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坦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雷達技術專家,也是一位善於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他長期致力於電子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幾十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學術刊物上共發表200餘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並撰寫了兩部專著,主審多部著作。1989年5月,劉永坦主編的全國統編教材《無線電制導技術》由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10月他出版了專著《雷達成像技術》。
劉永坦先後講授過「專業數學」「電工基礎」「多路通信原理」「無線電接收設備」「微波技術」「資訊理論」「雷達系統」等10多門課程。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又講授了「統計無線電技術」「數位訊號處理」「近代譜分析技術」「雷達信號檢測」與「處理系統」等新課程。有兩年,他給本科生和研究生連續講授4門課,近300學時。
「堅持你的理念,努力實踐,克服途中的困難才能達到成功的境界。」劉永坦培養研究生更看重學生本身的學習願望、做科研的熱情和獨立自主的創新意識。他認為,創新跟學風聯繫最密切,不能模稜兩可做事情,必須嚴格。只有做到「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學懂了、弄透了,才能法無定法,不拘一格去創新。他主張「真刀真槍放到真實的環境裡去鍛鍊」。他的博士研究生們的課題都來自具體科研實踐,都是國家真正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從2001年開始,已經不再擔當所長、總指揮、總設計師的劉永坦,將接力棒傳遞到了年輕人手中。正如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聶力將軍所讚譽的「劉永坦是個難得的『帥才』」那樣,他帶出了一支作風過硬、能攻克國際前沿課題的科技隊伍。對於團隊成員,劉永坦從來不「許願」,卻總是盡己所能地去觀察、去愛護、去培養。他不拘一格的用人機制,不僅使8人破格晉升教授,同時還使團隊中出色的青年教師被評為「航天十佳青年」和「做出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
「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時,劉老師要把我的名字寫在第一位,我堅決不同意。因為我明白劉老師是自始至終的核心,他的付出最大。我也知道,新體制雷達是他一輩子的夢想,對他來說能夠堅持一輩子做一件事,能夠把夢想轉化為現實,就已經是給他的最大獎勵了,其他的榮譽,對他而言都不再重要。」許榮慶是劉永坦評上博士生導師之後招收的第一個博士。作為項目後期的總指揮,他表示,在項目最艱難的前期階段恩師毅然扛起了大旗,帶領著大家以開荒的精神前行,到後期即便是他轉到幕後把後輩推到前面,也仍是整個團隊的主心骨。
「我如今已經80歲了,跟雷達的歲數差不多。但是新體制雷達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完成,我們要繼續做得更有效,來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所以我不能懈怠……」看不到滾滾硝煙,聽不到震天鑼鼓,劉永坦卻始終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他堅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體制雷達技術在未來會有更廣泛的應用,而他們在雷達領域也必將一如既往地艱苦跋涉、勇往直前。
(作者: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