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具有一種神奇的語言描述能力,儘管她說得並不準確,但你都能聽懂,還盡得精髓。
執筆:歐陽比文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範圍內使用人數超過5000萬的語言多達73種,有一個詞達到高度「重合」,那就是「ma」,我們的媽媽。
都說母子連心,媽媽和孩子之間總是能形成一種天然的默契,即便是「文不對題」,依然能對答如流,你家也有同款媽媽嗎?
★「顧左右而言他」
一位網友分享,她和媽媽在看《誤殺》時,媽媽激動地說,「這不是蘋果兄弟裡的筷子嗎?」
還有媽媽說,一直將「黃燜雞米飯」說成「黃雞燜米飯」,也不知道「黃雞」得罪了哪位?
「爸爸,我要吃雪媚娘!」「老闆,給我女兒來一根武則天!」然後老闆心領神會地拿出來一根雪糕,雙方溝通達到了驚人的一致。
★「史上最慘親戚」
有網友表示,自家有個親戚叫冰冰,媽媽一直喊人家「涼涼」。
明明小侄子叫「高澤至」,意味著「福澤將至」,可媽媽就是平翹舌不分,叫人家「高得志」,意思全變了。
★「最硬核的月餅」
中秋節過去,家裡總是有很多塊月餅還沒有吃完,問媽媽吃哪塊?她脫口而出,「就那個水泥餡的」,好吧,我完全明白,她就是想吃棗泥餡的。
「五湖四海的洲」
媽媽下班回來輔導作業,時鐘不知不覺來到了晚上10點,氣氛有些緊張,寶媽有些情緒暴走。「州和洲咋就分不清呢?五湖四海的洲!」
啊,你要早這麼說就懂了嗎,孩子立刻下了「洲」,聽得旁邊的寶爸一臉蒙,請問這裡面哪有這個字呢?這就是傳說中的「母子連心」嗎?
都說「環境塑造人」,這裡面有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媽媽和孩子生活的環境一樣,對彼此的性格較為熟悉,平時吃喝玩的東西也都是「團購」,這種熟悉度造就了「心靈的默契」。
有時候一個眼神過去,就全部明了了,根本不需要言語。不少網友看過後會心一笑,同款老媽!可惜寫作業時沒有這份默契,完全GET不到這個點!
以色列研究人員曾讓40對母嬰面對面相處,並為他們每個人的心臟部位都配備了能夠檢測心跳的儀器,結果發現,媽媽充滿歡樂時,母嬰間的心跳很快就「步調一致」了。
參加這項研究的,都是三個月大的嬰兒。其實在胎寶寶時期,每當準媽媽出現大的情緒變動,如焦慮、傷心、激動等,胎兒也會跟著做出不同的反應。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受,她總能在孩子睡醒前的30秒內發覺,並提前來到寶寶身前,真的好神奇!
加拿大的研究表明,媽媽可以通過眼神,和孩子實現「母子連心」。
當媽媽對孩子表現出來關注以及鼓勵時,眼神是一種有益的刺激,能讓孩子感到幸福,並堅定地去做事情。媽媽最大的功能,就是給予寶寶安全感。
① 媽媽要保持平和心態:唯有情緒穩定的媽媽,才能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遇到事情一定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學會自我反省,不要將不良的情緒傳染、傾瀉給孩子。
② 對於孩子的需求及時回應:3歲前的寶寶,是通過媽媽來建立對外部世界的聯繫的,寶媽要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包括飲食和擁抱等等。
對於孩子來說,世界上有一種密碼叫做「媽媽語」,可能從你在腹中就開始進行了。長大後你們之間「匪夷所思」的對話,只有母子、母女能懂。
在笑過之後,請珍惜這段「緣分」,更愛自己的媽媽,去享受每一次相處的溫馨瞬間。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