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組建「禮貌警察」專管讓座

2020-12-25 環球網

日本人在公共場合往往以「彬彬有禮」著稱,但是現在,許多人在擁擠的公交車或地鐵上,看到老人、孕婦或者殘疾人時,卻常常用裝睡來躲避讓座。為此,日本政府不得不組建專門的「禮貌警察」,希望能強制恢復「讓座」的美德。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9日報導,日本政府將首先在橫濱地鐵系統內部署禮貌警察。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要使用儘量禮貌的方式確保地鐵內的年輕人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些禮貌警察並沒有罰款的權力,也沒有實際的制裁權力,但他們能夠通過在大庭廣眾下使某人出醜的方法,來達到「讓座」的目的。

報名參加禮貌警察隊伍的應徵者需要通過一系列面試和筆試才能入選。報名者的年齡一般在30歲至80之間,但現有的禮貌警察多為60以上的老人。他們每天會分成幾組進行巡邏,日工資只有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06.5元)。為了防止禮貌警察們的勸說引發爭執,政府還為他們配備了年輕的保鏢。

那些認為日本禮貌傳統正在消失的日本人對這一舉措十分歡迎。但也有一些人提出質疑,一位81歲的老翁說:「強求別人讓座是不自然的做法。」(王曉雄)

相關焦點

  • 日本乘公共運輸時,看到老人別輕易讓座!會被認為不禮貌?
    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和孕婦需要主動讓座,如果不讓會被認為沒素質,過馬路時遇到行動困難的人要幫助其過馬路……然而在日本,在乘坐公共運輸時不需要給老人小孩讓座,因為在日本人眼中這種行為是非常不禮貌的。而在大多數人眼裡,日本人的素質非常高,日本還是一個非常注重禮貌的國家,比如遇到每個人都會進行90度的鞠躬,就連在大街上遇到也會鞠躬,那為什麼讓座卻是一件不禮貌的事呢?
  • 張道坤、劉任求到監獄看望慰問愛滋病犯專管警察
    「世界愛滋病日」來臨之際,省監獄局政委張道坤、副局長劉任求分別到集中關押愛滋病罪犯的監獄看望慰問專管警察、醫務人員和職工,局生活衛生處和廣東省金匙救助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參加慰問。張道坤、劉任求深入愛滋病罪犯專管監區,實地察看了專管監區醫務室、特色教育園、可視親情電話室等場所,看望、慰問現場專管警察。
  • 在日本給老人讓座反而是一種沒禮貌的表現
    核心提示:在日本旅遊,很少能看到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的情形。
  • 去了日本後才發現,年輕人可以不用給老人讓座
    無論在地鐵還是公交上,大部分人都會主動給老年人讓座。 不過最近兩年,我們卻總能看到「女子讓座反被老人暴打」之類的社會新聞,這不免讓大家感到寒心,有人感慨「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 外媒誇「日本公交讓座文明」,視頻裡卻傳出一句中文:阿姨,您坐
    張冠李戴:外媒拿「中國小朋友讓座視頻」誇日本教育,評論翻車了近日,外媒也幹了這樣一件張冠李戴的事情,但是,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耳朵是靈敏的,於是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澄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地點:公交車上;內容:小朋友們正在練習文明讓座;大家看到這個視頻的配文,自然就以為這是日本小朋友們的禮儀練習,但是打開視頻後,網友發現不對勁了。
  • 法國網站誇日本教讓座翻車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25日,法國網站「L'Important」在推特上轉發了個視頻,文中寫道「日本:從小傳授公共運輸上的文明」。視頻裡的孩子正在模擬,在公車上向拄拐老人、抱著孩子的婦女以及孕婦讓座的場景。
  • 臺大媽飈英語逼老外讓座 對方禮貌起身還被抱怨
    5月5日,臺灣地鐵上,有網友爆料稱,一名年約50歲的大媽用英文逼迫另一名外籍女性讓座,對方禮貌讓座之後,大媽還念念有詞。視頻一經曝出,立即在網上引起熱議。聽到她這麼說,外籍女子禮貌地微笑,要起身給她讓座。沒想到該名大媽卻繼續說:「Idon'taskyoutostandup.Wedon'tdothis。(我沒有要求你站起來,我們不會這樣做)」仿佛自己只是提醒對方,並不是為了讓她讓座。
  • 公交車上年輕人未讓座,被70歲老人打耳光,如何看待給老人讓座!
    在湖北的一個公交車上面,因為老人讓座的問題,引發了一場事故。從畫面中能夠看得出來,這位非常年輕的男子被一群人圍住,緊緊的挨著公交車的車窗,而且嘴裡面還放聲怒吼叫,旁邊的乘客也是絡繹不絕的。後來可能是由於雙方的爭論升級了吧,導致大家惱羞成怒,所以幾名乘客直接拽著這位年輕男子的頭髮。後來畫面就轉到了公交車的過道裡面,男子被大家團團圍住,沒辦法只能選擇報警求助。
  • 年輕人就一定要給老人讓座嗎 讓座是美德 但並不是非讓不可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依賴老人和老人,年輕人的讓座壓力似乎已經超乎了公眾預期,不讓座就是不禮貌有違道德嗎?9月11日,在北京地鐵6號線,一名中年男子強迫他人讓座給他。他不停辱罵那沒有個讓座的人,並且表示:「你早就該把座位讓給你父親了!」視頻中,中年男子指責一名與他不相識的男子讓出座位,並喊道:「你根本沒有意識。
  • 法國網站轉發"中國幼兒教育視頻",卻因孩子太講禮貌被誤認為日本人
    在亞洲,日本雖然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算出眾,但是由於日本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因此也讓許多人對日本文化、生活和建築議論紛紛。都說日本教育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學著照顧自己。而日本的禮儀文化也勸導孩子在聽家長、老師或長輩說話時,要很有禮貌的回答。
