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2018-05-06 19:35:48
貼牌賣萬元的塑身衣在淘寶只需百來塊就能買到
近年來,市場上塑身衣產品持續火爆,不少產品打著「負氧離子」「咖啡因面料」等招牌誘使愛美女士不惜重金購買。
最近,四川成都消費者曹女士在維權過程中發現了塑身衣背後的秘密。
塑身衣宣稱能排毒 按摩文胸可以治療乳腺增生
2017年7月份的一天,曹女士路過成都市馬鞍西路,被街邊的減肥廣告吸引,走進一家名叫「尚美坊」的美容店,接受了減肥服務。減肥未達到預期效果,店主肖某向曹女士推薦了一款售價6400元的塑身衣。
對於這款塑身衣的功能,肖某說得神乎其神:「義大利進口咖啡因面料,高科技植入負氧離子,穿上它,身體自動排毒,猶如每天在森林中散步3小時以上。」更讓曹女士心動的是,店主稱買兩件塑身衣贈送一件3600元的按摩文胸,每天按摩半小時可以治療乳腺增生,無效退款。
於是,曹女士花1.28萬元購買了兩件塑身衣。
塑身衣廣告。 劉銘攝
此後,肖某反覆給曹女士打電話,推銷一款據稱有遠紅外線功能的瘦身衣,售價8800元。然而,贈送的按摩文胸穿在身上時突然冒煙,讓曹女士對產品質量產生了懷疑。
此時,曹女士發現,淘寶網上一些塑身衣的售價僅100多元。為了求證商家宣稱的「負氧離子」「咖啡因面料」等是否屬實,曹女士將自己的塑身衣送到專業機構檢測,同時以美容院經營者的身份開始在淘寶網及微信朋友圈諮詢調查。
產品標註信息混亂 掛羊頭賣狗肉
塑身衣真的有商家宣稱的神奇功能嗎?《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廠名、廠址。但記者看到,曹女士購買的這款標稱「鑫瑞愛倫」品牌塑身衣的吊牌信息混亂,且自相矛盾。
該塑身衣吊牌標明產地為「廣州」,「地址」卻顯示為「成都市光華東三路中鐵西城3幢1單元707」;標註企業名稱為「鑫瑞愛倫集團有限公司」,但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不到這家公司。
另有一家名為「四川鑫瑞愛倫商貿有限公司」的地址,恰好與吊牌地址相同,系統顯示該企業註冊資金為100萬元。
記者調查中,店家提供的一份標示檢測單位為「國家紅外及工業電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武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檢測報告稱,該產品負氧離子含量為「每平方米2030個」。但送檢單位不是鑫瑞愛倫集團有限公司,而是「佛山市時竟服飾有限公司」,送檢日期是「2015年7月7日」。
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佛山市時竟服飾有限公司」原是一家服裝、服飾配件銷售企業,2017年10月30日經過變更後才具有生產、加工服裝的經營範圍。
曹女士所購塑身衣的送檢結果如何呢?「檢測後發現,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曹女士告訴記者,檢驗結果為「褲腿的纖維含量錦綸63.6%氨綸36.4%(塗層除外)」。
塑身衣檢測報告。劉銘攝
貼牌造假有秘方 檢測報告全靠PS
曹女士出於對價格畸高的質疑,她以美容院經營者的身份在淘寶網兩家網店分別購買了塑身衣,包郵售價每件僅158元。
讓曹女士感到驚訝的是網店商家還教她如何貼牌,如何偽造檢測報告,如何抓住顧客心理賣出高價。
「網店商家告訴我,不少美容院是在網上購貨後自行貼牌,搖身一變成為功效神奇的高端瘦身商品,然後根據銷售地域不同,售價6000元到3萬元不等。」曹女士說。
塑身衣的宣傳能否收到效果 檢測報告是關鍵
曹女士說,在以經營者身份諮詢的過程中,她聯繫上的一個名為「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都市公主內衣廠」的商家,向她道出了該行業的潛規則。原來關於衣服的檢測報告大部分都是直接PS(指用photoshop處理)的。
商家指導偽造檢測報告。劉銘攝
一些廠家教給曹女士的造假「秘方」更令人震驚。「佛山市悅緣服飾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告訴曹女士,只要把吊牌寄給他們,在生產時就可以直接換上,並稱貼牌後「賣3萬元都可以」。
萬元塑身衣 外包裝僅為一層透明塑膠袋
近日,記者來到曹女士購買塑身衣的尚美坊美容店,遠遠看到門口張貼著「想瘦哪裡瘦哪裡」的減肥廣告。店主肖某提供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顯示,店鋪的註冊名稱為「金牛區美麗匯化妝品經營部」,經營範圍為「批發零售化妝品、日用品」,但實際從事的卻有「祛斑、祛痣」等需要審批的醫療美容項目。
肖某辯稱,曹女士購買的「鑫瑞愛倫」塑身衣質量沒有問題。她向記者出示了還未售出的塑身衣。記者看到,其外包裝僅為一層薄而透明的塑膠袋,顯得十分簡陋,上面只印著「S型能量體雕」幾個大字和尺寸參考表、洗滌晾曬注意事項,沒有廠名廠址等信息。對此,肖某解釋說「所有產品都是這種包裝」。
肖某表示,她只是中間商,產品是一個朋友推薦的,說是廣東貨,整個銷售過程都有廠家代表唐某指導,「包括銷售、試穿、跟蹤整個流程都是廠家來配合做的,錢也是支付給廠家的」。
4月25日,記者致電唐某。唐某承認自己曾配合銷售塑身衣,稱貨是從公司拿的,產地是廣州,檢測報告也是廠家提供的,自己在四川鑫瑞愛倫商貿有限公司上班,不知道其他情況。記者多次試圖與該公司負責人張某聯繫,電話接通後均無人應答。
曹女士告訴記者,她先後4次和店家協商,並通過12315熱線投訴。市場監管人員4次組織雙方調解。曹女士要求退款,商家只同意每件塑身衣退款200元,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現在不是退多少錢的問題。」曹女士說:「這種欺騙消費者的惡劣行為,不能任其發展坑騙更多消費者。」
成都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莊衛兵說,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法治經濟,無論是生產者還是銷售者,都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產品合規合法,經營誠實守信,同時也呼籲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嚴厲打擊欺騙消費者等不法行為,斬斷非法利益鏈,給消費者一個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記者 劉銘)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微信ID:zxbccn)
責編|鄭宗敏
編輯: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