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寄生蟲能控制人類?感染後當企業家概率更高!

2021-01-21 和訊科技

一種叫做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單細胞寄生蟲,一旦它們感染老鼠,就會將膽小、害怕風險的老鼠變得膽大,甚至主動尋找貓,然而貓將感染後的老鼠吞食之後,就會在接觸人類的過程中將剛地弓形蟲傳染給人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貓寄生蟲會控制你的思想嗎?不會,但是它們可能會讓你不害怕風險,在工作領域中更加膽大,甚至更具「創新意識」。

一種叫做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單細胞寄生蟲,一旦它們感染老鼠,就會將膽小、害怕風險的老鼠變得膽大,甚至主動尋找貓,然而貓將感染後的老鼠吞食之後,就會在接觸人類的過程中將剛地弓形蟲傳染給人類。

一旦人類感染剛地弓形蟲,將會發生什麼呢?他們會變成殭屍嗎?以該寄生蟲認為合適的方式活動嗎?

答案非常複雜,研究表明,剛地弓形蟲檢測呈陽性的患者比那些未感染者更有可能承受某些風險,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風險如何發生。

剛地弓形蟲能寄生在多數哺乳動物體內,但就其生命周期而言,通常最初寄生在老鼠體內,很可能是由於貓喜歡捕食老鼠有關,從而為剛地弓形蟲提供進入貓腸道系統的寄生機會,腸道系統是唯一已知寄生蟲可以繁殖的區域。此外,貓的腸道系統富含亞油酸,這是剛地弓形蟲必需的一種成分。

為了實現貓體內宿主,剛地弓形蟲擁有一項令人不安的功能:大腦控制,該寄生蟲可以改變齧齒動物的行為,使它們不再害怕冒險。眾所周知,它還能使老鼠被貓糞便的氣味吸引。換句話講,剛地弓形蟲對老鼠大腦產生某種作用,使老鼠更有可能衝到貓的面前,然後被貓抓住、殺死和吞食。人類對剛地弓形蟲並沒有免疫力,事實上,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人口被認為患有弓形蟲病,這種寄生蟲會引發人類接觸型感染。有些人在清理寵物貓的砂箱時會被感染,但多數人僅是在吃未煮熟的肉或者未清洗蔬菜時被感染。那麼,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成為弓形蟲宿主意味著什麼呢?

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戰略和創業教授馬庫斯·福特扎說:「當你首次感染剛地弓形蟲時,可能會有輕微類似流感的症狀,但大多數人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感染。如果你是孕婦,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剛地弓形蟲可能傷害胎兒,但很大程度上,感染者並未顯示健康問題或者明顯的症狀。」

但是剛地弓形蟲的寄生旅程並未結束,福特扎稱,人類大腦的基本結構與老鼠非常相似,簡單地講,人類感染者會像被感染的老鼠一樣更傾向於冒險,有時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迄今至少有兩項研究表明剛地弓形蟲抗體檢測呈陽性的人更有可能遭遇車禍,這兩項研究分別分析了土耳其大約370人、捷克共和國大約600人。

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解釋剛地弓形蟲的潛在感染性,以及如何影響人類感染者的性格,例如:讓他們不害怕風險。研究人員分析車禍數據之後指出,剛地弓形蟲會在人類感染者大腦終生殘留囊孢,這將促使體內分析多巴胺增多,這與人們遭遇車禍具有一定關聯。

此前部分研究報導稱,弓形蟲病與感染者經常發怒有關。間歇性發作精神障礙患者被診斷弓形蟲病的概率是無精神病診斷史的健康者的兩倍。

有趣的是,減少對危險的恐懼也有好處,福特扎研究顯示,企業家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弓形蟲病,攜帶這種寄生蟲的企業家往往比未感染者平均每年多掙6000美元。在一項研究活動中,他和同事對美國一所重點大學近1500位生物系和商業系大學生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商業系大學生檢測出寄生蟲陽性概率是生物系大學生的1.4倍,在商業系主要專業中,那些專注創業學的學生比那些風險係數較低的商業研究專業的學生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概率高1.7倍。

