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高校SCI論文數量排名,國科大第一,清華北大屈居第四和第五

2020-12-12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排名

2019年最新一期(截至2019年2月)SCI期刊收錄數據表明,我國高校學術論文數量依舊被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國內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即國科大。

遠眺國科大

「冷絲說人文教育」要討論的是:SCI期刊收錄數據是一項什麼性質的數據?我國學術論文質量真的排名全球第二?我們又該如何理性看待SCI期刊收錄?

SCI數量排名,國科大排名第一,上海交大和浙大超過清華北大,排名第二和第三。

僅僅就被收錄的論文數量來看,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一,緊接著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排名第二和第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屈居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位置。

國內排名第六到第十的高校分別是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2019SCI排名前十的國內高校

不可否認,SCI收錄是經過嚴格遴選的、世界權威的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具有引文索引功能,一般認為主要反映的是基礎研究領域的狀況。

截止到今年,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中國論文連續第10年排在世界第二位,佔世界份額的17.1%,較上年提升了0.8個百分點。比如2016年,SCI資料庫世界科技論文總數為189.67萬篇,比2015年增加了4.4%,共收錄中國科技論文32.42萬篇,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和日本。

美國有50.25萬篇論文被收錄,約為中國的1.5倍。其中,中國科研人員作為第一作者共發表29.06萬篇SCI科技論文,比2015年增加9.5%,佔世界總數的15.3 %。此項排序,我國也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遠眺西安交大

這種數量優勢一直保持到2019年,而且,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被收錄的論文數量將會超過美國而成為第一。

SCI到底是一項什麼性質的數據?它能夠代表一所高校的論文發表水平嗎?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提供,現被併入湯姆森集團,這也是一家全球專業信息服務和出版領域最大的跨國企業,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全球研究人員通常使用這項工具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SCI的引文檢索記錄了某一位作者的某篇論文曾經被哪些人的哪些論文引用過,揭示了作者與作者之間、論文與論文之間的引用與被引用關係。通過引文的關係,將相關的文獻按學科發展的邏輯關係有序的組織起來。這種收錄數據揭示學術研究之間的內在聯繫,幫助研究者迅速了解整個學科進展的全貌,為自己的科學決策及具體解決問題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上海交通大學

比如,一篇中國學者的論文在資料庫中被檢索到,我們可以通過參考文獻的連結看到,這位中國學者的研究借鑑了哪些國外同行的研究成果,是怎樣借鑑的,借鑑的是研究方法,還是資料。同時,我們也能看到這位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隨後是怎樣被其他國外學者引用並加以發展的,使得相關研究向前推進。在這個資料庫中,不同國家、不同學科、不同機構的學者與這位中國學者之間相互關聯的研究,都可以很快的查到,這有助於某一領域學術的國際交流。

不過,SCI收錄的論文數量並不能夠說明,一所高校的論文水平有多高。

SCI只是檢索工具,並不代表學術研究的真實水平。

「冷絲說人文教育」認為,SCI的本質是一種檢索工具,並不是一個評價指標。由 於 SCI收錄並統計了期刊和論文的被引證資料,因此其在具備文獻檢索功能以外,還具備期刊和論文的影響力評估、科研績效評價等功能,使SCI不僅作為一部文獻檢索工具使用,而且成為學術評價的一種依據。

SCI從最初的為科研人員提供世界最前沿研究成果的索引工具,到根據影響因子的大小評價期刊的質量,後來將是否被SCI收錄來評判論文的學術價值,甚至用SCI收錄論文的數量來評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醫生的臨床經驗,而且是唯一指標,這是不符合科研規律的。

浙江大學

上世紀80年代末南京大學首次將SCI進入科研評價,國內各高校接著就紛紛效仿,不可否認的是SCI評價體系對當時的中國起過積極的影響。後來,SCI被作為唯一評價指標,出現了大量學術亂象,國內學者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只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替代,只能慢慢修正。

因此,「冷絲說人文教育」建議,對於SCI、其他國際知名索引EI等、國內核心期刊評價體系,我們都要合理的運用來評價我們的學術成果。總之,學術評價體系不能被簡單、粗暴對待。

單選|你覺得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能力超過清華北大了嗎?

