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火災高發期,防範災情意義重大。但近日筆者走訪發現,不少市民認為家中不用配備滅火器材,加上購買渠道不暢,導致市場上家用消防器材普遍遭受冷遇。
在紅橋區中環線附近一些消防用品商店,筆者看到,家用滅火器材種類不少,且價格不高。例如乾粉滅火器、水基型家用滅火器,價格不到40元;防火毯售價36元;一種家庭專用的消防應急包,內有自救呼吸器、水基型滅火器、普通型20米安全繩、多功能手電筒、1.5米見方的滅火毯和消防手套,售價240元。但一家專賣店負責人告訴筆者,這些家用滅火器材銷量很少,每家店一年能賣出50套就不錯了,家庭專用的消防應急包上個月僅賣出3套,買滅火毯的個人客戶也少之又少。
家住南開區海光寺附近的馬先生接受採訪時說,家庭火災發生機率小,平時只要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就可以了。即使發生火災,可以用自來水撲救。市民劉女士表示,水基型滅火器、滅火毯等家用消防器材,她連聽都沒聽說過,根本不會使用,也不懂得如何保存。如果使用、保存方法錯誤,可能更危險。
對此,天津市公安消防總隊河西支隊特勤四隊大隊長王連文表示,市民上述觀點並不正確,家庭中油產生的火災不能直接用水撲救,家電產生的火災用水直接滅火容易發生觸電危險。這些火災須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撲救,市民最好在家中配備專業的家用滅火器材。
除市民觀念有待轉變外,購買渠道不暢也是影響家用滅火器材走入家庭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目前滅火器材的客戶以企業為主,商家對家用滅火器材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經營網點偏少、布局不合理等問題。
責任編輯:劉坤苗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