同時,福特茲還對197位參加創業研討會活動的專業人士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其中124人已感染弓形蟲病,在這124位感染者中,有17個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而其餘73位未感染者中,僅有4人自己創辦企業,儘管這項研究的取樣範圍較小,但該發現獲得後續更大規模研究的大力支持。

福特茲指出,我們發現剛地弓形蟲能操控感染者大腦,使他們在工作上更加大膽,不擔心丟掉工作,有勇氣單幹創新自己的公司。我們不能肯定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但這是我們基於研究得出的結論。

然而,科學家目前還沒有直接找到弓形蟲控制人類思維的相關證據,但對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的分析中,發現弓形蟲能分泌某些分子,以特殊方式重新連接大腦組織。其他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大腦殘留囊孢幹擾了多巴胺的生成。依據2019年發表在《mBio》雜誌的一項研究報告,科學家認為剛地弓形蟲引發了嚙齒類動物腦部炎症,進而可能改變大腦組織,控制其行為能力。

儘管如此,人類感染弓形蟲之後並不是完全聽從寄生蟲的「指令」,成為沒有思維意識的殭屍。對於人類,使人類行為更加危險對寄生蟲並沒有好處,任何影響都只是操控老鼠大腦的後遺症,這對於剛地弓形蟲是有利的。但是考慮到感染剛地弓形蟲可能會影響人類的行為變化,如果你家裡飼養寵物貓,或許有助於你在工作上更具有「創新意識」。(葉傾城)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貓身上的寄生蟲會讓人變成殭屍嗎?不會,但它的確會影響你的大腦
    有一種叫做弓形蟲的單細胞寄生蟲,它能控制鼠類的大腦,把一隻平時不愛冒險的老鼠,變成一隻大膽的、不懼怕貓的齧齒動物。貓吞食這種老鼠,然後可以把寄生蟲傳給人類。
  • 養貓後女孩得了寄生蟲,家人全責怪在貓咪身上,貓咪:這鍋不背!
    許多家長不喜歡孩子養寵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覺得貓咪狗狗這些動物很髒,就比如說身上會有寄生蟲,也會有很多的病菌,害怕孩子和寵物接觸後會感染疾病。裂頭蚴眾所周知的裂頭蚴是一種以貓狗為最終宿主的寄生蟲,一般寄生在貓狗的腸道中,而人被感染後,則會隨著血液進入頭部,隨後出現嚴重的反應,而到了這一程度後,就只能通過手術來解決了。一位女孩做手術從左眼取出了一條長度為15釐米的裂頭蚴寄生蟲!
  • 寄生蟲可能會操縱人類的大腦!
    在一系列讓Charles Darwin會心一笑的事件中,感染弓形蟲的大鼠和小鼠的行為方式使它們很容易成為貓的獵物--這正是弓形蟲想要去的地方。考慮到三分之一的人類大腦中也有弓形蟲的囊腫,弓形蟲破壞齧齒動物這種基本本能的能力令人擔憂。潛伏在人類體內的弓形蟲病與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有關,包括精神分裂症、間歇性暴怒症和自殺,但從未被證明是直接原因。
  • 家貓感染概率低,狗是無辜的
    一懷孕,就有親朋好友不停叮囑:不能養貓,它們有弓形蟲。小張覺得,現在懷個孕,真的太難了。養貓=遭弓形蟲=胎兒畸形?真是這樣嗎?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潘玥說,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原蟲,所謂寄生,就是必須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這個「另一種生物」就是寄生蟲的「宿主」。
  • 動物傳染病: 人類可能從貓身上感染的5種疾病
