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
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是全省優質教育資源聚集高地,注重加強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按照「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思路,著力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教育系統「大黨建」,持續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走訪廣州教育部門、學校開展深調研,剖析以黨建引領教育發展的「廣州經驗」,推出「黨建引領好教育」全媒體報導,敬請垂注。
11月27日下午,一場思政課講演比賽正在廣州市協和小學內進行。老師何燕華正通過場景再現、教育戲劇等方式,給學生傳達不同場合下的餐桌禮儀。
這是協和小學主辦的第17屆「協和杯」教學交流活動的校內初賽。從今年開始,「協和杯」從校內走向校外,邀請到來自林芝、甘孜州、畢節、梅州、佛山等地結對學校的教師共同交流,開拓視野,促進專業發展。
「通過餐桌場景,將德育概念具體化、現象化,有助學生理解其內涵。在黨支部的指引下,我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環節,貫徹五育並舉,持續開展對思政課程的探索,融入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體系中。」協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孔祥明說。
黨組織建設為辦學領航加速
今年「七一」期間,協和小學黨支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三位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黨員老師分享自己的入黨故事,孔祥明給老師們講黨課,並帶頭重溫入黨誓詞。
協和小學是廣州市教育系統內推行校長、書記「一肩挑」的學校之一。黨務與行政工作的「雙重鍛鍊」,有助於學校將立德樹人融入辦學根基血脈,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同時,也能鍛鍊出一批黨性強、懂教育、會管理、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賀卡上的祝福語,結合了黨員的工作實際和學習需求,每個人都不一樣。」孔祥明介紹,該校全體黨員參加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會」,為6月和7月入黨的黨員慶祝政治生日。黨員代表歐清豔、戴立榮、劉浦在會上重溫入黨誓詞,暢談人生感悟。他們的生日禮物是一套學習材料和筆記本,還有一張由黨支部書記親筆題寫的賀卡。
在支部引導下,黨員教師們踴躍「亮身份」、爭當「示範崗」,在教師隊伍中起到領航燈、加速器的作用。
美術老師陳勇堅在該校任教28年,作為一名黨員,他堅信「一花獨放不是春」,除了以身作則衝鋒在前,也帶領團隊開展業務攻堅。「前段時間我們科組連續準備了3場市級公開課,我每天加班到深夜,只能搭地鐵的末班車回家,第二天又一早出門。和我同床的兒子曾抱怨,好幾天都見不到爸爸。」在他的努力下,公開課的反響良好,獲評價「有創新,有美感的課堂」。
為保持教師先進性,協和小學還將「請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定期邀請專家到校作師德師風演講,安排教師外出參加高端培訓。在黨組織感染下,陸續有優秀非黨員青年教師向黨靠攏,教師林嘉華被確立為積極分子,接受組織的考驗。
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10月18日,「傳紅色基因,做時代新人」演講比賽在協和小學進行。來自三到六年級的18名選手,繪聲繪色地講述紅色基因的故事。孩子們絲絲入扣的演講,大方自然的颱風和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打動了在場的各位觀眾。
抓黨建促隊建,協和小學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結合豐富多彩的紅領巾社團活動和班隊主題活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拓展學生個性發展空間。
今年9月的開學典禮上,學生鍾欣妤在國旗下講話:「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要接過先輩的旗幟,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少先隊成立70周年之際,孔祥明帶領隊員們莊嚴呼號,勉勵隊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範,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通過加強陣地建設,營造德育教育濃厚氛圍,堅持把少先隊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以優秀班級體評比為載體,促進學生管理合理化規範化,將學生在校園生活的現實表現納入優秀班級的評比內容,有效提升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
今年國慶期間,協和小學根據學生特點開展了「童心向黨」活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黨日活動,師生們通過書法作品「寫一段讚美祖國的話」、繪畫作品「畫一幅讚美祖國的畫」、音樂作品「唱一首歌唱祖國的歌」等,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7月,協和小學黨支部獲廣州市教育局系統先進黨組織稱號。
開發觀鳥系列課程培養勞動素養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必須遵循教育規律,發展素質教育,尤其要弘揚勞動精神,讓學生們明白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
協和小學還創造性地將勞動教育與科技創新活動有機結合,成立觀鳥社,帶領師生家長開展觀鳥活動,足跡廣布粵港澳大灣區。
在香港溼地公園,黑臉琵鷺悠然地覓食嬉戲;在海珠溼地,黑水雞安心築巢,禾花雀悄然現身……
學生鍾宜霖通過觀察鳥類,激發了的研習興趣,自發對鳥類膝蓋結構進行深入了解, 設想和製作了鳥腿結構的機器人模型,並帶著自己的作品站上了廣州市第五屆科技小達人電視大賽總決賽的舞臺,榮獲一等獎。
學生胡瀠月在觀鳥過程中引發對蜻蜓與水質關係研究的興趣,成果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觀鳥社的老師們還注重引導學生從觀察走向思考,用勞動創造價值:學校請來國畫大師,讓孩子們學習描繪心中的鳥類;製作有鳥類圖案和保育鳥類知識的工藝品扇子,向社區居民和遊客發放,宣揚愛鳥護鳥理念。
「通過STEAM課程、觀鳥、廢舊物品回收利用等活動,將勞動的理念結合在科技創造中,讓學生明白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協和小學黨支部支委、辦公室主任陳哲說。
除了與科技活動結合外,該校還注重傳統勞動觀念的養成,舉辦西關美食節等活動,教學生製作蘿蔔糕等傳統廣式美食。在寒暑假,老師也會布置作業,讓孩子完成一次家務、向家人學做一道菜。
「今年4月,我校加入廣州協和教育集團,與協和中學、美華中學、協和幼兒園聯動發展,文化一脈、資源共享、課程共建。在黨建引領下,我們將繼續做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帶有『協作和諧,至真至善』精神烙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孔祥明說。
此前報導
【記者】鍾哲
【圖片】受訪者供圖
【作者】 鍾哲
【來源】 廣州教育頭條南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