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現代社會後,雖說醫學在不斷進步,但「日新月異」的疾病種類,也在不斷考驗著醫務工作者,作為醫師普遍能夠感覺到,患者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提升,這也對醫生的技術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大批無學歷、無醫師證書的民間醫師、鄉村醫生等基層醫務工作者,都面臨著執業困境,那麼通過傳統醫學確有專長證書的考試,能夠為他們帶來哪些改變?
無學歷、醫師證書的基層醫生,在現代所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相關政策的限定,近年來,醫師的清退消息一直不絕於耳,有些人不以為意,但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大家都知道,鄉醫證其實只是過渡性的政策,想要合法的執業行醫,是需要五年一次再註冊的。
2019年正好是第三個周期,但今年國家衛建委發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做好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滿再註冊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卻與前幾次的有所不同。此次的《通知》中特意強調對已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的鄉村醫生,不再為其辦理執業再註冊,可作為永久執業的憑證。
意思很明確了,那就是鄉醫中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士,已經越來越多了。根據衛建委給出的數據統計:目前全國範圍內的鄉村醫生大約有84萬,取得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質的人士,已經達到了36萬!佔總數的四成左右。也有不少的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的這次鄉醫換證再註冊通知,將是最後一次了。
第二點的壓力很現實,同樣使得基層醫生們舉步維艱,那就是患者的需求。開頭中已經說到,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對於健康這一話題,患者有了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僅僅依靠過去打針、吃藥、輸液的「老三樣」技術,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患者了,這也是中醫技術在基層被廣泛普及的必然因素。
在這樣的背景下,基層醫生學習考證成為了必然的選擇,但現實情況是,有太多人士不具備報名的資格。以鄉村全科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證書為例,報名條件中均要求中專以上的相關醫學學歷,那麼基層醫生中,中專以上學歷的有多少?不足20%,考慮到還要求醫學相關專業,就更少了。所以不是他們不願意去考,而是想考考不了。
2006年出臺的衛生部52號令,為廣大無學歷的中醫從業人員,提供了一條可行途徑。只要掌握安全有效的中醫技術,並且有五年以上的實踐經驗,就可以報考傳統醫學確有專長。那麼取得傳統醫學確有專長證書有什麼用呢?雖然單純具備這個證書沒有處方權,但是卻可以作為中專醫學專業的同等學力證明,能夠作為報考執業助理醫師的憑證。
而且在報名助理醫師時,其報考代碼為440,考試的內容範圍為純中醫,更容易通過。而走正常程序其報考代碼為240,其中包含了35%到40%的西醫內容,這也直接加大了複習的範圍與通過難度。河南銳思教育表示,傳統醫學確有專長證,不僅僅是學歷證明,目前來講,也是無證、無學歷人員,通往執業醫師之路的踏板與唯一可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