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三年來,「浙小保」環保國際交流行以「考察+遊學+旅行」的環境主題教育形式,帶領環保小衛士先後前往亞、歐、美大陸探尋各國的環境保護方法和生態建設理念,為浙江的青少年搭建起全球環保交流的綠色之橋。
2018年8月16—27日,「浙小保」再次整裝,向著南半球進發,暢遊澳大利亞!12天的旅程中,他們將挑戰三種角色轉變,完成四大考察任務,探索「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的生態環保奧秘。即日起,浙江生態環保新聞網及其微信公眾號將陸續推出「浙小保」澳州環保考察記,「浙小保」們將在線與您分享「土澳」交流的精彩瞬間。
浙江在線雪梨8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秋傑)今天,「浙小保」迎來了本次行程中的首個交流任務——化身「環保考察官」,參觀位於雪梨市區中央公園的弗洛水處理項目。在與雪梨大學歐文教授的交流互動中,「浙小保」揭開了這個榮獲UDIA國家卓越大獎環保項目的「神秘面紗」。
長滿植物的中央公園大樓,頂部神奇的鏡面設計是科技、環保於藝術的結合。
據悉,弗洛水處理項目是雪梨第一個環保水處理國家示範工程,其作為世界最新的高密度住宅水處理試點項目,目前已在全澳重點推廣。「浙小保「們今天參觀的中央公園大樓項目就運用了這個技術,該區域曾是有著150年歷史的老啤酒工廠區,2010年開始綜合改造,如今成為了集商業、住宅為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區。
「浙小保「們聽歐文教授介紹大樓植物牆面
記者隨「浙小保」環保交流團走進了雪梨中央公園大樓,探秘其瑰麗的植物牆及完善的水循環系統。
剛走進中央公園大樓區域,首先吸引「浙小保」眼球的便是兩棟「長滿」各種植物的大樓,歐文教授告訴大家:」這兩棟大樓是由兩位法國設計師設計建造的,建築牆體上覆蓋的植物有三百多種,其品種大部分來自於雪梨附近的藍山地區,植物學家們根據每種植物不同的生長特性、光照喜好和形態顏色來對其進行排列種植。」
順著陽光看過去,「浙小保「們很快發現東邊大樓頂上安裝了無數的玻璃「鏡子」,十分刺眼。歐文教授解開了大家的疑問,原來東樓陽臺下部如同鏡子一般的結構被稱為『HEVIOSTAT』,這些鏡子的角度和大小均經過了科學家們的精確計算,它們將陽光分為三部分,能夠全天候照到大樓中心花園、底部商業區和南樓牆面上的植物(這些區域原本均為陽光照射死角),讓它們獲得更加充足的陽光,大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樣,在西樓樓頂也有同樣的鏡面設計,兩個大樓相互呼應,形成完整的光照系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鏡面的角度還會自動調節以適應不同季節的光照角度。
難以置信!這面牆上種植了藍山區域的300多種植物
光的問題算是解決了,那麼植物的水又是哪兒來的呢?
在參觀中,歐文教授告訴「浙小保」:「在我們腳下的地底深處有一個很大的汙水處理設施,整個中央公園大樓區域的生活汙水經過該設施處理,達到水循環利用效果,大樓牆面的植物用水、樓裡的非飲用水均為水循環處理後的再生水。」
歐文教授對照模型,為「浙小保」們詳細介紹大樓的水循環系統
交流尾聲,歐文教授點讚 「浙小保」們認真鑽研的精神,他告訴記者:「我還是頭一次接待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他們所體現出的超乎成人的想像力和求知慾讓我感到驚訝。對每一個國家而言,青少年的環境教育都至關重要,只有我們的下一代真正在心裡種下環保的種子,地球的未來才會更加光明。」
第一項考察任務圓滿完成,「浙小保「環保交流團和歐文教授合影留念!
「歐文教授告訴我,中間廣場裡那個轉動的雕塑,一分鐘轉一圈,它代表的是人喝醉以後搖搖晃晃的興奮感,因為這兒原來是個啤酒廠。」離開中央公園大樓後,「浙小保」陳瑞谷告訴記者。
從一開始羞澀膽怯到後來的仔細觀察、大膽提問,短短一個多小時的交流中,「浙小保」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一項「環保考察官」任務圓滿完成!
(更多精彩 點擊進入【「浙小保」澳州環保考察記】專題頁面)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