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可知,化工與製藥類包括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等5個專業(T代表特設專業),具體名單如下:
學科簡介:
化工與製藥類專業是研究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共同規律,並用化學方法改變物質組成或性質來生產化學產品的一門工程學科。簡單來說,也就是化學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化工是工業經濟中最具活力、有待開發,且競爭力極強的一個行業。化工與製藥類學科是化學工業發展的產物。化學工業是只利用化學反應生產化學產品的工業,包括熟料、橡膠、合成纖維、製藥、藥劑、燃料等工業,簡稱化工。
化工與製藥類包括: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5個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主要課程:高等數學、英語、化學、電腦程式設計語言、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設計、化學概論、天然藥物、化學工藝學等。
製藥工程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製藥工程、藥物合成反應、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天然藥物化學、應用光譜解析、製藥工藝學、藥用高分子材料等。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主要課程:傳遞工程、材料科學基礎、循環經濟概論、環境科學基礎、工業廢棄物處置與處理、循環經濟理論與生態工業技術、系統工程導論。傳遞工程原理,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原理,過程工程單元操作,C語言程序設計,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過程工程設備,工業生態學,工業技術經濟學,生態環境材料,資源循環與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工藝設計概論、計算機在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中的應用,專業外語,有機化學,廢舊高分子材料回收與利用、膠凝材料、生態建築材料。
能源化學工程主要課程: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化工熱力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實驗、有機化工工藝、石油煉製工程概論、能源工程概論、合成燃料化學、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評價、合成燃料化工設計、能源轉化催化原理、合成燃料工程、煤化工工藝學,天然氣化工工藝學,專業英語。
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製圖、化工設備及機械設計、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工藝學、化工設計、工業催化、生物化學、儀器分析和波譜解析、計算機技術等。
專業與就業
相關從業人員都表示,化工專業畢業生要找到一份工作並不難,但找什麼樣的工作就因人而異了。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所在院校及院校專業方向也有一定關係。由於化工各個方向分類較細,各個大學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方向。如有些學校側重石油化工、煤化工;有些側重醫藥化工;有的則偏重金屬冶煉或精細化工等。另外,還有一些人對化工就業存在這樣的誤區,擔心學這個專業畢業後要去挖煤、鍊石油。實際上,傳統的石油化工、煤化工只是其中的一個就業方向,如果你對這個方向不感興趣,還有更廣泛的領域可供選擇。如可以選擇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精細化工,我們用的洗髮水、洗面奶、沐浴液的研發生產都是化工的主要就業領域。還有食用油、巧克力等食品加工企業,香水、化妝品、奢侈品製造等也是化工很好的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就業對口的單位相對較多,工作機會也很豐富,可就業的領域包括化工、石油、輕工、醫藥、冶金、材料和生物工程等;或者是農業、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藥物研究與開發單位、醫藥院校、醫藥生產和商業企業、醫院、醫學衛生行政管理和藥檢所等部門及食品、日化及精細化工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其工作崗位和內容包括科學技術研究、工程設計、新產品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教學等;醫藥及相關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藥廠設計和經營管理等。常見工作崗位有製藥化驗員、高校教師、醫藥代表、藥物分析工程師、藥物製劑工程師、化學製藥工程師、生物製藥工程師、工業檢驗師等。
學生看法:
化工是離我們生活最接近的一門學科,幾乎無所不包,因為學的知識很多,範圍很廣,所以在報考的時候要考慮院校的側重,或者關注一下院校的前身,是側重煤化工的,還是石油化工的,或者是精細化工的。先考慮要進入的職業領域再報考大學和專業。
化工類找工作不難,但是要考慮的一點是工作環境,化工行業的工作環境多是高毒、高熱、高粉塵的,容易接觸到有毒有害物質,所以要求同學報考的時候,或者在就業選擇方向的時候需要考慮周全。
化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重要,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1909年哈伯發明的合成氨技術使世界糧食翻倍,解決了世界上一半人的溫飽問題。1995年我國的化學纖維產量為330萬噸,其中90%是合成纖維,這一化工技術的應用,使大多數人免於挨凍。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化工產品。化學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它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築、建材等工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保障和配套服務。同時它還是工業經濟中最具活力,有待開發且競爭力極強的一個行業。
天津大學
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
化學工程中的的「麻省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化工學科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北洋大學、南開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併組成,1997年,在原化工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長期以來,化工學院秉承「堅持一流標準,培養一流人才,爭創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貢獻」的發展目標,「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獲得學科評估「四連冠」,「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中的「卡耐基梅隆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產品工程系、石油加工系、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石油加工研究所,現有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綠色能源化工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市多相結構材料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大型工業反應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基地,以及化學反應工程科學與技術教育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專業要遠遠強於北大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學科布局合理、師資隊伍和研究實力雄厚的工程科學系。設有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在研究生培養方面,1998年首批獲「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率先入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招收「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化工工藝」、「應用化學」、「材料學」等二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浙江大學
