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為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蹟,歷來享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黃山風景綺麗,四季宜遊,在黃山欣賞奇松怪石,陰觀雲海變換,雨覓流泉飛瀑,雪看玉樹瓊枝,風聽空谷松濤。 春(3-5月)觀百花競開,松枝吐翠,山鳥飛歌; 夏(6-8月)觀松、雲霧及避暑休閒; 秋(9-11月)觀青松、蒼石、紅楓、黃菊等自然景色; 冬(12-2月)觀冰雪之花及霧松;如遇極寒天氣,還能欣賞到冰瀑奇觀。
景區內分為南門、西門和北門,絕大多數遊客都會從南門出入,南門又有前山後山兩個出入口,都靠近山腳下的湯口鎮。鎮上也成了遊玩黃山的中轉站,很多遊客都會提前趕到這裡住宿一晚。湯口鎮上到景區門口需乘黃山新國線班車,在前山山門(慈光閣)、後山山門(雲谷寺)、黃山溫泉都有停靠(車費8-19元)。
景區遊覽主要分為前山、後山兩條上山路線,都通向主峰之一光明頂,在光明頂的另一側,還有一條環線-西海大峽谷。
坐上索道真的被美景所折服,黃山延綿數百裡,千峰萬壑。滿眼望去皆是松樹,它頑強地紮根在巨巖裂隙之中。記得有人形容,黃山上的松,幹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得名。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採藥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篤信道教,遂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詔改黟山為黃山,黃山之名於是一直沿用至今。千餘年來,黃山積澱了濃鬱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藥溪、曬藥臺等景名都與黃帝有關。
早上的黃山格外的迷人,遠遠飄來的晨霧,像是山間的雲海一般,夢幻如人間仙境。特別是站上光明頂的時候,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看遠處隱隱約約的山峰,仿佛一副浩瀚無邊的山水畫,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有種「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心境。
黃山以雲海聞名,近看雲海,山間霧氣偶爾會把那些奇峰異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走,一個又一個的奇妙景象展現在眼前;遠看,朵朵白雲像一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著山巒翩翩起舞;登高看,一會兒雲霧又升起來了,好像一片望不到邊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岭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