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ICT融合驅動的新時代,企業ICT系統已經由過去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特徵的支撐系統,向以驅動價值創造的生產系統進行轉變。而服務作為ICT解決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這個變革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針對中國市場的最新ICT投資諮詢報告顯示,中國每年ICT投資的增速是8.8%,而每年ICT服務投資的增速則高達15%。
當然,時代在變,用戶需求也在變。今天的ICT服務已不僅僅是工程交付、售後服務支持等傳統服務,還包括產品諮詢、IT外包、雲服務等新興服務;此外,ICT服務還肩負著主導企業建立端到端的運營體系、確保提升客戶體驗的使命!因此,對於中國的絕大多數政企行業用戶(ICT並非主業)來說,他們正迫切需要可滿足新時代需求的專業ICT服務,比如華為的「大服務」!
長期堅持服務建設 打造「大服務」創新理念
回顧華為過往20多年的高速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成就客戶,艱苦奮鬥,自我批判,開放進取,至誠守信,團隊合作」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同時也離不開兩大優勢團隊——華為自主研發團隊和服務團隊的有力支撐。對此,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介紹到:「華為長期以來非常重視服務的發展建設,而服務也已經成為華為的核心優勢之一。目前在中國ICT服務市場,我們的服務團隊、服務組織和服務合作夥伴已遍布全國各個省、市、縣,已能夠做到快速響應社會各行業的ICT服務需求。」
正是得益於多年在ICT服務領域的深厚積累,使得華為在服務市場取得了高速增長。然而隨著華為企業業務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對於華為服務的挑戰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在雲計算已開始普及、大數據正在興起的2014年,傳統服務已經難以適應ICT變革時代的發展需求。為此,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於2014年3月率先提出了「大服務」發展戰略,期望通過涵蓋ICT全生命周期(包括規劃、設計、實施、運營、提升等)的「大服務」解決方案及「大服務」生態系統,與政企行業客戶共同應對大數據、大流量、大智慧的數字社會的挑戰!
而「大服務」發展戰略推出,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華為在ICT服務領域的增速繼續攀升。據華為企業BG企業技術服務部總裁韓曉介紹,2014年上半年的華為在ICT服務領域的增速已超50%,預計全年的增速將再創新高。與此同時,韓曉還特別談到:「相信隨著華為ICT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在全球市場存量的逐步增長,未來華為在ICT服務領域的增長空間也將越來越大。」
華為與服務合作夥伴共成長
能夠實現在ICT服務領域的高速增長,除了華為在服務領域的長期堅持和創新提出「大服務」發展戰略外,更離不開服務合作夥伴的支持。據韓曉介紹,目前華為全球的服務合作夥伴超過1100家,其中中國區的服務合作夥伴超過了700家,華為通過與這些服務合作夥伴的精誠合作,實現了共成長。
深圳市金華威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華威)是華為數通、安全、UC&C等多條產品線的總代理商,同時也是華為「雙四鑽」服務合作夥伴、優選CSP,還是華為授權的ICT服務培訓中心。通過與華為多年的深度合作,其業績始終保持高速增長,並於2013年實現了銷售額突破5個億人民幣。而能夠取得如此出色的業績,自然少不了「服務」的貢獻,據金華威華為事業部總經理趙建峰介紹,金華威過去三年在ICT服務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首先是能力方面,藉助華為嚴格的人才認證標準,目前金華威已擁有100多名華為認證工程師,其中HCIE(Huawei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認證工程師多達8人,不僅專業服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也提升了客戶滿意度;而在營收方面,在華為的全力(備件成本節約、維保激勵、培訓等)支持下,金華威在2013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收益,預計2014年還將創新高。
北京千禧維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千禧維訊)是國內最早提供專業(付費)服務的企業之一,目前年銷售額同樣過億。而據千禧維訊總經理仇序介紹,千禧維訊於2012年與華為展開合作,藉助華為專業且規範的培訓、認證體系,在進一步提升了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的同時,與華為合作項目的營收也已突破千萬;與此同時,千禧維訊還向華為學習,展開了員工減壓培訓及心理諮詢服務,以進一步減少年輕工程師的壓力(即減少人為失誤的機率),從而提升服務質量。未來,千禧維訊還將與華為展開更多專業服務合作,期待繼續有所作為!
