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後,剛畢業就被外派到美國月入2萬,被逼開車還被警察盤問

2020-12-09 苑燕兒

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24期人物:一個曾經被外派到美國工作過1年的90後

年齡:90後 職業:全屋定製創業者

坐標:杭州 收入:年入七八十萬

我正在店裡忙著計算這個月的銷售額,夥計路過我,對我豎起大拇指:"老闆娘,真有你的,這麼難弄的單子都被你弄到手了,真的太厲害了。"

我哈哈一笑,"這算啥,我剛一畢業那會就被公司外派到了美國,去的第2天就在我英語不通、沒開過車、不熟悉道路、不認識標誌的情況被逼著開車啊,這不也過來了嗎?自從在美國呆了一年後,現在的我遇到啥事都覺得不叫事啊,說起來真的很感謝那段經歷。"

剛畢業一參加工作就被外派到美國,第二天就硬著頭皮在啥都不懂的情況下開車

我,90後,大學學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泰安上的大學,16年大學畢業進了濟南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當時,去面試的時候我是知道公司是有國際部的,會有海外外派,但是外派的都是男生,所以我也沒多想,雖然內心還是一直想趁著外派,花更少的錢去世界各地轉轉吧。

上大學時,我屬於那種有點特立獨行的人,不咋在乎別人的眼光,也不和其他人一樣非得成群結隊玩,我是屬於那種自己和自己就玩的很好的人。

大學四年,沒課的時間我幾乎都是泡圖書館過來的,那種看到書本的感覺特別如饑似渴,就好像要把上學時沒有讀過的書在那四年都要讀完似的。大學時,我還做了一件在別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的事情。

有一天我一時興起,想去西安玩,就買了從泰安到西安的火車票,這一路站了12個小時才到。在路上認識一個小哥哥,我們兩結伴玩了大雁塔、鐘樓,小哥哥走後又認識了一個出差的小姐姐,我們一起去了兵馬俑和華清池,兩個剛結識的陌生人互相給對方拍照、留念,玩的很開心,就這樣在西安呆了五六天,玩的很爽。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一個人去旅遊,和不認識的人結伴會很不自在,但是這一段旅程我玩得很開心,也很懷念這段日子。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我是一個在別人看起來比較大膽的人吧。所以剛進公司,公司就突然間來了去美國的外派任務,這回需要一個女生。領導在辦公室問了一圈誰想去,得到的回答要麼就是不敢去,要麼就是以和家人商量的名義拒絕了,問到我的時候,我在想之前想的公派出國的"夢想",真的實現了,不用花自己的錢就可以出國玩,多好啊,於是我斬釘截鐵地點了點頭。

這一點頭,老闆有點懵,心想這個剛參加工作的人真的是猛啊,還試探性問我:"你不回家和爸媽商量下嗎?"

我說:"不用,我爸媽都以我的意見為主,我定了,就沒啥問題了。"

其實,後來我給爸媽打電話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媽正在和我二姨聊家常,還沒聽我說完就不同意,還告訴說:"你別給我說了,我頭暈,這個事情肯定是不可能的。"

現在想起我媽說話的語氣,還是莫名想笑。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我說服了我爸媽,他們同意我去了。

等護照下來後我就坐上了去美國的飛機。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12月7號,飛機在三萬英尺的高空飛著,我望著窗外的天空愣了神,說實話,莫名的興奮。

我們公司外派部在美國加州,來接我機的是在那的同事,但是第二天他就要飛到洛杉磯去出差,而我的第一個任務是開車從山景城把他送到離我們路程有1個多小時的舊金山飛機場。

我大二考的駕照,但是從來沒有摸過車,根本沒有任何的駕車經驗。大學時雖然也學過英語,但是聽、說還是有點困難的,而且我剛去美國,對於路況根本不熟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硬著頭皮開車去送同事。

我開的車是公司租的福特,車上有導航,但是我只能聽的懂零星的幾個單詞,向左轉(turn left),向右轉(turn right)等等,然後手忙腳亂的握著方向盤,看著來來往往的車。

有的時候會突然剎車,有的時候會不打方向燈突然變道,總之大家能想到新手犯的錯,我幾乎都犯了,後面老外們一直滴滴不停,用喇叭警告我,副駕駛的同事也緊張到手心出汗,但是那個時候我已經顧不得緊張了,就是專心聽導航,開車。

在高速路上開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安全把同事送到機場,我獨自一人原路返回。幸虧現在的科技發達,有一個叫導航的東西,否則真的是哭都找不到地方,去的時候還有同事提醒著,回來的時候就我一人,那種孤獨無助真的很難用語言形容,初來的新鮮感也早就被緊張和害怕代替。

