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24期人物:一個曾經被外派到美國工作過1年的90後
年齡:90後 職業:全屋定製創業者
坐標:杭州 收入:年入七八十萬
我正在店裡忙著計算這個月的銷售額,夥計路過我,對我豎起大拇指:"老闆娘,真有你的,這麼難弄的單子都被你弄到手了,真的太厲害了。"
我哈哈一笑,"這算啥,我剛一畢業那會就被公司外派到了美國,去的第2天就在我英語不通、沒開過車、不熟悉道路、不認識標誌的情況被逼著開車啊,這不也過來了嗎?自從在美國呆了一年後,現在的我遇到啥事都覺得不叫事啊,說起來真的很感謝那段經歷。"
剛畢業一參加工作就被外派到美國,第二天就硬著頭皮在啥都不懂的情況下開車
我,90後,大學學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泰安上的大學,16年大學畢業進了濟南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當時,去面試的時候我是知道公司是有國際部的,會有海外外派,但是外派的都是男生,所以我也沒多想,雖然內心還是一直想趁著外派,花更少的錢去世界各地轉轉吧。
上大學時,我屬於那種有點特立獨行的人,不咋在乎別人的眼光,也不和其他人一樣非得成群結隊玩,我是屬於那種自己和自己就玩的很好的人。
大學四年,沒課的時間我幾乎都是泡圖書館過來的,那種看到書本的感覺特別如饑似渴,就好像要把上學時沒有讀過的書在那四年都要讀完似的。大學時,我還做了一件在別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的事情。
有一天我一時興起,想去西安玩,就買了從泰安到西安的火車票,這一路站了12個小時才到。在路上認識一個小哥哥,我們兩結伴玩了大雁塔、鐘樓,小哥哥走後又認識了一個出差的小姐姐,我們一起去了兵馬俑和華清池,兩個剛結識的陌生人互相給對方拍照、留念,玩的很開心,就這樣在西安呆了五六天,玩的很爽。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一個人去旅遊,和不認識的人結伴會很不自在,但是這一段旅程我玩得很開心,也很懷念這段日子。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我是一個在別人看起來比較大膽的人吧。所以剛進公司,公司就突然間來了去美國的外派任務,這回需要一個女生。領導在辦公室問了一圈誰想去,得到的回答要麼就是不敢去,要麼就是以和家人商量的名義拒絕了,問到我的時候,我在想之前想的公派出國的"夢想",真的實現了,不用花自己的錢就可以出國玩,多好啊,於是我斬釘截鐵地點了點頭。
這一點頭,老闆有點懵,心想這個剛參加工作的人真的是猛啊,還試探性問我:"你不回家和爸媽商量下嗎?"
我說:"不用,我爸媽都以我的意見為主,我定了,就沒啥問題了。"
其實,後來我給爸媽打電話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媽正在和我二姨聊家常,還沒聽我說完就不同意,還告訴說:"你別給我說了,我頭暈,這個事情肯定是不可能的。"
現在想起我媽說話的語氣,還是莫名想笑。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我說服了我爸媽,他們同意我去了。
等護照下來後我就坐上了去美國的飛機。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12月7號,飛機在三萬英尺的高空飛著,我望著窗外的天空愣了神,說實話,莫名的興奮。
我們公司外派部在美國加州,來接我機的是在那的同事,但是第二天他就要飛到洛杉磯去出差,而我的第一個任務是開車從山景城把他送到離我們路程有1個多小時的舊金山飛機場。
我大二考的駕照,但是從來沒有摸過車,根本沒有任何的駕車經驗。大學時雖然也學過英語,但是聽、說還是有點困難的,而且我剛去美國,對於路況根本不熟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硬著頭皮開車去送同事。
我開的車是公司租的福特,車上有導航,但是我只能聽的懂零星的幾個單詞,向左轉(turn left),向右轉(turn right)等等,然後手忙腳亂的握著方向盤,看著來來往往的車。
有的時候會突然剎車,有的時候會不打方向燈突然變道,總之大家能想到新手犯的錯,我幾乎都犯了,後面老外們一直滴滴不停,用喇叭警告我,副駕駛的同事也緊張到手心出汗,但是那個時候我已經顧不得緊張了,就是專心聽導航,開車。
在高速路上開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安全把同事送到機場,我獨自一人原路返回。幸虧現在的科技發達,有一個叫導航的東西,否則真的是哭都找不到地方,去的時候還有同事提醒著,回來的時候就我一人,那種孤獨無助真的很難用語言形容,初來的新鮮感也早就被緊張和害怕代替。
我從沒想到,我前幾天還走在濟南的大街小巷,今天就手握方向盤,馳騁在美國的高速路上了。天色也黑了起來,好巧不巧天空又下起了大雨,我都不知道哪個是雨刷,所以我從不懷疑電視劇中渲染主角們悲慘的時候,一定有暴雨的真實性,這個我信。
好不容易快到我們住的地方了,需要在特定的高速口下車,但是鬼神使差的第一次我沒聽見,錯過了,沒辦法不能後退,我只能在前面下車再拐回來。但是說出來都沒人信,那個口我來來回回走了3次,才下來,每一次都不知道為啥錯過。當第2次再次錯過的時候,我在轉彎等紅燈時,看著雨連珠似的打在擋風玻璃上,前面的車露出微弱的光,一閃閃的,像極了現在的我虛弱無助,那一刻我才明白人生沒有最糟糕的時候,只有更糟糕的時刻。
這個路口終於下來了。
來到公司給我們租的房子,我們都叫大house裡,才稍稍鬆了口氣,稍微定了定神。望著空空蕩蕩的房子,我突然間又害怕起來,因為來之前都聽過有入室搶劫啥的,我連忙起身把裡裡外外的門和窗戶都鎖上,才稍稍有了安全感。
緊張、疲憊、甚至有些夢幻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獨自一人在美國打拼的一年,用蹩腳英語和別人溝通,路上超速被警察盤問