老牌綜合大學,化學工程專業成果驚人
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簡稱化工學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是1927年由化工教育先驅李壽恆教授創立的我國第一個化工系。成立90餘年以來,化工學院人才輩出,久負盛名。化工學院建有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一級學科,是我國第一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化工學科和第一批國家重點學科。建有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國家級的研究平臺,1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部級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
化工中的「黃埔軍校」
化學工程學院是北京化工大學核心學院之一,其前身涵蓋基本有機合成和無機化工等專業,始建於1958年,與學校同步創建。1978年院系調整後成立化學工程系,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設立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6年由化學工程系、製藥與生物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和化工研究所組建成立了化學工程學院。2000年,化學工程與技術獲得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化學工程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流動站。2006年,在教育部評估中心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排名第5。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成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14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學院是我國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已位居於全國著名大學同類院系一流水平行列。
大連理工大學
看看該校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的大師就知道他有多厲害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學院成立於2010年11月,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系。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學科為遼寧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學院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五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建有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教育部立項建設的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化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學院所開設的包括無機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和普通化學及實驗在內的五門核心課程均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東南部化工人才「沃土」
化學與化工學院於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工與能源學院與化學科學學院合併組建。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中南地區幾所大學的化工系合併組建的華南工學院化工系。1960年創辦化學系,20世紀80年代初,化學系更名為應用化學系。1994年由化學工程研究所、化工系、應用化學系、環境研究所合併成立化工學院。2002年,應用化學系併入理學院,2004年獨立建制為化學科學學院。2004年化工學院調整學科規劃和布局,擴展為化工與能源學院。2008年,學校學科調整,將化工與能源學院和化學科學學院合併,更名為化學與化工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化學化工專業業界馳名,教風學風一流
合肥工業大學於1958年成立化工系,開始招收化工專業本科生,1985年開始招收化工學科碩士研究生,2000年開始招收材料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0年開始招收材料化學工程、生物質化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60年來,學院是安徽省最大的化工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家輸送化學、化工和材料等領域各類人才1.2萬餘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國家傑青9人等大批傑出學者專家和企業家,為國家化工產業發展、化工教育事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川大學
西南一塊實力響噹噹的牌子,化工專業人才輩出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創建於1952年,時名「四川化學工業學院」,由中國化工教育先驅張洪沅先生、張銓先生和徐僖先生等一批知名專家教授整合當時的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華西大學、川南工專、重華學院、西南農學院、樂山技專、川北大學、西南工專、西昌技專等十所高校的化工系科所組建而成,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兩所化工高等院校之一。學院先後經歷了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成都工學院時期、成都科技大學時期、四川聯合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等發展階段。半個多世紀以來,學院作為國家布局在西部的化工高等教育基地,為我國化工科技人才培養、化工科技進步和化學工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流化工學院。
湖南大學
和中南大學齊名,化工專業多項研究成果領先國外,學子備受青睞
化學化工學院有逾百年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8年嶽麓書院改制設湖南高等實業學堂所開設的分析化學課程,是湖南大學辦學歷史最長的學院之一。1926年,湖南大學正式定名即成立化學系,1946年成立化學工程系,1961年成立化學化工系,1996年成立化學化工學院。目前學院共設有4個系和1個中心:即化學系、化工系、應化系、化學生物學系、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學院在3個專業招收本科學生:即化學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化學專業 。學院化學專業獲評為國家優勢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雙一流」建設學科院校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入選的院校有: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自定)、太原理工大學(自定)、寧夏大學(自定)、石河子大學(自定)。
擁有化工與製藥類國家重點學科的院校有: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