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住證制度取消 戶籍改革迎來關鍵年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暫住證制度取消 戶籍改革迎來關鍵年

  近日,《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已經中央審議通過,即將印發實施。《意見》提出,紮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鈎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落實無戶口人員落戶政策。

  專家認為,2015年將是我國推進戶籍改革的關鍵一年。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實施居住證、健全實際居住人口登記三項制度,這就要求居住證制度擔負起「開路先鋒」大任。當前,我國勞動力資源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穩定優質勞動力資源供給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而居住證持有者若享受戶籍權利,並逐步實現教育、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平等化,將有利於實現勞動力資源有序流動,推動城鄉一體化。

  居住證由暫住證演變而來,但與暫住證有本質上的不同。居住證制度體現了新的社會管理理念,淡化了戶籍觀念,強化城市外來人口的居民意識,服務和管理更加人性化。居住證附加了各項公共服務,持有者可享受諸多市民待遇。而且,居住證制度還為外來人口落戶提供了過渡機制。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已有深圳、珠海、廣州、東莞、佛山、大連、太原、嘉興、慈谿、長春、上海等多地推行居住證制度。四川省成都市四年前已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天津市也已明確將試行非天津戶籍常住人口居住證管理辦法。此外,北京通州等62個城市(鎮)已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根據方案,通州將推進積分落戶政策,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等為主要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一定分值即可申請落戶。

  與此同時,在國家戶籍制度相關政策調整和改革試點的鼓勵下,近年來,全國一些省份如浙江、四川、廣東、河北、江蘇等以及大中城市如鄭州、重慶、成都、廣州等紛紛出臺戶籍改革方案,對地方性戶籍制度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山西省日前公布的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5年內將完成戶籍革命性改革,全面放開山西省的中小城市落戶,太原和大同兩大城市核心城區也將實行有序放開落戶限制。山東省政府網站日前公布了山東省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濟南、青島全面放開大學畢業生落戶。

  不過,有業內專家認為,儘管戶籍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從改革總體進程來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人口的大規模流動並沒有促使戶籍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遠遠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是大中城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較為謹慎而緩慢。二是戶籍制度改革缺乏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我國戶籍制度一直採取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徑,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相當大的自主權,鼓勵和支持地方政府進行因地制宜的試點探索。但是,目前戶籍制度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單純依靠地方政府局部性、片段式的改革,已經難以取得更大進展和實質性突破。

  此外,戶籍制度改革的關鍵是戶籍內含各種權利和福利制度的綜合配套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只是「標」,而對其內含各種權利和福利制度的改革才是「本」。戶籍制度改革必須標本兼治、長短結合,其目標不是消除戶籍制度,而是剝離戶籍內含的各種權利和福利,取消城鄉居民的身份差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管理制度,實現公民身份和權利的平等。

  根據政策規劃,2020年基本形成「城鄉統一、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範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這種新型戶籍制度雖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但仍然把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作為戶口遷移的基本條件。這種做法沿襲了現有的「放寬落戶條件」的思路,並非戶籍制度改革的終極目標,而只能是一種中短期的過渡性目標。從長遠來看,戶籍制度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記戶口這個唯一標準,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認為,從目前情況看,中國的戶籍制度改革應採取雙軌制辦法。所謂雙軌制,就是一方面按照現有的「放寬落戶條件」思路,實行存量優先、分類推進,逐步解決有條件(如有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的常住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剝離現有戶籍中內含的各種福利,逐步建立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以及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就業管理、土地管理和社會管理制度,以常住人口登記為依據,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前者實質上是一種戶籍政策調整,後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戶籍制度改革。一旦城鄉一體的體制機制形成,「放寬落戶條件」的改革思路也就失去了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兩條改革路徑將最終接軌。

 

 

