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時代的區楚良全程參與了15年前的10強賽,是參加10強賽唯一的廣東籍球員。2002年世界盃上,區楚良是國足第三號門將,因此他已經圓過一次世界盃之夢了。
區楚良退役之後長期擔任國字號門將教練,隨隊參加過2005年世青賽。從2007年至今,他一直在國足教練組擔任守門員教練,歷經福拉多/杜伊、高洪波、卡馬喬、佩蘭、高洪波這幾任主帥,堪稱「五朝元老」。他也是目前國足的教練和球員中參加了上次10強賽的唯一一人,經驗最為豐富。
15年物是人非,但重返瀋陽對於區楚良來說依然感到興奮和激動。「毫無疑問,國足當年在瀋陽留給了中國足球人和中國球迷永遠的快樂。當年我也是10強賽團隊的一人,這次回到瀋陽再次參加12強賽,還是會回憶起當年那些純真美好的時刻。」區楚良說,「作為一名足球人,誰不想跟中國足球再圓一次進世界盃的夢想呢?」
對於12強賽、對於首輪中韓之戰的惜敗,區楚良認為一切都在於經驗。「畢竟我們已經15年沒有進過12強賽這樣的舞臺了,連鄭智這些老將都是第一次打,這和當初的10強賽還是有點不同的。」區楚良說,「現在我們的隊伍結構是努力做到新老結合比較平衡,經驗上肯定比其他亞洲一流的對手欠缺一點,但隨著12強賽的開始,我們在備戰節奏、比賽感覺等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從球員時代的米盧到當國足教練後歷經的多任主帥,區楚良認為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不同的戰術追求。「只要在國足主帥這個位置上,他們帶好國足的欲望和打比賽贏球的欲望都是一樣的。」區楚良肯定地說。
馬上要對陣伊朗隊了,很多人會立即回想起上次與伊朗隊打世界盃預選賽——1997年10強賽上兩負伊朗隊總共被進8球的一幕。作為當年國足的主力門將,區楚良自然不會忘記。「伊朗隊那個時候的特點就已經很鮮明,歐化力量型打法,幾名明星球員能力突出,我們在臨場心理和實力上都有一定差距。」區楚良說,「不過12強賽就是一場長跑,我們既要每場必爭,也要全局考慮,所以不能因為對某個強敵的結果而影響自己的信心和戰略目標。」
對於中伊之戰的陣容,區楚良表示教練組已經作了很多周全的考慮,會根據戰術要求和每個球員臨場的身體狀況決定最終的陣容。
「我們參加12強賽的目標就是:一場一場拼,努力打進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決賽圈!」區楚良說。
■ 張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