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過去,讓我們來檢驗一下農村老俗語的真偽,其中年初提到的「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似乎被得到了驗證哦。
2020年雨水充沛,坐實了龍少澇的農村古訓;11牛耕田,農民的勞動強度委實輕鬆了不少。在我們煙臺地區,只要不用抗旱,一定少了很多耕作的麻煩。當然許多人可能並沒有重視2020年屬於十人分餅(丙),意思為很多人分糧食,原以為糧食會減產。想想今年農業的收成,這結論是不是有點靠譜。不信,你看看今年的大蔥、大姜、大豆和玉米,價格齊刷刷地上漲還不都是與欠收有關,主要原因大家都清楚,主要就是由澇災引發。
有很多人覺得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僅僅是推測,是碰巧而已,像「瞎子」摸到了大象。當然這些理論更像玄學,多少令人匪夷所思。但是不是也值得我們思考,既然如此源遠流長,我們應該借鑑呢?下面,咱就分析一下這種預測的方法,並且提前對2021年預測一下。
在過去,古人在利用公元紀年之前,採取的是天幹地支紀元法,天幹有十,地支十二,相互搭配為六十年,正好為一循環。天幹與地支不僅指示北鬥鬥柄的方向,而且蘊含陰陽、五行,且包括空間、方位。
而所謂的「二龍治水,11牛耕田」,實際上就是以正月的第一個地支中辰(龍)在幾日,以此決定2020年龍的數量。2020年恰逢在正月初二,因此有「二龍治水」。同樣,正月十一日為正月的第一個醜(牛)日,因此也有了「十一牛耕田」的說法。在這句俗語裡,有經驗的老農民認為,龍多了,反而會互相依靠,降雨不認真,而龍的數量少了才會專一,因而二龍治水,雨水會特別豐富。而牛多了,耕田可能會相對容易。
知道了2020年的雨水和農業前景,許多人會對2021年的前景更加期待,想知道2021年是幾龍治水和幾牛耕地,下面,我們也來聊一聊。
查看明年的正月日曆,我們可以發現,2021年同樣為「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看來,明年的雨水不用愁,不過依然警惕的是澇災現象。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是十人分餅(丙),而2021年為六人,看來收成狀況有所改觀,可以預見明年的年景要比今年好。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種俗語呢?
許多人覺得俗語沒有科學道理,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早已失去了指導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講,農村俗語確實是古代農民預測年景的經驗總結,準確性是大有折扣的。但是,在利用其前瞻作用,提早做準備,肯定比亡羊補牢要好很多。比如,我們針對明年的雨水情況,對種植的面積以及土地的排澇做事先計劃,儘可能栽種喜澇的作物等,這些措施對於奪取豐收有百益而無一害。
朋友們,您對這句農村俗語怎麼看?您相信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