相關焦點

  • 礙手絆腳的戶籍壁壘早該取消
    沒有流動人口大軍支撐,各地經濟規模就會「全線塌方」;當流動人口大軍成為又一支經濟發展主力軍時,戶籍改革就應該隨之「配套服務」。遺憾的是,多年來諸多地方不但沒有進行「配套服務」改革,反而設置各式各樣的戶籍壁壘;當兵、入學、就業、待遇、福利、高考等都對流動人口設置壁壘,沒有及時補辦「暫住證」的人員,還遭到一些地方強制性驅逐等;戶籍壁壘給流動人口帶來多少悲哀就像天上的星星——誰也數不清。
  • 公安部談戶籍制度改革:2020年城鄉戶口差別將取消
    公安部談戶籍制度改革:2020年城鄉戶口差別將取消   現在各個城市都有很多外來人口,很多人在新家園生活工作很多年
  • 大連居住證取代暫住證
    此舉宣告使用了16年的暫住證管理模式在大連壽終正寢。它將使流動人口今後在參與社區組織的有關社會事務的管理、就業及培訓服務等11個方面享有與市民同等待遇。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暫住證制度,作為中國計劃經濟的產物,限制了農民工等流動人口在諸如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權利,暫住證管理的不良後果日益顯現。長期以來,取消、廢止暫住證的呼聲一直不斷。
  • 各地密集推出戶籍改革 2020年前將有實質性突破
    這一論斷,也為戶籍改革指明了方向2008年10月1日,浙江省嘉興市的「農業戶口」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從這一天起,嘉興市建立按居住地登記戶口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城鄉統一的戶口遷移制度和按居住地劃分的人口統計制度,取消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分類管理模式,全市城鄉居民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 青島正謀劃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
    8月30日,青島市發改委綜合處處長孫杰介紹青島市經濟運行及供給側改革推進情況。孫杰表示,青島正積極謀劃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戶籍準入條件,拓展落戶渠道,新的政策將於今年年底發布實施。官方答覆網友提問:「戶籍政策要改嗎?以後還好不好辦?」
  • 從歷史維度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戶籍制度改革
    為了適應形勢變化,中國開始對戶籍制度進行調整。[8]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戶籍制度經歷了幾次大的調整,一是放鬆「農轉非」政策,二是探索實施允許農民「自理口糧戶口」在小城鎮落戶和「當地有效城鎮居民戶口」兩種制度,三是建立身份證制度,四是實施流動人口暫住證與居住證管理制度。
  • 暫住證(居住證)如何辦理?
    概念:暫住證:為了登記外來流動人口,給予其辦理的一種證件。其是特定時期的人口管理方式。後暫住證逐步被居住證取代。由暫到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概念,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體現。《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紮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鈎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如何辦理?
  • 戶籍改革破冰:24省份出臺意見明確標準和時間表
    吳芒子攝(中新社發)   9月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公安部副部長黃明透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區市出臺了具體的戶籍改革實施意見。   此時,距離2014年7月21日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已經過去整整14個月。在1年多的時間裡,各地對於戶籍改革這塊「硬骨頭」,都使出了怎樣的招數?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效?
  • 20省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意見 居住證「成色」不一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賈玥) 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已推行近一年時間。記者梳理發現,一年來已有至少20個省份出臺省級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 ...原副院長陳家澤:「十四五」戶籍制度改革,是推動城市群發展的關鍵
    三農問題專家、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長陳家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指出,未來持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能夠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對擴大內需意義很大。同時,通過對農村和農業補短板,也可以加速釋放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對於推動城市群的發展也是關鍵因素。農村補短板才能推動城鎮化率提升《21世紀》:「十四五」時期,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 專家稱"北京上海不能輕易放開戶口" 戶籍制度改革需時間表
    4月22日16點,經濟之聲評論:戶籍制度改革應該有個時間表。   中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戶籍制度改革是個「繞不開的坎兒」。昨天(21日),在2013中國綠公司年會分論壇"城鎮化機會與風險"上,專家和企業家們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辯論。
  • 2020年戶籍制度大變革!農村戶口真的「要沒了」?
    最近,有很多關於農村戶口被取消的言論傳出,也讓很多農民都在擔憂,這戶籍制度是要大變天啊?那我農村的土地、房子到底怎麼辦?會不會受到影響?1958年,在國家全力發展工業的大背景下,我國開始實行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第一次明確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屬性。
  • 戶籍改革往事…
    01 說到中國的戶籍改革,城鄉二元體制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可以說,戶籍改革的起始點就在這裡。 1958年,中國明確將居民分為農村戶口和非農村戶口,實行城鄉二元管理體制,配合工農業剪刀差、統購統銷的方式用農業補貼工業,農村補貼城市。
  • 山東戶籍制度改革 農村籍大學生有望迎「落戶新政」
    山東戶籍制度改革,再次邁出重要一步。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就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鎮落戶印發相關通知。
  • 2019年1月1日起!越南正式廢除戶籍制度 9500萬國民將不再有戶口本
    其戶籍制度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廢除。此後,越南9500萬國民將不再有戶口本。身份證和護照作為越南公民身份證的兩個象徵。越南廢除戶籍制度後,全世界有戶籍制度的國家僅剩貝寧、朝鮮和中國。在戶籍制度下,個人須登記一個固定住址,個人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險、衛生、購房、就業等等都與個人的戶籍息息相關。越南的戶籍制度參考中國的制度而來,1975年越南統一,成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戶籍制度也在當年於全國全面推行。戶籍制度設立之初,是要控制人口從鄉村向城市流動,因此人民的就學、就業與社會福利都與戶籍有關。而政府也藉戶籍制度控制政治異議份子。
  • 暫住證 VS 居住證
    無論是買車買房還是子女上學,暫住證依然是外來務工和經商人員的一道重要「門檻」。據悉,北京市正在進行暫住證改為居住證的調研,力爭今年在全市推廣使用帶有電子晶片的居住證。這意味著暫住證即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 公安部:到2020年形成新型戶籍制度
    ——就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訪公安部副部長黃明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需要把握哪些原則?有沒有路線圖和時間表?就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公安部副部長黃明。
  • 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今後將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區分
    公安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八部門有關負責人出席。   同日,國務院正式印發《意見》。《意見》為當前和今後時期的全國戶籍制度改革提供了綱領性文件,標誌著我國戶籍制度重大改革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惠州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
    惠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11月21日  惠州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粵府〔2015〕63號)、《中共惠州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
  • 七一客戶端微黨課(128)|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戶籍制度改革不僅僅是戶籍管理問題,更多的是隱藏在戶籍背後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1958年1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首次明確將城鄉居民區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不同戶籍,由此確立了「農」與「非農」的二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