨歌 濰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