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維C銀翹片風波 貴州百靈躺著也中槍

2020-12-23 全景網

  一、輿情概述

 

  6月18日,一則關於香港衛生署呼籲禁用維C銀翹片的消息,讓公眾關注藥品安全的神經再度緊繃。儘管新聞的主角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極力澄清該藥並非他們生產,或為假藥,但維C銀翹片所引起的藥企集體性恐慌並未因此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作為內地維C銀翹片最主要的生產企業,貴州百靈於事發當日發布了相關澄清公告,但該公告並沒能消除維C銀翹片輿情事件給其帶來的負面影響。6月18日至6月20日,貴州百靈的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在貴州百靈董秘牛民看來,雖然公司並非事件直接責任人,卻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假藥還是劣藥?是此次維C銀翹片輿情事件的焦點。包括貴州百靈和同安藥業在內的多家藥企表示,香港衛生署檢驗結果存在蹊蹺,按工藝生產的藥品不可能有禁用成分。6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一則連夜通告,最終將"維C銀翹片風波"定性為一場由於香港衛生署不嚴謹操作導致的"烏龍"事件。

 

  二、輿情傳播分析

  

  (一)輿情發展回顧

 

圖1 輿情發展回顧

  (二)網絡輿情傳播軌跡

 

圖2 網絡輿情傳播軌跡 

  

  (三)輿情傳播範圍分析

 

  截至6月24日09時,維C銀翹片風波貴州百靈躺著也中槍一事的新聞報導量統計如下:傳統媒體438篇(《第一財經日報》、《南方都市報》、《證券日報》以及《中國經濟時報》等),網絡媒體147000篇,股吧和論壇4780篇,微博106819篇。人民網、中國經濟網、新浪、中國新聞網、網易財經等多家網絡媒體轉載了相關報導。

 

 

  (四)貴州百靈輿情關注度走勢變化及負面輿情應對壓力分析

 

 

 

  根據圖4的數據顯示,輿論對貴州百靈捲入維C銀翹片一事的關注度從6月18日持續上升至6月20日到達高峰之後,6月21日開始媒體和網民的關注度逐漸下降。

 

  綜合圖4和圖5我們可以總結出:
  6月18日,維C銀翹片事件爆發的初始階段,輿情關注度較低,集中在深圳同安藥業身上,對貴州百靈的關注度較小,無負面輿情應對的壓力。並且由於競爭對手發生負面輿情事件致使貴州百靈的股價較前一日出現增長。
  6月19日,維C銀翹片事件從同安藥業單個企業的行為波及成為為行業性的問題。媒體和網民對事件的整體關注度大大提升,貴州百靈捲入風波當中。即便在事發當日,貴州百靈急忙發公告澄清消息,企圖切割與危機事件的關係,但仍有部分輿論指向貴州百靈。貴州百靈的負面新聞報導的比例增加,輿情壓力增大。貴州百靈的股價開始下跌。
  6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通報未能迅速平息輿論,媒體和網民對醫藥行業性問題的關注到達高峰。貴州百靈的負面報導數量持續增加,負面輿情應對壓力繼續增大,股價持續下跌。
  6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澄清,香港醫院管理局接收的產品樣本並非維C銀翹片,由於舉證充分,使得部分輿論的矛頭指向香港公務員失責,貴州百靈危機公關手段也取得成效,其負面報導所佔比例下降,負面輿情應對壓力減小。
  6月22日和6月23日,恰逢周末,媒體和網民關注度大幅下降。隨著國家食藥總局批准深圳同安藥業恢復銷售維C銀翹片,標誌著此次輿情事件暫告一個段落。貴州百靈負面新聞報導所佔比例大幅下降,負面輿情應對壓力減弱。
  6月24日,維C銀翹片事件是個大烏龍已得到各方觀點認可,事件清晰明朗化。媒體關注度和網民關注度降到最低,貴州百靈負面新聞報導數量繼續減少,股價開始回升。
  我們推測,維C銀翹片風波輿情事件會很快得到平息。而貴州百靈作為躺著"中槍"的上市公司在此事上的負面輿情壓力也會逐漸減弱直至消除。但這並不意味著貴州百靈可以從此"高枕無憂"。應當注意到是,早在2010年9月19日,國家藥監局通報稱中西藥複方製劑維C銀翹片存在安全問題,其成分或導致過敏性休克、蕁麻疹等不良反應,建議不要長期使用。通報稱6年內共報告1885例不良反應病例。近年來,該條新聞反覆被多家媒體斷斷續續的進行報導,但之前的報導力度都較小。如果貴州百靈不多加注意,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一旦將來媒體大肆炒作,則很可能會捲入新一輪的危機事件輿論風波中去。   

