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能力要求:一年學費約為34萬人民幣
也就是說光高考成績加英語能力就讓差不多九成的考生走遠了。咱們再說說錢。記者採訪了就讀雪梨大學的學生小張。
小張:它的學費相對來說每年都有增長,2012年的學費,平均可能應該有3萬3千澳幣左右,各個專業的學費差別是很大的,比如說便宜點有2萬9千的,像牙醫就很貴,要4、5萬澳幣。雪梨的生活費用相對來說比較貴一點,平均一年住宿費加上交通等其他的費用應該超過2萬澳幣。
小張說的都是澳元,換算一下,現在1澳元合人民幣差不多6塊7。按剛才小張說的,學費加生活費差不多是5萬澳元,那折合人民幣是33萬7,這是一年的學費。有人評論雪梨大學根本就是來圈錢的,在雪梨大學讀研的小如似乎應正了這個說法。
小如:第一,這個分數線劃的其實挺低的,因為我關注了一下我本省的嘛,我是湖北人,我本省的分數線好像就是530多,相當於我們那邊一本線上下吧,第二,估計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學校的財政比較緊張吧,因為這邊也在對老師進行裁員。
但是留學機構豫教國際的張佩瑛卻並不這麼看。
張佩瑛:我覺得這個因素不是主要的因素,第一大學,世界級的名校它至少對我們高考成績是認可的,之後我預計像墨爾本大學,像澳洲這幾個非常有名的大學他們也會對中國學生伸出橄欖枝。
學校是不是來圈錢的爭論我們暫且擱下,因為考生和家長是不會考慮學校是什麼動機的,只要它的教學質量好,自己的條件也允許,分數還比北大清華低,這就夠了。張佩瑛說,消息剛一出來,就有不少人來諮詢了。
張佩瑛:有諮詢的,接待過幾個家長的電話,家長可能考慮這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有幾個家長表示準備讓他們先高考看成績,如果成績非常好,達到一本,在國內上不了一個很好的學校,他們倒是有意向讓學生在有半年的時間準備雅思,讓學生趕明年2月份的開學。
熊丙奇:內地高校也應利用高考成績來進行自主招生
在國內高校自主招生聯盟考試越發火熱之時,海外高校卻把高考成績作為標杆,當不拘一格選人才的新思路,變成了劃江而治的「掐尖大戰」,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眼光再放遠一些?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海外高校加入到搶奪中國優秀生源的大軍中,對中國高等教育來說,是挑戰,是好事。
熊丙奇:這種招生方式,我覺得對於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來說是件好事。讓我們內地的高校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才可能讓他們有生源競爭的意識。目前我們雖然推進了自主招生,但是我們是用招生手段錄取優惠政策來搶生源,而還不是用教育的質量或教育服務來搶生源。而我們現在一直建議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學校自主提出達到多少高考成績可以申請這所大學,達到成績的同學自主申請若干所學校,讓學校獨立的進行招生,這樣的話實際上是完全的自主招生。
雪梨大學就是基於統一高考成績基礎之上的自主招生,既然國外大學都可以認同我們的高考成績來進行自主招生,為何我們內地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時候還要各自為政的舉行測試,或者另搞一套來進行自主招生呢?因此我覺得我們可以借鑑這個方式,而且如果借鑑了這個方式,那麼我們就可以更好的應對來自國外高校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