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雖然看起來要在社會上全面推行不現實,但如果只是具體到個人就並沒有多困難了。現在各國都有的慈善機構和福利機構其實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很多家庭選擇收養孤兒正是源於這種博愛精神。
01
從古至今,遺棄孩子的事件從無斷絕。不可否認其中有極少數是單純嫌孩子麻煩或者不喜歡孩子的,但絕大部分卻是出於無奈,比如沒有養孩子的經濟能力,或者孩子患有先天疾病無錢醫治。雖然這種行為很讓人不齒,但是這也是人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情況已經改觀了許多,畢竟每個國家都建立起了社會福利機構,即使不完善,但至少能保證大部分被遺棄孤兒的生存,解決他們基礎的溫飽甚至基礎教育。即使不說福利機構中存在的一些陰暗面,單說這些孩子的成長實際上是很不健康的,他們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陪伴,這會對他們的性格和三觀起到相當程度的影響。所以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如果能被一些家庭收養就是非常幸運的事。
有些家庭因為夫妻自身原因一直沒有孩子,但又都想要一個孩子讓家庭更完整也更熱鬧,所以收養一個孩子就成了他們的首選。而且這樣的家庭往往是經濟條件比較寬裕的,他們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每個國家對於收養孩子都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比如我國在1992年頒布的《收養法》中就有關於外國人收養我國被遺棄兒童的規定,有意願收養我國兒童的外國家庭只要能滿足《收養法》中的條件就可以合法收養。
02
於是在此後的數十年中,有許多我國的孤兒都被外國家庭所收養。根據統計,美國是收養我國孤兒最多的國家,很多美國家庭的合照中都有明顯的亞洲面孔。根據美國相關部門調查和數據資料顯示,從1999年到2017的18年間,先後有80162名我國的孤兒由美國家庭收養。而這些被收養的孩子大多都有先天殘疾,而其中女孩子佔了大半部分,超過6.8萬人。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心中都會升起一個疑問:為什麼那麼多美國家庭會不遠萬裡前來我國收養孤兒呢?而且美國18年內領養8萬中國孩子,女孩佔比近乎全部,其中有何隱情呢?在我們中國人的視角看來,如果美國家庭想要收養孤兒,那可以直接在本國收養啊,本身就是美國孩子不存在文化差異,語言上也沒有溝通困難,那麼為什麼美國家庭要捨近求遠來我國呢?
03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的情況。美國的人口至今也只有3.3億,比我國人口少很多,而且美國的老齡化問題更嚴重,出生率雖然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但依然沒法跟發展中國家比。所以美國孤兒其實並不多,而且美國法律在收養兒童方面的限制比較嚴苛,具體規定每個州各不相同。而收養一個孤兒的花費差不多要10萬美金,這讓許多有意向收養孤兒的家庭都難以承擔。在正式辦理手續前,還要經歷住房條件、收入水平等全方位的考察,即使一切順利,從申請到把孩子領回家也要5年的時間。於是美國家庭只能紛紛捨近求遠了。那麼為什麼美國家庭會傾向於選擇我國的孤兒收養呢?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文化的吸引力。雖然美國人數十年如一日地搞文化輸出,但他們的文化底蘊如何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至少對於美國普通民眾而言,中國作為神秘的東方古國那吸引力是極其巨大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種氣質連做了幾千年鄰居的日本和朝韓都學不到精髓,但卻早已刻在每個中國人的骨髓裡,所以美國人認為中國孩子天生就會具有這種東方氣質,尤其是我國的女孩子,江南女性溫婉、東北女性豪爽等等。
第二,我國的孤兒多。我國人口數量的龐大和發展的不均衡導致了這種必然現象,加上很多欠發達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被遺棄的孩童中女孩佔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天生殘疾導致很難嫁人的女孩很容易遭到遺棄,這也是有愛心的家庭最同情她們的地方。第三,我國的孤兒收養費用較低。想必美國收養孤兒的花費,我國只有不到其1/4,約1.5到2.5萬美元之間。而且我國的審核程序也更細緻且效率高,沒美國那麼繁瑣漫長,所以操作起來要方便許多。
結語
人們對於這些被美國家庭收養的孩子的生活狀況還是比較關注的。因為絕大多數家庭都有優秀的經濟能力以及對孩子的愛心,所以我國的孤兒在這樣的家庭中日子過得很舒適,他們能夠得到快樂的童年,在養父母的關懷下健康成長,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參考資料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