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南北方地區氣溫降低,生豬飼養不得當就容易引起豬病的發生。而等到真正進入冬季,各大養殖戶就要注意了,豬場管理若是沒做好,可是容易引起豬病的高發!不過不用擔心,如果做好以下幾點,就不用擔心了!
那麼為了避免冬季的豬病,要這麼做才行呢?
一、 環境消毒
主要指場內的交通要道、大小路徑和圈前圈後的消毒,可使用2%的火鹼或0.2%~0.3%的過氧乙酸進行高壓噴霧消毒,正常情況下每月消毒兩次。消毒池的消毒豬場的各類消毒池統一用2%~3%的火鹼水,每隔3天~4天更換一次,但要始終保持池內有適量的消毒液。另外為防種豬群蹄病,消毒池內可使用l∶80的消毒液,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出入豬舍的人員必須經消毒池進行鞋底消毒。
二、獸醫防疫人員出入豬舍消毒
1.獸醫防疫人員進入豬舍必須在消毒池內進行鞋底消毒,在消毒盆內洗手消毒。
2.出舍時要在消毒盆內洗手消毒。
3.獸醫防疫人員在一棟豬舍工作完畢後,要用消毒液浸泡的紗布擦洗注射器和提藥盒的周圍,進行鞋底和手消毒後方可進入另一棟豬舍
三、全進全出空欄消毒
1.首先要徹底清除欄圈內的一切糞尿、汙水和雜物。
2.用高壓噴水槍由上至下徹底衝洗頂棚、牆壁及欄架等。
3.待水幹後用過氧乙酸或甲醛或用2%~3%的火鹼水徹底衝洗。經過10小時~l2小時後,再用清水徹底衝洗欄圈地面,待乾燥後,再用0.2%~0.3%過氧乙酸或1∶800的消毒威噴霧消毒。
四、帶病豬、使用的器具消毒
1.種豬、後備豬舍每周消毒1次;產房每周消毒1次~2次;保育舍每周消毒1次~2次;育肥舍每周消毒1次。如果發生疫情,消毒次數可適當增多。
2.手術刀、手術剪、縫合針、縫合線可用煮沸消毒,或用70%~75%的酒精消毒。注射器、針頭必須煮沸消毒。
那麼常見的冬季高發豬病有哪些呢?要怎麼防治?
一、豬流感。此病主要發生在初冬及冬末春初季節。常因氣候冷熱不均、溫差大、豬機體抵抗能力減弱、病原微生物趁機侵入而發病。
防治方法:
1、大蒜(或蔥白)100克,搗碎加水一次餵給。
2、雞蛋清2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3、冰糖200克,穀子250克,大蔥50克,水煮一次餵給,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4、紫蘇50克,杏仁25克,茅草根75克,薄荷50克,水煎一次灌服,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5、30%安乃近20毫升,青黴素80萬單位,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二次,連用三天。
二、豬喘氣病。豬喘氣病是一種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小豬多發,病初打噴嚏。後來發嗆,流鼻涕,天氣越冷發嗆越嚴重。
防治方法:
1、不買病豬,做好豬的防寒保溫工作。
2、土黴素(每公斤體重量)2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二次,連續應用。
3、瓦松250克,蜂蜜100克,桑皮100克,杏仁50克,白礬50克,水煎一次灌服,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4、白糖300克(用溫水融化),地龍10條,一次灌服。
三、仔豬水腫病。此病也叫腸毒症、胃腸水腫、小豬搖擺症。以出現水腫及神經症狀為主要特徵。斷奶仔豬、特別是肥胖的仔豬更易發病感染。
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要加強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特別是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
2、10%黃胺噻唑4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二次,連用三天。
3、50%葡萄糖40毫升,5%抗球血酸溶液10毫升,氯黴素注射液75萬單位,混合一次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4、鏈黴素100萬單位,青黴素100萬單位,溶解後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三天。
四、仔豬白痢病。仔豬白痢病是由大腸桿菌所引起的。主要症狀是拉稀糞,糞呈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味很濃。
防治方法:
1、搞好防寒保溫,防止小豬吃髒東西。
2、大蒜250克,煮熟,搗爛加稻草灰混合餵母豬和小豬。
3、山羊血3毫克,一次肌肉注射。
4、白頭翁500克,龍膽草250克,木炭末200克,熬成湯藥,每次餵15克,每天二次,連續餵給。
如果遇到豬病比較嚴重的話,還是需要請獸醫進行專業的治療,切不可大意。若是有病情較重的生豬,需將其與健康的生豬分隔開,以免造成大面積的豬病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