相關焦點

  • 國內高校SCI論文數排名,國科大第一,清華北大屈居第四和第五
    SCI雜誌的收錄數據顯示,中國大學的學術論文數量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的國內排名第一位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即國科大學。SCI的數量排名中,國科大學排名第一,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均超過清華北京大學,排名第二和第三,但是,從收錄的論文數量來看,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一,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排名第二和第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排名第四和第五,國內排名第6位到第10位的大學有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 亞洲高校排名出爐!清華屈居第二,北大無緣前五,榜首卻有爭議?
    而在近日,QS發布2021年「亞洲高校排名榜」。 排名只是一個參考數據,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大致了解國內高校某方面的實力,也可知曉與其他國家高校的差距。但當具體排名公布後,網友不淡定了,清華僅排在第二,北大更是跌出前五,這讓許多網友不能接受。
  • 中國學術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二,第一是誰?
    2020年最新一期(截至2020年8月)SCI期刊收錄數據表明,我國高校學術論文數量依舊被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國內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即國科大。我國學術論文質量真的排名全球第二?我們又該如何理性看待SCI期刊收錄?SCI數量排名,國科大排名第一,上海交大和浙大超過清華北大,排名第二和第三。
  • 兩岸四地高校排名:港大臺大名列第三和第四,國科大位居第五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校園1月21日,中國校友會公布了2019年國內最全高校排名,包含我國「兩岸四地」所有高校,共有500所高校進入榜單。(部分名單請見文中和文末)北大和清華繼續領先,排名第一和二,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排名第三和第四,國科大不僅進入榜單的前十名,而且名次是第五。
  • 又一大學排名出爐,中科大力壓北大清華排國內第一,全球第四
    近期,又一大學排名新鮮出爐,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份排名。近期,《自然》雜誌發布了全球主要科研機構自然指數排名。中國科研機構表現出色,中科院在所有機構中排名第一。另外,在高校自然指數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球力壓牛津大學、東京大學等知名大學,以僅次於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四,在國內力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排名第一,這也是中科大首次問鼎自然指數國內高校的第一名。北大清華分別排名全球第6、7名和國內第2、3名。綜合來看,在高校自然指數排名中,內地高校表現搶眼。
  • 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出爐,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在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大學超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位列第一。雖然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簡稱)的知名度沒有清華北大高,但是辦學實力強。
  • 國內高校排名重新「洗牌」,國科大位居榜首,「山川吉」完美逆轉
    幾乎每一年的高考結束之後,國內的各所高校排名都會重新「洗牌」,而清華北大則是所有考生及家長最為嚮往的,但是就在今年ESI排名發布中,清華北大無緣榜首,位居於首位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而「山川吉」完美逆轉,在今年的排名中擠進了前13名,這個排名也是出乎所料的。
  • 最新國內大學排名,清華北大無緣榜首,南大第四,哈工大擠進前十
    一份關於國內大學的最新排名,從師資力量、人才培養、社會聲譽、科學研究等四個主要研究指標入手,綜合18個二級指標,得出了讓許多人大感意外的榜單。從排名可以看出,國內高校的第一把交椅已經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它以103.6的綜合指數高居榜首,力壓清華北大。清華大學雖然是拿到了100分的綜合指數,但也只能屈居第二名,北京大學跌到了第三名。
  • 各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清華第4北大第5,第一名是何方神聖
    《2018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近日發布,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
  • 2020國內大學排名榜:「冠軍」讓人意外,復旦大學竟跌至第六