  • 「對不起,阿姨,我不能給你讓座……」刷爆南京人的朋友圈!
    這不僅是中華民族一貫的良好美德,而且客觀來說,一次美好的讓座經歷,不管是對讓座者還是被讓座者都是一次感受溫暖與關懷的美好經歷。那麼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到底該不該讓座?什麼情況下讓座?和我們有相同困境的還有日本。
  • 不讓座被罵 讓座行為是美德還是義務?
    今天,京華時報發布了一則《地鐵上年輕女孩沒讓座 大叔連罵3站路》的消息,受到了眾多媒體的轉發和評論。報導稱,9月25日,一位名為「桃紙的圍脖」的網友在微博中發布消息稱,自己在南京地鐵三號線上親眼所見一起倚老賣老強行讓座事件。一年輕女孩由於沒有及時讓座,被一大叔連罵了3站。人民日報、瀋陽晚報、新聞晨報、人民網等眾多媒體的官方微博也發布了這一事件。
  • 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問題?是理所應當,還是道德綁架
    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大國,禮貌對於我們十分重要。「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經常推崇的,公交車讓座一直對於我們很重要。但是,現在這種禮貌仿佛變了味道。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問題?是理所應當,還是道德綁架?我們經常在公交車上見到一些老人,很多時候大家都是選擇讓座。畢竟,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們也經常會見到有些人對這些假裝看不見。這一點是非常不對的,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還是要讓一下。當然,也會有一些倚老賣老的人,仗著自己的年齡大,經常要求別人讓座。今天,小編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 法媒誇日本幼兒園教讓座,小朋友開口一句中文:阿姨您坐!
    法國網站誇日本的公共運輸文明教育,配的卻是中國幼兒園的視頻……25日,法國網站「L'Important」在推特上轉發了個視頻,文中寫道「日本:從小傳授公共運輸上的文明」。視頻裡的孩子正在模擬,在公車上向拄拐老人、抱著孩子的婦女以及孕婦讓座的場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給老人讓座?
    在這個時候,要不要給老人讓座,就成了很多人都在思考的一些問題,常常會有人說要尊老愛幼,而且那些公共運輸上的廣播也會提示主動給老人讓座。不知道大家在遇到這些老人乘坐公共運輸時,會不會主動給他讓座,還是選擇視而不見呢?其實有些人每一次在看到老人的時候都會主動讓座,甚至在乘坐公共運輸時直接就不坐座位,因為遇到老人還要再站起來讓座,這也很麻煩。
  • 日本警察的警銜,與中國警察的警銜,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但是,日本的中級軍官則是佐官,分為大佐、中佐和少佐。雖然等級差不多,但名稱差別明顯。在日本警察隊伍中,這一情況更嚴重。日本警察隊伍在二戰後被撤銷,經過改革以後,才得以再次組建。由於日本是戰敗國,各種武裝力量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日本警察隊伍重新組建以後,警銜與職位是合二為一的,在這方面與英國類似。只有職務升遷以後,警銜才會得到晉升,警銜對應了相對的職位。
  • 公交讓座是道德還是義務?別讓讓座成為道德綁架!
    公交讓座是道德還是義務?別讓讓座成為道德綁架!說到公交車讓座,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陳凱歌導演拍的一部電影:《搜索》,因為沒給一個老人讓座,最後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我想,這個後果即便是當時因為沒給他讓座的那個老人,也是不願意看到的。
  • 到底該不該讓座?結合我的經歷聊聊日本人的性格
    說起日本人的性格,大家是不是首先在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有各種各樣的禮節,鞠躬盡瘁,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集體鞠躬謝罪?可以說日本人的這種現象十分具有代表性,但是這是否能代表日本人整體普遍的性格呢?下面我們就聊聊我眼中日本人的性格。
  • 讓座是一種傳統美德,不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隨著國家的經濟穩定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知識文化也提升了,思想素質更是上了更高層次,而禮貌讓座就是最好的體現。禮貌讓座是我國優良傳統美德之一尊老愛幼的表現,在公交車上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字眼,甚至有青年人在火車上也有讓座無座票的的老人、小孩、孕婦,這些做法值得大家去學習。在我國65歲以上的可以歸為老人,由於老人站著因力量不夠會扶穩不好,站久會腰酸背痛(老人常見的疾病),讓座也是年輕人為了保護老人安全的美好做法。
  • 評論訓練營S5E01丨讓座紛爭
    電影《搜索》中高圓圓扮演的公司白領因為一次公交車不讓座的小事,蝴蝶效應般地引發了大規模的網絡暴力,最後禁不住輿論的壓力跳樓自殺。然而就在被要求讓座的當天,她在醫院意查出淋巴癌晚期。當電影照進現實,上海地鐵上的年輕小夥因做了一天的志願者,實在感覺疲憊因而沒有主動讓座,但激化這場矛盾的並不是被要求讓座而是拒絕之後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