  三、各方觀點

  (一)公司回應

  1.不含有藥品處方以外的其他任何成分貴州百靈證券事務代表陳智說,首先,香港衛生署不能證實病人提供的樣品藥為深圳同安生產,國家食藥監總局在深圳同安維C銀翹片中也未檢出非法添加成分;其二,在生產工藝方面,公司嚴格按照依照《中國藥典》中藥品處方標準以及標準工藝投料進行生產,不含有藥品處方以外的其他任何成分。(6月21日《中國網》)   

  (二)香港衛生署香港衛生署6月20日發表聲明稱,根據深圳市藥監局提供的資料,香港醫院管理局所化驗的藥片樣本與"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同名產品有所不同。至於衛生署呼籲市民將該產品交予衛生署藥物辦公室處理,衛生署工作人員表示,至今未接獲任何由市民交予的產品。(6月20日《人民網》)   

  (三)深圳藥監局全部合格深圳藥監局通報稱:我局正進一步調查,核實產品是否為該企業生產;同時已對該企業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樣送檢,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未按處方投料和違法添加其他成分的行為;已組織對深圳市場上的"維C銀翹片"進行監督檢查和抽樣。通報還強調,"維C銀翹片"是藥品抽檢的重點,今年已抽驗3批次,"其中2批次為深圳同安藥業生產,全部合格";而自2006年以來,深圳市共收集到"維C銀翹片"的不良反應報告14例,沒有出現過香港衛生署通報中提及的低血鉀等嚴重不良反應的情況。(6月20日《華商報》)   

  (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8批樣品檢驗全都符合規定通報深圳市藥品檢驗所對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8個批次維C銀翹片的抽檢結果,其中包含與香港衛生署網上配發的圖片顯示相同批次產品。結果顯示,8批樣品檢驗全都符合規定。同時也表示,已要求深圳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繼續加強與香港衛生署的溝通,進一步查清事實真相。(6月21日《中國廣播網》)   

  (五)專家觀點

  中西藥複方製劑監管需加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副主任楊毅恆指出,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中西藥複方製劑多達數百種,常用的除維C銀翹片外,還有咳特靈片、鼻炎康片、珍菊降壓片、消渴丸、感冒靈顆粒、新癀片等。目前,我國對於中西藥複方製劑命名沒有明確要求,消費者單看名稱,往往容易忽視其中含有西藥成分,容易為安全用藥埋下隱患。(6月22日《浙江在線》)   

  (六)媒體觀點

  應當改名在中西藥合劑的命名上,應該更加嚴格,至少維C銀翹片常給人一種誤導的信息,人們只看見了維C,而不知道解熱鎮痛藥的問題。如果這個藥還繼續上市,至少應該更名為銀翹感冒通,或者銀翹撲爾敏合劑。(6月20日《新京報》)   

