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客戶端7月2日消息,「回來了!終於回來了!」7月1日,54歲的宋健揮和84歲的老母親平安回到樂山。歷時17天、行程5000公裡,宋健揮用摩託車載著母親去了一趟西藏。
騎行途中拍照留念。 本文圖片均來自成都商報客戶端今年54歲的宋健揮,是一名普通的樂山人,酷愛戶外運動,喜歡騎摩託車,以修車為生的他,被朋友稱為「輪胎叔叔」,在樂山遊泳愛好者圈子裡,也是出了名的遊泳高手。
6月初的一天,宋健揮問84歲的老母親,這輩子有沒有最想去的地方?「西藏!」母親脫口而出。原來,老人家去過很多地方旅行,但去西藏才是她一輩子的夢想。
經過一番準備,宋健揮決定帶上老母親,一路騎行去西藏。
6月15日,母子倆踏上了騎行西藏的行程。根據規劃線路,他們一路經過夾江、洪雅、雅安、瀘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終於在6月21日中午,抵達目的地拉薩。6月22日一大早,宋健揮報了當地的旅行團,帶著母親在拉薩四處轉轉。「來到西藏這片純淨的土地上,母親開心得不得了,很興奮。」宋健揮說,他們去了大昭寺、布達拉宮,在西藏逗留兩天就返程了,母親還有點意猶未盡。
6月23日上午,宋健揮帶著母親返程,「為了看不一樣的風景,回來時我們走的川藏北線,沿著國道317線走的。」7月1日下午,母子倆終於回到了樂山的家中。
老母親被路過的大貨車濺了一身泥水。剛剛回到家裡,老人家來不及休息,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兒子的手機翻看照片,給家人講一路上的見聞。老人家不停地說,「太漂亮了!景色很美,空氣也很好!」去西藏,很多人最擔心的就是高原反應。「我一點反應都沒有。」言語間,老人家有一點點自豪,「有啥子擔心的嘛,都是嚇人的。」
據宋健揮介紹,
國道318川藏線上有2座海拔超過5000米的山,其中東達山的埡口海拔最高,達到了5130米,「那天到達埡口時,老母親沒有任何高原反應,還反問這就是去西藏路上最高的山了?這麼點高,就是最高的啊?簡直是掃興。」「風景很美,但困難也不少。」宋健揮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返程時有一段路因為交通管制,走了一段爛路,全是大坑凼,十分驚險,差點摔倒。老母親插話說,「哎呀,那段路確實太抖了,當時我都是兩隻手撐著坐的,沒告訴你。」
騎行途中最危險的一次是,下雨了,母親要給宋健揮戴上雨衣的帽子,他一手扶著摩託車龍頭,一手拿下頭盔,但母親戴帽子時卻不小心遮住了他眼睛,摩託車徑直開進了邊溝,幸好車子沒倒,只是宋健揮的手擦破了。一路上,母子倆遇到很多騎友。「當他們得知老母親已經84歲高齡,還能長途跋涉進西藏,都很佩服她的勇氣,紛紛跟她合影留念。」宋健揮說,有很多好心人向老母親贈送食品、掛飾、哈達等小禮品,讓人十分感動。
一路上很多騎友要求與老母親合影。宋健揮帶著84歲的老母親騎摩託車去西藏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後,不少人都稱讚他太孝順了。網友「羽翼」說,什麼是真正的孝順?完成老人家的心願、讓老人家開心就是最大的孝順,這份母子情孝感動天。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孝心值得尊敬,但真正的孝順不應該帶著老母親去冒險,畢竟去西藏很多年輕人都會有高原反應,而她已經84歲高齡,除了高反,騎摩託車也很危險,如果真出了什麼意外,後悔莫及。「這些我都考慮過。」對此,宋健揮淡淡一笑,母親喜歡旅行,他愛好騎摩託車,騎行去西藏則是母子倆的共同願望,母親年紀越來越大,再不出發就晚了。
母子兩人在布達拉宮廣場留影。據宋健揮介紹,以前父親和母親經常出去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兩年前,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在家很孤獨,他就經常騎摩託車帶母親出去玩,之前也去過夾金山等地,母親很開心,她覺得摩託車比汽車舒服,可以隨時停下來看風景。
「出發後,母親提前服用了抗高反的藥物,如果她一旦出現高反,我們肯定會撤退的,跟去西藏的夢想相比,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宋健揮說,好在母親的身體很好,沒有任何反應,每天晚上在賓館裡,還能做二十多個仰臥起坐。
有網友問宋健揮,未來是否會帶母親挑戰更高的海拔?宋健揮說,去西藏是母親的夢想,他們並非是專門去挑戰高海拔的。「我喜歡坐摩託車,喜歡到處耍,安逸。」老母親補充說,下一站她想去東北,還坐摩託車去。宋健揮允諾:「好好好。」
在宋健揮看來,每次在旅行途中,母親時常激動得像個孩子一般,「看到她這麼開心,作為兒子,還有什麼比這讓我更開心的呢?」
(原題《樂山84歲老太和兒子騎摩託去西藏 嫌海拔不夠高連稱掃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