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慶陽一民辦中學女教師嚴某,因5月初領工資時,發現工資卡中少了400元的津貼。
她想不明白,學校在開學前一個星期按縣教育局文件要求進行師德培訓一周,可當時自己扁桃體發炎,已經在微信中請了假,況且培訓是在開學前進行的,不應該扣津貼。
據說被扣津貼的不止嚴老師一人。嚴老師就在5月12日找杜校長詢問情況時,被杜校長扇兩個耳光。嚴老師報了警併到醫院做了檢查,醫院的診斷為"閉合性顱腦損傷(輕微)",事後的校長稱"我沒有動手打人,這個很多人可以作證。"
現在,寧縣教育局和派出所對此事正在做進一步調查。
寧縣中學成立於2001年,是一所全封閉民辦高中,有自己的教師管理制度和工資發放細則。嚴老師與校長因400元津貼而發生的糾紛的調查仍在進行中,從事件曝光的細節上可以梳理出以下幾點。
一、開學前培訓是否有相應的學校文件或文字性通知。
學校開學前的培訓雖然是按縣教育精神開展的,具體到民辦學校,就有不一樣的管理辦法,起碼也得制定一個方案來保證教師能按要求參加,進行備案存檔,最低要求也應該發個文字性通知告知老師本次培訓的細節,如不參加培訓或請假會有什麼影響等,如果發生什麼事情也是有據可查的。假設該中學沒有這樣的方案或通知,說明學校組織培訓不嚴密。
二、九龍中學日常管理是否有章可循、依章辦事。
民辦學校在管理教師上一向用成績和工資來實現,這兩方面就應有詳細的量化辦法,請假就是其中一項,請假的流程是什麼,書面請假手續如何辦,特殊情況又怎麼請假,請假與工資關係怎麼處理這些方面要有明確的制度。老師請假應按制度,否則無法量化,嚴老師稱自己是通過微信請的假,校長也沒回復。
在平時,老師可通過微信請假有效嗎?從此事看,九龍中學老師平時就有老師用微信請假,學校也認可,否則嚴老師返校後並沒和學校確認。學校如果平時管理不正規,就會出問題。
三、收傷出具住院單,校長否認打人是否能站得住腳。
事發後,嚴老師報了警,雙方也做了筆錄,後來校長否認他打了人。兩人因一份工資津貼產生糾紛,老師在向校長詢問扣發津時,是要得到一個有依據合理的說法,校長拿出充分依據,老師也不會無理取鬧,如果校長沒有合理依據,矛就會產生。
嚴老師的住院單上的診斷很明確,沒有打人怎麼會有"閉合性顱骨損傷(輕微)"症狀?校長說有很多人可作證自己沒打人,這位校長認為自己證人的嘴巴比醫生的診斷更具說服力 。當然,正常人還是要看專業醫生的診斷的。
嚴老師與校長之間的衝突事情在調查中終會有一個官方結果的,可是每個人可以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推測事情後續。
老師們看到這則新聞後,會感覺自己被扇了耳光,心裡很疼。圈外很多老師羨慕私立學校的高工資,不少編制內的老師也想辭職加入私立學校拿高工資;但私立學校的許多老師被貼上了標籤,時時刻刻都處在校方的監控和量化中,業績不好時校方認為老師什麼都不是,被辱罵或扣津貼,被炒魷魚,老師成了校方的工具,失去了尊嚴。家長們看到這則新聞,會對這位老師嗤之以鼻,老師請假不到崗,還要向校長要說法,還有沒有師德?老師你的工錢是我們掏的,教不好學生我還會向你討說法。一些家長把私立學校老師當成了服務員,不滿意了就要找麻煩。校領導則覺得私立學校投資辦學就是為了掙錢,視自己為老闆、廠長,視老師為員工、工人 。你老師不出勤或出勤不出業績就不合格,於是這些校領導總不給老師好臉色,你沒按我的要求做,還要和我講理,不滿意走人。我認為在此事件中,即使學校按規定辦事,老師行為過激,校長也不能出手傷人,完全可以用合法的方式解決糾紛,而不要像惡劣工頭一樣。
我是一位家長,也是一名線老師,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學校首先要獲得愛護和尊重,學業成績是第二位的。教育是成人的事業,是愛的事業,不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要充滿著愛與尊重,學校不尊重老師,老師怎麼會尊重學生。
就是營利性企業、公司都除了尊重客戶,還善待員工,因為員工不滿意就不會全心工作,善待員工不僅是給高工資,還注重員工文化建設,讓員工有歸屬感。為什麼私立學校,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私立學校仍像個粗糙的工廠,校領導仍擺出一副工廠主的面孔?
民辦學校是我國教育系統中的一部分力量,承擔著培養人才的擔子和提高教師素養的任務,學校應該以人為本,多關心老師,關愛學生才對,只念著生意經在老師身上榨取汁液,是不會做大變強的。
聲明: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