    雖然大多數貓科疾病只會影響其他貓科動物,但也有一些疾病是可以從貓身上感染的。這些被稱為動物傳染病,它們可以從動物傳播到人類。蛔蟲是一種寄生蟲,可以在貓的糞便中發現。這些寄生蟲可以在一隻健康的成年貓的體內存活,而不會導致許多外在症狀。然而,一些跡象,可能會出現在受感染的貓包括食慾下降,嘔吐,腹瀉,或腹部膨脹。
  • 知否|可怕寄生蟲!鑽入十億生物大腦 還讓老鼠不怕貓
    無論是感冒時打噴嚏,還是感染了狂犬病時咬人,這都是因為細菌正在從前宿主身上轉移到人類宿主身上所致,並在這個過程中改變我們的行為,進而幫助病原體傳播擴散。舉例來說,狂犬病會導致受感染的動物瘋狂地咬人,因為病毒需要通過唾液傳播。但有些微生物的行為更為微妙,比如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這種寄生蟲只在貓身上進行有性繁殖,但卻可以感染任何動物,劫持大腦並影響宿主的行為。
  • 貓吃生骨肉容易感染寄生蟲?生骨肉:這鍋我可不背
    生骨肉其實並不是隨便一塊肉給貓吃就叫生骨肉了,我們給貓吃生肉最好選擇正規養殖且帶有檢驗檢疫的,簡單來講!就是我們人類可食用的肉類。 也不要給貓生食淡水水產,比如:蝸牛等!還有像蛇、蛙這類寄生蟲大戶都不適合給貓咪生食,只要把控好肉類的來源,就能規避大部分的寄生蟲。
  • 懷孕養貓狗會感染弓形蟲?家貓感染概率低,狗是無辜的
    一懷孕,就有親朋好友不停叮囑:不能養貓,它們有弓形蟲。小張覺得,現在懷個孕,真的太難了。養貓=遭弓形蟲=胎兒畸形?真是這樣嗎?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潘玥說,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原蟲,所謂寄生,就是必須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這個「另一種生物」就是寄生蟲的「宿主」。
  • 吸貓會吸出精神分裂症?罪魁禍首還是和感染弓形蟲有關
    雖然養貓和精神分裂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這是因為感染了弓形蟲的人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比常人更高。換句話說,就算你沒養貓,甚至沒碰過貓,也可能通過別的途徑感染上弓形蟲,這時候鍋還要甩給貓嗎?獸醫小明還是想提醒各位朋友們能冷靜下來,仔細了解這件事情,畢竟這也關係到我們自己和寵物的健康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被一個片面性的標題誤導。
  • 注意貓咪常見的幾種寄生蟲,以免感染家人
    貓咪感染了寄生蟲會日漸消瘦,還可能伴有嘔吐、便秘、拉肚子等消化道不適症狀。另外,有些寄生蟲還可能導致發熱、咳嗽、皮膚發癢以及毛無光澤等現象。因此,當出現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加倍警惕。
  • 吃生魚片後真的會感染寄生蟲?應該怎麼吃?
    原標題:吃生魚片後真的會感染寄生蟲嗎?   近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各種各樣的食材和新的烹飪方式不斷豐富人們的生活。長期以來,我們偏愛熟食,所以,生魚片引發了很多人的擔憂。對於這種肉類生冷飲食,一些朋友擔心食用後會感染蛔蟲等寄生蟲,所以需要禁止食用。然而,這樣的擔心真的有必要嗎?
  • 孕期到底能不能養貓?淺談弓形蟲感染
    這便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例先天性弓形蟲病。起於貓,止於貓時間走到1941年,Sabin等學者遇到一名因腦炎而去世的兒童,隨後,從這位名字縮寫為RH的兒童腦內,分離出弓形蟲,證明弓形蟲可以通過後天途徑感染人,而RH弓形蟲,也成為一種標準株,至今仍在實驗室內做貢獻。要說人類有什麼優點的話,大概就是有「主觀能動性」。
  • 該寄生蟲頭帶吸盤和掛鈎:不感染動物卻能控制寄主
