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蘋果手機線上渠道開啟揮淚大甩賣,
iPhone11最高降1600元,
系列套裝最高優惠2600元。
沒錯,iPhone又降價了!
2011年,當年的iphone4橫空出世,
相信每個人都會想擁有一部,
甚至在某些人的眼裡,
擁有一部iphone4是身份的象徵,
擁有了就可以在朋友面前威風凜凜。
但是手機高昂的價格逼退了不少人,
甚至一部手機等於一個月的工資,
所以iphone4更多的被人稱為"腎機",
每年出新款的時候,都有網友喊著:
"又到了賣腎的季節了"
大多數人只是嘴上說說,
不過還真的有人打起了主意。
01
當年那個賣腎換手機的年輕人
現在怎麼樣了?
2011年,一名年僅17歲的安徽高中生小王在網上找了黑中介,計劃賣掉自己的一個腎。為什麼要賣掉腎臟,因為在那個智慧型手機不普及的年代,年輕人擁有了一臺iPhone手機,也意味著擁有了面子。
於是,小王被黑中介帶到了郴州,在那裡做了人體活體腎臟移植手術,獲得2.2萬元。拿著這2萬餘元,他終於買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iPhone4以及iPad。
當時那個年少氣盛的年輕人還放下狠話:一個腎臟就足夠了,為什麼需要另一個?不需要的話為什麼不賣掉它?
賣腎自然不會死,而是生不如死。在黑市賣腎,衛生條件得不到保障,小王的身體很快就受到了感染。但他只是個學生,不敢告訴父母,直到後來病情惡化被母親發現,才送往醫院治療。
短時間內,原本身高高達1米9體重超過80公斤的他,暴減到不足60公斤。之後更是臥床不起、輟學在家,被鑑定為三級傷殘。儘管最後小王獲得了147萬元的賠償,但他再也無法乾重活,一生都無法離開藥物的支撐…
當年賣掉一顆腎買下的iPhone4,現在早已變得不值錢。但曾經付出的代價,將會伴隨他的餘生。
02
"假精緻",榨乾了多少年輕人?
9年過去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也許不會再有人走上"賣腎買蘋果手機"的道路。但是和他一樣,為了所謂的精緻而負債消費的人並不少見。
去年的"雙11"過後,四川瀘州有一位妻子花了30萬網購,結果把一個月只賺幾千塊的丈夫逼上了天台。
珠海一名27歲女子在家中燒炭自殺,月薪3000塊的她,卻有14張刷爆的信用卡,以及80多萬的欠款。
還有很多女生為獲得購買奢侈品的那刻優越感,但自己的經濟能力支撐不起自己的欲望時,虛榮心便成為了軟肋。於是,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校園貸」,也就是所謂的裸貸。
類似負債精緻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在央行的一組調查中,顯示現在年輕人的經濟狀況,其中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756.67億元。90後、00後這一代人,負債與收入比高達1850% 。
03
做真正"精緻"的自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精緻"和自己捆綁在一起了:家電,非名牌不用;賞櫻花,非日本不賞;買包包,非"LV"不碰;選服裝,非"設計款"不穿…
很多年輕人為了不被別人看扁,怕給別人笑,自己一直強顏歡笑,扮演最不真實的自己,但其實,沒有人會看不起窮人,只會看不起那些愛慕虛榮的人。
還記得董明珠上《魯豫有約》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片段:
只見董明珠穿了一條色彩鮮豔的長裙,笑著問魯豫:"你知道我這條裙子多少錢?"魯豫疑惑,董明珠卻戴著"炫耀"地口吻說:"才一百塊,我很喜歡。"這條一百多塊的裙子,董明珠一穿就是穿好幾年。
董明珠總是穿著簡單,甚至自爆每天打扮都不會超過5分鐘。從來沒有人會因為董明珠穿著搭配不時尚,而覺得她不精緻。一個人的價值不取決於外表,而是在於你是誰。
真正的精緻,其實無關金錢,也無關他人的評價。廉價的出租屋、淘來的二手家具,依然可以認真地擺上一幅油墨畫,或者幫舊家具鋪上喜歡的裝飾布。你的生活將會充滿儀式感,而不是只活在朋友圈裡。
假如時光倒流可以再選一次,相信那個年輕人不會再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自己的虛榮。遺憾的是,人生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我們這輩子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自己過的精緻,
生活照樣開開心心!
小馬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