深圳市星網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網信通)是一家國際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與華為的合作,進一步優化了工程師隊伍,同時也獲得了更多客戶的認可。對此,星網信通總經理章海新介紹到,行業客戶在選擇ICT專業服務時,非常重視工程師的認證資質,而有了華為的認證,客戶就更樂於選擇與我們合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星網信通自2013年通過華為CSP認證後,銷售額已從原來的400萬躍升至千萬級別。
為ICT產業鏈培養專業人才 構築「大服務」生態系統
通過上述3家服務合作夥伴的分享我們不難看出,專業人才(工程師認證)對於ICT服務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趙建峰進一步談到:「面對ICT轉型帶來的新機遇,我們首先要把服務人才儲備好,培養好;這樣才能建立一支高效的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專業的ICT服務。」
而提到人才的培養,華為企業BG中國區交付與服務部部長孫茂錄表示:「華為始終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售前、售後培訓認證),並建立了人才聯盟——通過5個培訓中心、30個授權培訓中心,數十家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為ICT產業鏈培養專業人才,以此提升合夥夥伴的專業能力和行業競爭力!」
其實人才聯盟正是華為打造「大服務」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而除了建立聯接供需的人才聯盟之外,華為還希望憑藉豐富領先的服務解決方案、公平公正的價值共享體系、以及強大的共享服務平臺,全力打造「大服務」生態系統。
其中在提供豐富領先的服務解決方案方面,華為認為未來的「大服務」市場,80%以上需要與合作夥伴的共同參與。因此,華為將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符合各行業需求的服務解決方案;同時還將實現共同創新,打造雲服務、諮詢服務等領先的服務解決方案。
而在公平公正的價值共享體系方面,華為將驅動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方式向著「價值模式」方向轉變,重點圍繞基礎保障、業務使能、創新引領和人才聯盟四大價值共享主線;並開創了三大合作模式,即認證服務合作夥伴、授權服務合作夥伴和聯合服務解決方案。
此外,華為還將用聯接和分享的智慧,構建「大服務」共享平臺,並以開放的心態,實現與合作夥伴服務平臺的對接。
聚焦三大服務市場 雲服務是大趨勢
前文已經提到,我國每年ICT服務投資的增速則高達15%,市場潛力巨大。然而面對龐大的政企市場,華為深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繼續秉承了「聚焦」戰略,在現階段重點聚焦與設備強相關、能力強相關和新商業模式(雲服務)三大服務市場。
對於這三大服務市場的前景,孫茂錄介紹到,隨著華為數通、存儲、智真、eLTE等主力產品銷售高速增長,市場優勢格局逐步確立,與設備強相關的服務市場空間預計2019年將達到300億元,維保、深化設計、集成實施、網絡優化等將成為服務收入的主要來源;而與能力強相關的領域,包括諮詢、規劃,IT外包等高端專業服務市場可參與空間也將逐步加大,產品培訓、產品認證培訓、管理培訓、網絡學院等也將形成規模銷售,預計2019年與能力強相關的服務可參與空間超過150億元;此外,雲技術的成熟與普及,正在驅動雲服務用戶高速增長,政採雲、可信雲快速推進,刺激雲服務市場投資意願,預計到2019年雲服務市場空間將超過260億元。
其中對於雲服務市場,華為還提前做了重點布局。孫茂錄介紹到:「雲服務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大趨勢,為此,華為已經藉助部署在全國各地的多個數據中心提供新服務模式,包括設備租賃,遠程服務等等。當然,現階段雲服務剛剛起步,華為還將藉助在全球建立的26個聯合創新中心與合作夥伴共同探討更多的創新模式,實現共同進步。」
能力越強 收益越大
面對710億的廣闊市場空間,華為希望攜手合作夥伴,全力打造「大服務」生態系統,共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創造新價值。 而提到提升華為服務合作夥伴能力,就不得不提華為的合作夥伴等級認證政策。據了解,華為於2012年開啟合作夥伴認證工作,並將服務合作夥伴分為了4個等級,即認證級、3鑽、4鑽和5鑽(最高級);目前華為已擁有認證級服務合作夥伴700家,其中45%是鑽級認證合作夥伴。對此,孫茂錄表示:「華為希望為合作夥伴帶來更多收益,而提升服務認證等級,可以說是一條『捷徑』,即能力越強,收益越大!」
的確,「能力越強,收益越大」,對於這句話,深圳金華威的趙建峰深有體會。他談到,金華威的目標是每一條產品線都成為華為的5鑽認證合作夥伴。而「升鑽」的動力源自兩方面,一方面是華為的幫扶,另一方面則是自我驅動,因為成為華為5鑽認證合作夥伴之後,即可享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同時在競標高難度項目時優先級也更高,收益也就越大;而華為的等級認證還有著嚴格的標準,能夠成為5鑽認證的合作夥伴,也就證明了其能力達到了業界最高水平,因此必將獲得更多行業客戶的認可,收益自然會隨之增加。所以說,有了更理想的收益作為目標,合作夥伴們「升鑽」的積極性也是越來越高!
服務創造價值 合作共贏未來
綜上所述,華為將攜手廣大服務合作夥伴共同建造「大服務」生態系統,以驅動雙方合作方式向「價值模式」轉變(不與合作夥伴爭利);同時實現解決方案的聯合創新;並從客戶滿意度出發,進行深入合作,通過打造面向客戶統一的服務平臺(集客戶服務中心、備件、知識庫、渠道精英俱樂部、華為人才聯盟、服務解決方案等服務能力),以及三種模式(認證服務合作夥伴,授權服務合作夥伴和聯合服務解決方案),共建和諧健康的「大服務」生態系統,為客戶展現「大服務」創新價值,最終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