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根一直是文玩圈並不重視的存在,覺得菩提根的盤玩簡單,不需要什麼步驟啊,什麼方法啊,直接盤就是了,反正也不貴,盤壞了換一條就是了,但是,文玩圈對待每一種文玩都應該不具有分別心,無論貴賤,都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研究,這樣才能在以後盤玩其它手串的時候,更好的發現其實中的奧秘。
菩提根的盤玩步驟,可以分為清潔、掛瓷、上色、包漿和開片這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最容易盤玩的菩提根,講究起來,是怎麼的繁瑣的。
第一步:清潔
首先是清潔,在菩提根打磨成珠子之後,為了防止被雜質浸染,會在表面塗上一層蠟,所以,我們拿到手的菩提根都是非常油潤光亮的,我們清潔的目的,就是去除這層蠟質,還有打磨珠子的時候殘留的粉塵。因為如果不清理,這些雜質,被包漿到內部,那將會影響珠子的通透度和光澤度的。清理其實很簡單,用搓澡巾或者帶棉質手套揉搓菩提根珠子,反覆揉,反覆搓,每天兩個小時,一個星期左右,就會清潔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的菩提根,煥發的是屬於菩提根本身的光澤,也會很靈動。
第二步:拋光
菩提根表面很光滑,為什麼還需要拋光呢,其實在打磨珠子之後,表面會留下車痕,但是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可是不拋光,又會影響後期的光澤,所以,一定要拋光。
那麼拋光要如何操作呢,菩提根的拋光分為文拋和武拋兩種,不同的拋光方式,有著不同的優點和弊端。
文拋:
文拋是一種耗費時間和精力的拋光方式,需要帶手套,一顆一顆的捻動菩提根,並且一定要仔細,孔道附近尤其要注意,否則會有色差,更有強迫症的玩家,會用細布條,或棉線,穿到孔道裡,來回拉動,以求拋光細緻。
武拋:
有些玩家,覺得文拋太慢,就會選擇武拋,武拋就是用砂紙代替棉質手套的拋光方法。
一開始的時候,可以用800目的砂紙先進行打磨,打磨的時候一定要完全,用力要均勻,否則把珠子打磨變形就不好了,然後,2000、3000、5000,一直到最後7000目的砂紙打磨過就差不多可以了,這個時候的菩提根就會有鏡面的感覺了,光澤十足,非常耀眼。
拋光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打磨要均勻,用力要均勻,而這個拋光的時間不用太久,一般一周以上,三個月以下,是最合理的範圍,雖然時間越長,對珠子表面的光澤度越好,但是,時間超過三個月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基本上已經拋到極致了。
第三步:靜置
在拋光之後,時間也過去了挺久的,這個時候的菩提根表現會有一層薄薄的氧化膜,也就是所謂的包漿層,這個時候的包漿層非常不穩定,所以,我會需要將菩提根進行放置,讓這層包漿層穩定,固化,這個時間一般半個月左右就行,珠子會與氧氣充分的接觸,固化包漿層。
第四步:手盤上色
過了靜置期後,就可以上手盤玩了,但是要注意,雖然前期經歷了那麼長時間,但也不要迫不及待,一定要淡定,盤玩前一定要淨手,不然珠子盤烏了,就麻煩了,上手一段時間後,菩提根受到手部的油脂的浸染,會慢慢的變色, 從白色,變成淡黃色,再從淡黃色,變成奶黃色,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盤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盤玩要均勻,每個角落都要盤到,孔道附近尤其要注意,以免有色差出現。
第五步:包漿
在如此盤玩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再盤玩的時候,珠子表面會有一種粘阻感,恭喜你,這時候的菩提根已經有初步的包漿了,有了初步包漿的菩提根,就將要進入到靜置期,為的是讓包漿固化,穩定,一般放置一周左右,就可以繼續盤玩了,這幾個過程反覆如此,菩提根表面的包漿就會越來越厚,越來越漂亮。
第六步:開片
一條菩提根的手串,如果能堅持盤玩五年到十年左右,那麼菩提根表面脫脂變脆,在膨脹後,會發生開裂,就是所謂的開片,開片後是非常漂亮的,跟瓷器中的冰裂非常相似,金絲鐵線清晰無比, 一條條,一絲絲都顯示著歲月的痕跡,是時間打造出來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