 中西藥合劑安全性受挑戰

  目前批准文號為國藥準字Z44023281的同安維C銀翹片,早在1994年就獲準註冊。不過,當時這種中藥加西藥的藥物只需在省級藥監部門審批,因此地標升國標時,同安藥業的維C銀翹片直接由省級批准文號升為國藥準字號。但這一過程中,即"隱藏"了包括維C銀翹片在內的中西藥合劑的潛在的風險問題。(6月22日《南方都市報》)
  中藥成分讓維C銀翹片不安全口服治療劑量的對乙醯氨基酚是乙醯苯胺類解熱鎮痛藥,耐受性好,不良反應較少。維C銀翹片中的對乙醯氨基酚90%~95%在肝臟代謝,主要與葡萄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結合轉變為無活性的代謝產物由尿排洩,僅有小於5%的對乙醯氨基酚由細胞色素和部分酶的作用下,轉化為活性毒性產物。該物質在肝細胞內由穀胱甘肽結合解毒,如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過量,穀胱甘肽耗竭,有毒物質便與肝細胞的高分子共價結合導致肝細胞壞死。(6月22日《網易財經》)監管不嚴維C銀翹片出現問題,並非偶然。對於一個"只喊不打"的監管而言,在同一種藥品上反覆出現問題,則是一種必然。套用時下流行的說法,政府監管"既要拍蒼蠅,也要打老虎",可對於維C銀翹片,監管部門連起碼的"拍蒼蠅"也沒有做到。(6月20日《新華社每日電訊》)   

  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頻發的根源

   一是產業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發展迅速,但是準入門檻低,食品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集約化程度低,自身質量安全管理能力不足,而產業素質不高迫使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為降低成本從事違法違規行為。二是監管體系存在問題。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管理在立法層面成就顯著,《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相繼出臺,一系列國家標準也大部分跟國際接軌。但是,由於權責過於分散,導致執行環節存在種種難題。(6月23日《華聲在線》)   

  (七)網民觀點

圖6 你是否還會繼續購買維C銀翹片

  根據新浪微博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82.2%的網民表示近期不會再購買維C銀翹片,有17.8%的網民表示會繼續購買維C銀翹片。    

  不會購買維C銀翹片82.2%

  網友"飛祺":我不會再購買維C銀翹片。小時候吃維C銀翹片,長大了吃得少了。所謂無風不起浪,儘量少服用抗生素,感冒多喝水,身體有吞噬病毒的細胞,莫擔心!
  網友"姍姍來遲":在中國,除非你是吃特供的,不然吃什麼不會中毒呀。但是既然曝光了,那就別買了,至少從心理上安慰自己,這個是有毒的,不買,不吃,就不會中毒了。中國再繼續往外輸出商品吧,好讓我們知道是不是有毒的。   

  會繼續購買維C銀翹片17.8%

  ●香港結論過於草率網友"碧六":隨便來個專家說就推翻一切,太隨意了吧。難道原先吃藥治好了病,都是身體一邊抗擊病毒一邊抗擊藥片治好的麼?調查清楚再封殺好麼!
  網友"117.16":藥瓶裡那片藥不是維C銀翹片,是香港有關方面搞錯了。香港這樣發布新聞,是不負責任的。
  網友"鐵軍":香港衛生署打個"噴嚏",內地維C銀翹片企業就"重感冒",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與香港醫管局檢驗結果不一致。此次香港衛生署未經詳細查證藥品生產等信息,便急於呼籲市民勿服標示"維C銀翹片"口服產品,定論過於草率。
  ●香港收到的是假藥可能性高網友"清合":我會繼續購買維C銀翹片,因為它便宜有療效,從小吃到大。另外據說化驗的是白色藥片,作為資深腦殘粉表示VC銀翹片有無糖衣吃的都是綠色的,對方買到的肯定是假藥。
  ●維C銀翹片又便宜又好網友"27":大家難道不知道我們好多小病醫院診所開藥的時候都有它嗎,它治好了我們多少病痛,我要為它平反。
  網友"CIFCO崔辰_Catherine":從小就吃貴州百靈的維C翹片,中成藥,便宜又好用,只是近幾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負面報導,一塊錢的藥消失在市場上,那麼十塊甚至幾十塊錢的藥就會成為受益者