    在絛蟲卵孵化後,絛蟲的幼蟲會感染一種被稱為橈足類的小型甲殼動物。刺魚以這種這種小型甲殼動物為食,而水鳥又會捕食刺魚,這就是整個循環過程。 絛蟲在這一複雜的循環中並非被動前行。當絛蟲進入刺魚體內,刺魚的行為就會受到絛蟲的幹擾,從而遊向更溫暖的水域,因為在溫暖的水域絛蟲能成長的更快。長到最大體型的絛蟲重量很大,能佔到刺魚體重的一半!這種絛蟲還會使宿主變得更大膽!
  • 把動物變成殭屍的5個寄生蟲
    有些寄生蟲能夠改變宿主的大腦並控制宿主的行為。像殭屍一樣,這些受感染的動物表現出異常的行為,因為寄生蟲控制了它們的神經系統,它們才真的是恐怖動物。盤點5種寄生蟲動物是怎麼把宿主變成殭屍的,過程都是相當可怕的。
  • 貓咪驅蟲一篇全搞定——寄生蟲,你給我站住!
    雖然在人類社會,因為整體居住環境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進化,跟人生活的寵物貓咪感染寄生蟲的機率相較於野外生存的貓咪低很多。 但貓咪畢竟不能像人類一樣會進門自己洗手、消毒,然後再吃東西,而且它們又常有機會接觸到外界生物或其他流浪貓,所以就需要特別注意寄生蟲感染的問題。
  • 貓咪出現哪些症狀,就要排查寄生蟲了?
    家長內心可能一萬種「胡思亂想」的可能性:換糧、吞食了玩具、著涼、胃腸炎病...其中首選考慮的就是「寄生蟲」。 那麼作為家長, 能從哪些方面初步判斷,貓咪是否感染寄生蟲? 貓咪感染寄生蟲,有哪些徵兆?
  • 普拿杜:貓咪感染體內寄生蟲怎麼辦
    貓咪主要以吃肉類為主,尤其是生肉內有大量的寄生蟲,貓吃了很容易被感染,所以寵主們需要做好貓咪的體內驅蟲工作。體內驅蟲可以用普拿杜。貓咪感染體內寄生蟲的症狀第一:蛔蟲、絛蟲、鉤蟲等感染,會出現嘔吐、拉稀、腹部膨大、體重減輕、貧血等,蟲體較多的情況下可能會拉出蟲體,嚴重的造成腸阻塞、神經炎等。
  • 怎樣快速的判斷寵物是否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都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潛伏期階段,貓狗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反應,因此也非常容易被家長們忽略,錯過最佳治療階段。一旦病發,貓狗痛苦,主人也心疼、操心。在這裡小編總結了貓狗常見的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的初期表現症狀,養狗養貓的主人們了解後可以更及早的發現寄生蟲,避免愛寵遭受痛苦,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一、如何發現體外寄生蟲(跳蚤、蝨子、蟎蟲、蜱蟲等):貓狗在感染體外寄生蟲初期,表現一般為比以往更頻繁的啃咬尾巴、身體、抓耳朵;性格也容易煩躁,睡覺期間、玩鬧之間忽然就趴下來舔舐身體。
  • 善於操控動物的七大寄生蟲 一起來瞧瞧
    偏側蛇蟲草菌感染螞蟻后,會控制螞蟻的大腦,利用螞蟻的身體幫助真菌找到適合的生長環境。當螞蟻感染了這種真菌,就會離開蟻穴,在附近的樹林地上找一片樹葉,緊緊咬住它的葉脈,然後死去,為真菌生長創造完美的環境。線形蟲讓蟋蟀認為自己會遊泳線形蟲是身體呈細線形或圓筒形的一類蠕蟲,有紅色或者灰白色。這類寄生蟲可以長到腳部一樣長,看起來就像教煮熟的義大利麵。
  • 家貓不出門就不會得寄生蟲?可別忽略了間接傳播
    很多人選擇養貓咪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貓咪自己愛乾淨,平時也愛宅在家裡,就算主人出去個兩三天,只要給它們留好食物和水,它們也能把自己照顧好。平時獸醫小明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遛狗的鏟屎官們,遛貓的還是比較少的,有很多主人認為不讓貓咪出門,貓咪一輩子都待在家裡,就不會得寄生蟲、傳染病之類的,也可以不給貓咪做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