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談論素質教育,那麼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其實素質教育包含面很廣,主要指思想道德、能力、個性、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下面以南京市金陵中學為例看看他們怎麼開展素質教育的。
金陵中學在高中三年都有固定的活動。主要包括高一開學前軍訓、高一的學農、高二的研學旅行,高一的社團活動、選修課等。此外,每年的活動包括春季掃墓、秋遊、戲劇節、藝術節、美食節、運動會、元旦健身跑等。此外,還有一些為經選拔後的學生提供的免費校內五大學科競賽培訓、一年一度的吳仲華杯、吳敬璉杯文理競賽,以及對優秀學生舉辦的南大金中準博士班課題研究、東大金中卓越工程師班課題研究等。怎麼樣?是不是讓你眼光繚亂?下面我挑幾個活動做個簡介。
高一下學期,學校會組織學農活動。學農活動目的是了解三農,體會農村生活並學會一兩項農學技能。圖為某屆學農圖片。
高二下高考期間,學校會做考場,此時高二全體師生會組織外地的研學旅行。研學旅行會分很多個組,去不同的地方。比如有去紅色教育基地的,也有去體會祖國傳統文化的景點,還有去體驗科技發展的旅行等等。
其實最吸引人,也是允許校外人士參加的就是一年一度的美食節。這是金中在南京所獨有的活動,每年元旦前一天下午至晚上舉行。學生們會在校園內自行擺攤設點製作美食,明碼標價出售。校外的學生乃至社會人士都可以進入校園參加活動、購買美食。此外,校園還有新年音樂會、室外大型歌舞會、猜字謎、成語等燈會活動,非常熱鬧。
金陵中學每年輪番和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合作選拔培養準博士班、卓越工程師班。一般要求語數外物四門成績優異的前四十名孩子參加。大學教授會分組帶著孩子進行大學課題的研究,讓學生提前感受科研的味道與心酸。一般歷時一年,結束後進行成果答辯,頒發證書。
其實很多人以為這些活動與升學掛鈎,尤其與南大東大的課題合作。事實上,以前確實有關聯,但近些年隨著政策的改變,這些活動就真正變為純粹的素質教育範疇。
上述那麼多活動大部分學校要求全體參加,因為要算學分和績點,不參加會影響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因此孩子們都會參加。當然,有些活動是自願的,比如戲劇節、藝術節作為演員表演才藝,畢竟不能強人所難嘛。
通過這些活動,培養了孩子的個人能力,引導發展了孩子的個性,同時對孩子思想道德教育進行了強化,真正打造「又紅又專」的目標。同時一些學校開設的心理輔導課及心理諮詢,引導了孩子身心健康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而有些高中只抓學習導致孩子壓力壓力過大甚至時有跳樓等自殺現象發生,金陵中學多年來沒有一起這樣的事件。
有人說,高中哪有時間搞這些玩意?高考應試應該第一位。不錯,學習時間的保證固然重要,但學習要講究效率,勞逸結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前每年高校的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金陵中學通過初審、入選乃至錄取都在省內名列前兩名,僅次於南師附中,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成果。比如高校的面試環節,一般金中的孩子成績大多很好,這與知識面、見識多少有一定關係,也就是我們說的綜合素質。
雖然金陵中學近幾年單純高考成績有下滑,但學校也在保留傳統素質教育活動的同時,開始強化課內學習。比如要求晚自習,認真批改作業等,而這些以前經常是自由選擇是否到校晚自習,作業自行批改,老師抽查等。
某些教育界人士一直大喊素質教育,但高考這個指揮棒考察的主要是應試能力。如何去平衡這個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也許是擺在教育界人士面前一個永恆的話題。
@花色彈,關注教育,你我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