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十一名法大校友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及提名獎
11月4日,中國法學會公布了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和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名單。在110名正式候選人中,選出了1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及2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
1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中,李洪雷、胡銘、慄崢、梁鳳雲等四位法大校友獲評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中,於同志、王旭、李建偉、楊力、竺效、章志遠、霍政欣等七位法大校友獲「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1976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政府規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農業與農村法制研究會(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法律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教育行政執法改革專家指導組成員,北京市東城區行政複議委員會委員。日本山口大學客座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軟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比較行政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海關與外匯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行政體制改革與行政組織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社會管理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信息法學研究會理事。
1978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常務副院長,兼任國家「2011計劃」浙江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浙江大學檢察理論研究基地研究員。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臺灣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1978年出生,民進會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
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校科研處處長、校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委員,「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兼任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委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理事、民進中央社法委委員、民進北京市委社法委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曾先後掛職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等。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第二巡迴法庭分黨組成員、二級高級法官。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出版《新行政訴訟法講義》《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講義》《行政協議司法解釋講義》等個人專著10部,合著《行政訴訟法理論與實務》等50餘部。承辦2015年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2018年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政府信息公開司法解釋等多部司法解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辦理了包括最高人民法院88號指導性案例等在內的數千件疑難複雜行政案件。
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法學博士,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中國政法大學雙學士、刑法學碩士。
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審判長、高級法官,兼職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理事。曾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參與辦理過多個重大、疑難刑事案件和多份司法文件的起草,承擔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等多項課題。
1981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傑出青年學者A崗教授、博士生導師、校紀委辦副主任,兼任最高人民法院國家責任研究基地秘書長、司法部法規規章備案審查專家委員會委員、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與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鐵路局諮詢專家、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共北京市委高校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以及多地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法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商法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珠海橫琴新區港澳法律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法官導師,北京、長沙、珠海等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公司法評論》副主編、《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執行編輯等。
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長聘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執行主任,2009年在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出站。兼任《國際商事法務評論》《中國大數據社會應用評論》主編,國際亞太歐洲法學院聯盟(APELI)秘書長,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上海市法學會公司法務研究會會長。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被評為全國法學會系統先進個人。
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經濟法研究所專任教師。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兼任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主任委員、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浙江工商大學校長助理(掛職)。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理論界人才,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項目,原國家環保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獲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
1975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行政法學科帶頭人,行政法學博導組組長,兼任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江蘇省行政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比較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安徽省政府法律顧問、上海市政府行政複議委員會委員等多個市政府法律顧問。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1976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政法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國際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際法、流失海外文物追索等領域發表了豐厚的研究成果。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項目、「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是我國知名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法專家。長期在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節目發表專家觀點。參與文物追索領域公約改革談判,主持起草中國在文物返還領域首次主導制定的國際性規則《敦煌宣言》。近年來多次參與重要文物的追索工作,對流失文物追索作出突出貢獻,獲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物返還公約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