  詳情見附件

相關焦點

  • 維C銀翹片存安全隱患 貴州百靈緊急發布澄清公告
    作為國內維C銀翹片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貴州百靈也不得不為此儘早發出澄清公告來挽救其產品。     維C銀翹片安全性屢遭質疑    先前,央視曾對廣藥子公司盈康藥業生產的維C銀翹片進行了曝光,旗下維C銀翹片不僅原材料經過工業硫磺燻蒸,而且標註成分與實際不符。
  • 維C銀翹片引爭端 貴州百靈陷中西結合藥險境
    近日,一款疑似內地產維C銀翹片在香港被查出「含違禁成分」,後雖經澄清,仍引發人們對以維C銀翹片為代表的中西藥複方製劑安全的關注。上市公司貴州百靈受到波及。貴州百靈發布澄清公告:公司生產的維C銀翹片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投料生產,各階段都是合規的。
  • 貴州百靈又上黑榜 因產品維C銀翹片性狀不合規
    和訊網訊 貴州百靈(002424,股吧)生產的維C銀翹片又出事了?近期,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省進行了藥品質量抽檢,共抽查檢驗2680批次藥品,其中69個品種128批次經檢驗不符合藥品標準規定。貴州百靈企業集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貴州百靈」)生產的維C銀翹片因存在性狀不符合規定的問題而再次出現在《抽驗不符合規定的藥品名單》之列。
  • 貴州百靈:該公司維C銀翹片產品未違規添加
    本報訊針對「香港衛生署呼籲勿用維C銀翹片,A股上市公司或受波及」的有關報導,貴州百靈董事會昨晚緊急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生產的維C銀翹片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投料生產的,不含有藥品處方以外的其他任何成分。
  • 貴州百靈表示所產維C銀翹片不含被禁用成分
    2013-06-20 16:38:27 | 來源:中國新聞網-羊城晚報 | 作者:嚴麗梅   貴州百靈今日針對香港衛生署的報導作出澄清
  • 貴州百靈:VC銀翹片影響不大
    貴州百靈生產VC銀翹,但我們認為對其影響不大。藥監局並非否定該藥品,且藥監局的提示會讓民眾購買VC銀翹片時更傾向於品牌藥企。我們堅持我們的觀點,貴州百靈作為一個高成長股,作為一個苗藥龍頭企業,市場將逐步認識到他的價值所在,維持「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
  • 貴州百靈:聲明「百靈鳥」牌維C銀翹片無非法添加物
    404 Not Foundnginx    【公告簡述】    2013年6月20日公告,近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刊登了《衛生署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或服用含未標示及被禁用西藥成分的口服產品》的報導,相關媒體發布和轉載了《港衛生署呼籲勿用維C銀翹片
  • 維c銀翹片 維c銀翹片服用的注意事項
    很多人正常的頭痛、感冒、流鼻涕,都會吃藥的,並且都是吃維c銀翹片那您知道維c銀翹片是什麼嗎?您知道維c銀翹片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其實不是所有人都能服用維c銀翹片的,是有一定的範圍的,為了不出現不良的反應出現,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香港禁用一款維C銀翹片 多家同批次藥品「躺槍」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多家生產維C銀翹片的廠家「躺著中槍」,股價應聲走低。  昨日,香港衛生署回應記者採訪郵件附圖顯示的產品生產廠家為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責令深圳同安藥業暫停該產品銷售,廣東省、深圳市相關部門也介入調查。不過,深圳市藥品檢驗所對深圳同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與香港衛生署發布圖片上相同批次維C銀翹片進行了抽樣檢驗。
  • [公告]貴州百靈: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天台山藥業有限公司GMP生產線...
    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天台山藥業有限公司始建於1985年,原為合資企業,2000年由貴州百靈製藥整體收購,以生產中西成藥為主,主要產品有三黃片、維c銀翹片、氨咖黃敏膠囊、金感康膠囊、板蘭根衝劑等20餘個品種。有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三條生產線。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維c銀翹片和金感膠囊在細分市場中均有比較好的表現。
  • 維C銀翹片含毒被證偽 中藥成分難現療效(2013-07-04 06:57:57)