    高考填報志願時,全國大學排名情況怎樣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近段時間,有一份國內大學的排名公布,許多人看到之後都感到驚訝,尤其是國內高校的第一把交椅竟然「易主」了。北大清華一直都是國內所有高校的佼佼者,兩所大學的實力旗鼓相當,一直都是輪流坐在國內大學第一把交椅。而這次,北京大學排在了第二名,清華大學更是直接跌到了第三名。至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則成了高校之中最大的「黑馬」,竟然是以碾壓性的優勢排在了國內第一的位置上,ESI論文總數比清華北大都要多出近3萬份。
  • 國內高校SCI論文排行榜,清華北大竟無緣前三,前三讓人想不到
    國內高校SCI論文排行榜,清華北大竟無緣前三,前三讓人想不到SCI論文相信上過大學的學生都知道,很多人都以能發表一篇SCI論文為榮,這也就奠定了SCI論文的價值,在2018年SCI國內論文排行榜上,清華北大這樣的一流名校竟然沒有進入榜上前三名
  • 國內大學綜合排名,這十大高校入榜,前三名是國科大、北大和清華
    綜合排名的國內十大高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和針對性。其四,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排名是否高了一些,能否進入前十?世界大學五大排行榜,還有ESI數據,雖然各自側重點不一樣,但歸納起來是這麼幾個要素:科研實力、學術論文影響力、學科建設、師資力量和就業質量。
  • 國內計算機專業「四強」,北大第一,國防科大第四,排名很權威!
    教育部公布了我國計算機專業「四強」高校,北大位居第一,國防科大排第四,排名很權威,那麼位於第二和第三名的分別是哪呢?計算機專業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原因在於其良好的就業形勢和較高的薪資待遇,再加上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迅猛發展,對計算機專業的需求從來沒有低過,致使很多人都願意學習計算機專業,願意投身到網際網路行業當中。我國的高校幾乎都開設了計算機專業,那麼這些高校之間的計算機專業排名如何呢?誰是計算機專業的領頭羊,誰又緊隨其後?
  •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高校排名,清華北大是目標,科大比院大地位高!
    國科大院士多到需要用字母排序 國科大的師資資源讓各大高校汗顏如果比兩院院士的數量,全國高校沒有一所高校可以和國科大想媲美,一般985高校院士超過10個就算多,而國科大的兩院院士多到甚至需要用字母來索引查找,國科大藉助中科院的強大人才實力,被教育部排除在雙一流高校之外
  • 教育部直屬高校排名出爐,南京大學進步明顯,中山大學退出十強
    國內的大學3000多所,隨著高考的擴招以及國家及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的數量也會不斷增多,但是國內的名校數量不會增加太多,畢竟名校是需要時間去積累沉澱的。但是如果高校屬於部屬類型的高校,屬於某個部門直屬管理的話,一般想要發展起來是很容易的。
  • 大學排名,國科大碾壓北大清華,第一換學校了
    關於大學的排名,是以ESI的數據為基礎的,很有說服力,ESI是目前世界上評價大學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今天介紹的是大學排名,國科大碾壓北大清華,第一換學校了。具體來說,排名中有最明顯的變化,國內的大學具體按席次排列的話,就不怎麼排列了,因為不管怎麼排列,前面的兩個都被鎖定了,但是具體來說,怎麼排在第一位呢?這個排行與其他排行榜不同,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排行榜是怎樣的。
  • 中國高校,top2是清華北大,那麼第三名是誰?這7所高校爭執不休
    清華大學國內第一,還是北京大學第一,這個已經無法爭論了,因為清華大學非常牛,尤其是工科,北京大學非常牛,尤其是文理科。 在中國,清華北大實力是遠超其他大學的,其他大學和清華北大不一個檔次,清華大學認為自己是國內第一,北京大學也認為自己是國內第一,所以這個矛盾無法調和,不過兩校的共同點是:都認為對方是國內第二名,對方離世界一流大學都距離200米。
  • 「國字頭」大學十強榜公布!中科大如願以償拿第一,法大排名第五
    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是一所新晉的「國字頭」大學,雖然這所大學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更不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但是它的很多專業的高考錄取分數,都比北大和清華還要高。可以說,這就是「國字頭」大學享受到得天獨厚的優勢。
  • 兩岸四地高校排名,港大臺大名列第三和第四,國科大位居第五
    中國校友會公布了日本國內全校排名,包括中國的「兩岸四地」在內的所有大學共有500所上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繼續領先,排名第一和第二,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排名第三和第四,國科大學不僅進入排名前十,而且排名第五。
  • 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清華屈居第2,北大跌出前五!
    在亞洲排名前五位的頂尖高校裡面,有三所是來自於中國。分別是屈居第二名的清華大學,第四名的香港大學,第五名的浙江大學。而我國的另外一所頂尖名校—北大,卻未能夠進入前五名,讓人感到驚訝。 根據數據的排名,本次奪得亞洲高校第一名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而不是大家熟悉的東京大學。整體來說,我國的高校都是屬於進步的常態,比如清華就從2020年的第4名上升到今年的第2名,這說明學校的科研實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各項指標都表現良好。但是北大卻被浙大以及復旦超越,確實讓人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