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方文化侵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研究十二星座,甚至有的逢人必問星座,然後推算是否相合,如果推算結果不準確的,必又另加什麼太陽月亮的,直至求個滿意為止。其實關於命理學,我國已至少研究了數千年,毫不誇張地說,我們老祖宗在夜觀天象時,西方人可能還在腰部掛著樹葉遮羞,此是題外話,且不累述,還是說回今日話題,十二生肖是怎麼回事?生肖鼠有什麼含義?
根據現有的文獻,大體可以可以確定十二生肖源自十二地支,每個生肖對應一個地支,基本對應關係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地支與十天幹一起組合運用於幹支紀元,主要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順序依次相配,由「甲子」開始,至「癸亥」結束,一共有六十種組合,每六十個也是一個循環,俗稱為「一甲子」。
根據民間傳說,十天幹、十二地支最早與「十日」、「十二月」有關,傳說帝俊有二妻,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而先秦史官修撰的《世本》也記載「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由此可推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是根據天象變化而總結出來的。
我們聰明的老祖宗很早就發現,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於是又了歲星紀年法,這十二年的名稱依次是:「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簡化後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就是十二地支的來歷。
最遲在春秋以前,古人開始以十二辰紀月,即將太陽黃道分為十二個月,分別以地支建月,至北宋時沈括又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二十四節氣,而最遲至西漢時,已運用十二辰加時制度,也就是說早在宋代之前,年月日時都已可用十二地支來表達,結合十天幹,就是幹支紀元,今人經常提到的四柱也起源於此。
至於十二生肖,其實就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稱呼,開始或是為了方便人們記憶,而選擇人們熟悉的動物來命名十二地支,於是就有了十二生肖年,在最初命名時,或也有考慮生肖屬相與地支對應時間的關係,比如選用最為關聯的特徵,以時辰為例,子時對應晚上23點到凌晨1點之間,這個時間段正是深夜,人類正在休息,而老鼠卻開始活動,以年份為例,則可能鼠年老鼠繁殖能力大於往年,經常出沒于田野房舍之間。
雖然生肖鼠最早與老鼠確實有關聯,但不能就此說屬鼠的人就具備老鼠的特徵,比如什麼膽小如鼠、精打細算、伶俐乖巧之類的,都只是由太歲鼠形象以及各種衍生的民間傳說引發出來而已,千萬不可當真。
如若一定要說生肖鼠的含義,那麼不如依據地支子來推論,按五行學說,子屬水,子水是陽水,藏天幹「癸」,《洛書》為坎,位於北方,而命理學也有子午相衝、申子辰三合、子醜六合之說,這些相關的知識和聯想且不多說,諸君請自行體會。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各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