    記者在採訪廣州多家藥店發現,雖然多家國內藥企生產的維C銀翹片已經重新上架銷售,但卻鮮有顧客購買。在近年來維C銀翹片屢現問題的大背景之下,「含毒門」對於整個維C銀翹片行業的衝擊短期難以消弭。截止到目前,包括廣州藥業、貴州百靈等多家生產維C銀翹片的上市公司均出現了股價下跌。
  • 湖南報告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157例
    記者昨日下午從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省藥監局)了解到,從2005年5月至今,我省共接到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報告157例,主要是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病症,無嚴重病例或死亡報告。據悉,我省生產該產品的企業共有7家,共有8個批准文號。產生不良反應的這些患者使用的均為省外企業生產的維C銀翹片。藥師提醒消費者,服用感冒藥要先看清成分,不要隨意混用。
  • 維C銀翹片含禁用西藥成分 青島藥店銷售火爆
    實惠的價格加上較好的療效,維C銀翹片一直以來都是島城市民常用的治療感冒、頭疼藥物之一,但近日香港衛生署檢出深圳同安藥業生產的一瓶維C銀翹片中含有禁用的西藥成分,服用後或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危害健康,這則重磅消息讓經常服用維C銀翹片的市民忐忑不安。
  • 危險的維C銀翹片 屢上黑名單呈現複方藥之憂
    此外,「國家中心資料庫中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分析顯示,該產品存在超說明書使用現象」。  一紙通報使維C銀翹片成為公眾焦點,也讓眾多維C銀翹片廠商緊張起來,包括上市公司貴州百靈在內的眾多維C銀翹片生產企業,陷入了恐慌。  還原銀翹片  維C銀翹片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口乾、咽喉疼痛。
  • 貴州百靈與北京亞東深度合作 多種國家級新藥將落地貴州生產
    9月4日晚間,貴州百靈(002424.SZ)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正鑫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鑫藥業」)與北京亞東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亞東」)籤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貴州百靈正鑫藥業將參與北京亞東全線216個藥品的開發生產,其中包括眾多國家級新藥、全國獨家品種的獨家生產權、品牌冠名權及銷售權等,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結構,充分發揮公司營銷渠道優勢,快速有效完成市場布局,對貴州百靈的業績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 貴州百靈投資近6億加碼主業 加速大健康全產業鏈布局
    擬建設中成藥前提取產能項目貴州百靈是一家從事苗藥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醫藥公司,於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其產品包括獨家苗藥產品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咳速停糖漿及膠囊和非苗藥產品金感膠囊、維C銀翹片、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
  • 苗藥老字號貴州百靈發新芽「網際網路+慢病管理」描成長藍圖
    從前,對於貴州百靈(002424,SZ)的印象,維C銀翹片、咳速停糖漿是其家喻戶曉的產品,獨家苗藥銀丹心腦通軟膠囊是業績王牌,而如今,「騰愛·糖大夫」血糖儀、百靈中醫糖尿病醫院,這一系列詞語逐漸成為貴州百靈身上的又一全新標籤,圍繞著糖寧通絡膠囊的研發和推廣,公司與騰訊展開合作,利用網際網路切入慢病管理平臺與大數據分析。
  • 維C銀翹片捲入"含禁"風波 青島藥店正常銷售
    兩種西藥成分內地未禁用  香港衛生署呼籲勿用維C銀翹片的消息發出後,有些市民對此表示擔心,稱以後不再服用,不過記者在網上看到,有的網友還是力挺這種藥物 。網友「終生守之1401」在評論中說「我不相信,我一直用維C 銀翹片,很好!」
  • 專家:維C銀翹片副作用因超量服用導致
    關於「維C銀翹片」的安全之憂,其實已不是第一次被公眾關注。早在2010年,國家相關部門就發布信息,提醒關注其安全性問題。服用維C銀翹片到底是治病還是「生」病?對此,專家表示,這類藥品本身是治病的,大部分不良反應源於不合理使用。
  • 核心品種持續發力 貴州百靈上半年淨利增10.13%
    作為民族醫藥領域的龍頭公司,貴州百靈正通過整合營銷渠道、加碼新藥研發、構建糖尿病全產業鏈等進一步增強競爭實力。   更令市場欣喜的是,貴州百靈同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4億至4.16億,同比增長5.00%至20.00%,這也意味著貴州百靈業績第9年持續增長屬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