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段時間各位家長們還好嗎?開學時間再次延遲,孩子們在家的這段時間不知道家長們是怎麼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呢?這次疫情可謂是將家長們練成一個個「全能高手」!為了自己家的孩子不得不重新拿起課本與孩子一起學習!
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可謂是「各顯神通,拿出十八般武藝」!不僅搭建「家庭小課堂」更是全家上陣陪讀。
咱們線下教育培訓機構更是沒有閒下來,拿出看家本領紛紛轉戰線上教學,就是為了能夠在這段長假裡保證學員的學習質量,這麼做更是為了「維穩」!避免自己的學員流失,也是為後續的續班做準備,機構的老師們也紛紛在朋友圈打卡上課的視頻和圖片等,營造朋友圈的氛圍。
可以說,這場疫情更是咱們線下教育機構和學生的試金石,在這段時間裡更是我們拉開距離的好時機,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卯足了勁不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在這段時間掉線,「一切為了孩子」,家長跟老師確實是用心良苦。
在這期間,學生們也沒有鬆懈下來,特別是我們高三的孩子們,都在想方設法學習,有的學生生活在大山裡,由於家裡沒有無線網絡,就跑到鄰居家「蹭網」,不為別的,因為鄰居家的信號特別好,即使在寒冷的天氣裡,不能讓他退縮,每天按時的出現在鄰居家,一個人一張凳子,就是他的學習條件。
在武漢的方艙醫院裡,這裡住了一群特殊的群體——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患者,在這裡可以看出人間百態,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眾多莘莘學子挑燈夜讀,一些高三的感染者更是不敢有一刻的放鬆,每天都自主學習,將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利用有限的時間做著最後的衝刺,此刻,他是一個肩負著民族希望的孩子。
孩子,你認真學習的樣子真美!付出的努力不會被辜負!
「與病魔作鬥爭,也是蛻變成長的機會,困難是暫時的,我相信我能贏,面對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這段話是在武漢方艙醫院隔離治療的高三學子黃玉婷所說的,即使此刻因為疫情被隔離治療,但是她的眼裡充滿自信的亮光,克服一切困難條件堅持上網課,此刻,她已是滿分。
要是關注新聞,就會知道祖國的花朵們是有多麼的堅強,在西藏昌都,我們都知道西藏屬於西部城市,各項基礎設備都不如東部依舊華南地區的城市發達,就算條件再惡劣,也抵擋不了孩子堅持學習的堅定的信念,在這個下雪的季節,學生為了能夠接收到信號,跑到雪山上頂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寒冷的天氣也阻止不了學子的熱情!
疫情總會過去,我們終將迎來春暖花開!
哈佛大學的前校長德裡克·博克曾經說過:「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這句話筆者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也與各位教育培訓機構同仁以及親愛的家長們共勉,想必這句話包含著的酸甜苦辣作為家長的您是深有體會的,
中國的家長們普遍有這麼一個思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所以我們總是發現家長們會給孩子報好幾個培訓班,舞蹈、美術、音樂、書法等等,有些孩子的周末時間就是在各個培訓班之間跑來跑去,家長們對此卻「樂此不彼」,孩子們只要是感興趣的課程都樂意去學習。
陸女士,是兩位孩子的媽媽,大寶是一位六年級的學生,二寶今年剛上一年級,可以說這段時間可把陸女士忙暈了,大寶這個階段正是「小升初」的最後衝刺階段,為了讓孩子能夠讀名校,陸女士可謂是下了血本,一科不敢懈怠,在教育培訓機構為孩子報了一對一的專業課程輔導,雖然課程報名費並不便宜,但是在教育這塊兒,陸女士可是一點也不含糊,一直堅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在寒假之前就給孩子報了班。
不僅如此,秉著「一切從孩子抓起」的觀點,陸女士也給一年級的二寶報了相應的課程,考慮到二寶年紀還小,所以報的都是一些興趣類的課程,陸女士把兩個孩子的上課時間也排好了,大寶下課後正好可以去另一邊機構接二寶,可是疫情的突然發生,將陸女士一家的課程計劃打亂了,孩子們只能在家上網課,兩個孩子在家上網課,作為媽媽的陸女士並不輕鬆,不僅要輔導大寶,也不能落下二寶,剛開始上網課的時候,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團糟,好在老師與陸女士的不斷陪練,現在大寶的成績也保持在之前的水平,二寶每天也按時上興趣課,陸女士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只有負責任的家長才會這麼不厭其煩地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陸女士只是眾多中國家長的一個縮影,在延遲開學的這段時間,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疫情這段時間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這次的經歷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孩子而言,都是一次高質量的陪伴。
「良藥苦口利於病,學海無涯苦作舟」,孩子,學習很苦,但是收穫學習成果的時候卻是十分甜的!
親愛的孩子,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就像是叢林冒險,你永遠不知道在前方等待你的是鮮花還是荊棘,只有勇敢的向前邁進,才能收穫到成功的喜悅,才能體會到驚喜,學習從來不是輕鬆的,也許面對難解的數學題我們會煩惱,也許面對讀不正確的英語單詞我們會氣憤,但是親愛的孩子,你認真學習的時候真的很美,你的努力不會辜負你,終會帶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