有了第一次的開車經歷後,我以後都開車上下班。因為我們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不在一個城市,當然離得很近,單程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開的次數多了也慢慢熟練了。
我來了沒幾天,這邊的同事出差回來後,就和我交接完他回國了,就等於我要自己獨立處理這邊的事情了。
我幾乎就是早上七點多出門,晚上八九點自己開車回來,很長時間內都是我獨來獨往。
但好在我的工作大多數是和華人打交道,所以溝通沒有多大的問題。偶爾需要去工廠和外國人溝通時,我連比劃帶蹦單詞,對方也能聽得大概懂我在說什麼,但是因為畢竟是工作嘛,所以還是很害怕出現溝通差錯,給公司帶來損失。
所以,每次用英語講話,我都提前用手機查好,逼著自己能講得更清楚些,但是每次開口說話還是很怵頭,但是沒辦法就得上。
有一次,我把鑰匙丟了,要找鎖匠開鎖,我打開地圖搜索開鎖、開鎖師傅之類的。剛才說了,我和外國人溝通的時候,都是當面溝通的,語言表達不清楚還可以用肢體語言輔助,但是打電話肢體語言就白瞎了,對方也看不見我啊。
所以那次溝通就很費勁,吱吱呀呀說了一通話,對方不是回我連珠炮似的英語,就是沒好氣的扣下,反正就是很不順利。打了幾個電話後還是不行,就詢問了之前的同事,她告訴我,要搜索"鎖匠"的英文單詞,最後終於給搞來了一個墨西哥的鎖匠。
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給車換保險、維修車輛,家裡的東西壞掉要找人修理等等,你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就得想辦法自己解決,沒有人能幫得了你。我也在這種環境下,迅速成長,變得越來越獨立,沒事的時候還開個車去隔壁的城市玩個一兩天,這種感覺也還蠻好的。
最難熬的時候是想家吧,尤其是逢年過年的時候,那種在外漂泊的感覺就會加重。我記得有一次是美國這邊的聖誕前夜,我開車從公司往家走,高速路上空空蕩蕩的,前後能看到的地方就我一輛車,大家都在和家人團聚過節吧,反正我當時挺落寞的,天色暗下來,被大霧籠罩,這種寒冷又加劇了你那種想家的感覺,想著一家人在暖和和的屋子裡,看電視、聊天、嗑瓜子,有說有笑的多好呀,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他們了。
許是想的出了神,我開車沒有在意超了速,後面有一輛警車一直在我後面狂追,還鳴著笛,好像還有人在用大喇叭喊停車,但是我沒有意識到這是讓我在停車。後來猛然想到這前後就我一輛車,估計就是喊得我,但是我當時是既害怕是警察又害怕不是警察,於是我看到前面有一小區,我就停在了小區門口,想著如果不是警察,是壞人的壞不會在人多的地方對我怎麼樣。
我停了下來,在警察說了好幾遍之後,我終於聽明白了我是超了速,要按照規定罰款。他還問了我很多問題,比如車是誰的,到這來幹嘛,做什麼工作,住哪之類的,反正磕磕絆絆的溝通了很久。
但是我沒想到警察在查了我的護照後,告訴我下次注意,這次就不罰款了,最後還給我敬了個禮,說了一聲" Merry Christmas",祝我聖誕快樂。警察走後,坐在駕駛室的我嚎啕大哭,就那種懼怕有事後又證明只是虛驚一場的釋放,還有在異國他鄉,一個陌生人的聖誕快樂給的突然的溫暖,在那一刻五味雜陳。
說下駕照的問題吧,在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規定,我所在的加州是承認我們中國駕照的,只需要在出國前做一個公證,會出具一個中英文的文檔,帶著就可以了。但是當時的警察也並沒有要求查我的這個文檔,只是看了下護照,問了一些問題。
在海外出差的這一年,我自己感覺成長還是很迅速的,因為你要獨自面對很多事情,你不處理,沒人幫你處理,硬著頭皮做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最困難的可能是心裡那關,自我設限吧。
這段經歷雖然只有一年,但是卻改變了我很多,讓我更加有成就感,相信自己能處理很多事情吧;
當時因為是外派嘛,薪水對於一個剛畢業的人來說,蠻多的,一個月2萬多,所以也讓我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還有一點是外國人表達特別直接,我一直覺得自己長得比較普通,但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有很多外國男孩在見到我時會很真誠的誇我漂亮,有一個男孩還給我留了紙條,紙條上是一串數字,還有兩個英文單字:"call me"。當然,我沒有打那個電話,但是這樣的經歷總會讓你心花怒放,也變得更加自信起來。
一年後,我回到了國內。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在一個恰當的時機辭職,和老公創業,做起了全屋定製。現在生意還可以,最主要的是每當有困難時,我會想起在美國的那一年,就會覺得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倒我,做起事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人做事情都有一個閾值,當你挑戰過更加困難的事情後,其他的任何事情對你來說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一直以來,就有個想法,講述身邊普通人的職場、創業故事,他們可能沒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沒有腰纏萬貫,甚至還在努力為生活,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的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故事裡一定有悲傷,有溫度,有力量,有觸動你的某些東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故事請私信聯繫我,【小人物·大職場】期待聽到你的職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