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敏飛:自來水有異味 回應與監管不能有異味
4日,有蘭州市民稱部分城區自來水出現異味,並出現市民在超市、商店成批購買礦泉水的現象。當日晚,蘭州市官方就此公開回應,稱水質各項指標符合飲用水標準,同時表示,將合理使用活性炭淨化水質,確保水質安全達標;加密監測頻次,隨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但由於沒有說明自來水出現異味的原因,不少市民仍存疑慮,有人還在成批購買礦泉水。(3月5日新華社)
蘭州自來水又有異味,真的是「又」,因為去年4月,蘭州市就發生了「局部自來水苯超標」的事情。之後,媒體進行梳理發現,在去年1到3月,全國範圍內,媒體曝光的自來水異味事件達到10起,其中6起自來水異味事件,相關部門對水質取樣送檢後得出異味水檢測合格或達標的結論。而此次蘭州市自來水異味事件,也再次遵循了這一路徑:哪怕自來水有異味,其經過檢測也是安全達標的。這樣的現實,的確易叫人心生疑惑。
不可否認,面對自來水有異味的事情,當地的回應是積極與迅速的,這或許是吸取了去年的經驗教訓;且官方與水務公司回復的口徑,也是一致的。對市民而言,面對「異味是達標合格」的回應,從專業上的確無法辯駁,因為多數公眾並不懂;但從心理上,公眾還是有一個想法:既然當地官方和水務公司稱有異味的自來水是達標合格的,那麼不用客氣,請當地的領導幹部和水務公司的領導們先用先喝。
或許,也是覺得公眾不會信服,當地在回應時,還拿出了數據,如取水口氨氮指標、出廠水氨氮指標等,數據是一串一串的,但可惜的是,作為普通公眾,完全看不懂這些數據。不過,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公眾關注自來水有異味,就是關注其安全與否。如今相關方面稱自來水有異味是安全達標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之前沒有異味的自來水是安全的,如今有異味的還是安全的,那麼異味來自何處?是什么元素帶來的意味?這些元素從何而來?
可惜的是,這些關鍵的問題,當地卻隻字不提。如此現實下,當地不少市民會搶購礦泉水,其實在情理之中,因為當地的回應,怎麼看都難以令人信服。為何會這樣呢?是塔西佗陷阱麼?不是,而是當地的回應,雖然很積極但缺乏誠意,看起來也更像是敷衍輿論。畢竟,公眾最為關注的「自來水異味來自何方?為何有?」等現實問題,當地並沒有進行有效的回覆:不僅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就是簡單的回應也沒有。如此,誰敢相信自來水是真正安全的呢?
因而,自來水有異味,回應與監管不能有異味。對於自來水有異味的現象,如果是相關標準太低、技術設備不夠,檢測不出來異味來自何處,那也應該說出來,讓公眾有知情權;如果是監管有問題,背後存在不可告人的目的,第三方調查應及時介入,以便進行糾正。簡而言之,自來水的異味來自何處不能成為一個謎,而必須有一個經得起現實考量的說法,如此才能令人信服。而最終,則是要去監管的「異味」,讓自來水安全達標成為一種現實常態。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