我從沒想到,我前幾天還走在濟南的大街小巷,今天就手握方向盤,馳騁在美國的高速路上了。天色也黑了起來,好巧不巧天空又下起了大雨,我都不知道哪個是雨刷,所以我從不懷疑電視劇中渲染主角們悲慘的時候,一定有暴雨的真實性,這個我信。

好不容易快到我們住的地方了,需要在特定的高速口下車,但是鬼神使差的第一次我沒聽見,錯過了,沒辦法不能後退,我只能在前面下車再拐回來。但是說出來都沒人信,那個口我來來回回走了3次,才下來,每一次都不知道為啥錯過。當第2次再次錯過的時候,我在轉彎等紅燈時,看著雨連珠似的打在擋風玻璃上,前面的車露出微弱的光,一閃閃的,像極了現在的我虛弱無助,那一刻我才明白人生沒有最糟糕的時候,只有更糟糕的時刻。

這個路口終於下來了。

來到公司給我們租的房子,我們都叫大house裡,才稍稍鬆了口氣,稍微定了定神。望著空空蕩蕩的房子,我突然間又害怕起來,因為來之前都聽過有入室搶劫啥的,我連忙起身把裡裡外外的門和窗戶都鎖上,才稍稍有了安全感。

緊張、疲憊、甚至有些夢幻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獨自一人在美國打拼的一年,用蹩腳英語和別人溝通,路上超速被警察盤問

有了第一次的開車經歷後,我以後都開車上下班。因為我們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不在一個城市,當然離得很近,單程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開的次數多了也慢慢熟練了。

我來了沒幾天,這邊的同事出差回來後,就和我交接完他回國了,就等於我要自己獨立處理這邊的事情了。

我幾乎就是早上七點多出門,晚上八九點自己開車回來,很長時間內都是我獨來獨往。

但好在我的工作大多數是和華人打交道,所以溝通沒有多大的問題。偶爾需要去工廠和外國人溝通時,我連比劃帶蹦單詞,對方也能聽得大概懂我在說什麼,但是因為畢竟是工作嘛,所以還是很害怕出現溝通差錯,給公司帶來損失。

所以,每次用英語講話,我都提前用手機查好,逼著自己能講得更清楚些,但是每次開口說話還是很怵頭,但是沒辦法就得上。

有一次,我把鑰匙丟了,要找鎖匠開鎖,我打開地圖搜索開鎖、開鎖師傅之類的。剛才說了,我和外國人溝通的時候,都是當面溝通的,語言表達不清楚還可以用肢體語言輔助,但是打電話肢體語言就白瞎了,對方也看不見我啊。

所以那次溝通就很費勁,吱吱呀呀說了一通話,對方不是回我連珠炮似的英語,就是沒好氣的扣下,反正就是很不順利。打了幾個電話後還是不行,就詢問了之前的同事,她告訴我,要搜索"鎖匠"的英文單詞,最後終於給搞來了一個墨西哥的鎖匠。

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給車換保險、維修車輛,家裡的東西壞掉要找人修理等等,你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就得想辦法自己解決,沒有人能幫得了你。我也在這種環境下,迅速成長,變得越來越獨立,沒事的時候還開個車去隔壁的城市玩個一兩天,這種感覺也還蠻好的。

最難熬的時候是想家吧,尤其是逢年過年的時候,那種在外漂泊的感覺就會加重。我記得有一次是美國這邊的聖誕前夜,我開車從公司往家走,高速路上空空蕩蕩的,前後能看到的地方就我一輛車,大家都在和家人團聚過節吧,反正我當時挺落寞的,天色暗下來,被大霧籠罩,這種寒冷又加劇了你那種想家的感覺,想著一家人在暖和和的屋子裡,看電視、聊天、嗑瓜子,有說有笑的多好呀,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他們了。

許是想的出了神,我開車沒有在意超了速,後面有一輛警車一直在我後面狂追,還鳴著笛,好像還有人在用大喇叭喊停車,但是我沒有意識到這是讓我在停車。後來猛然想到這前後就我一輛車,估計就是喊得我,但是我當時是既害怕是警察又害怕不是警察,於是我看到前面有一小區,我就停在了小區門口,想著如果不是警察,是壞人的壞不會在人多的地方對我怎麼樣。

我停了下來,在警察說了好幾遍之後,我終於聽明白了我是超了速,要按照規定罰款。他還問了我很多問題,比如車是誰的,到這來幹嘛,做什麼工作,住哪之類的,反正磕磕絆絆的溝通了很久。

但是我沒想到警察在查了我的護照後,告訴我下次注意,這次就不罰款了,最後還給我敬了個禮,說了一聲" Merry Christmas",祝我聖誕快樂。警察走後,坐在駕駛室的我嚎啕大哭,就那種懼怕有事後又證明只是虛驚一場的釋放,還有在異國他鄉,一個陌生人的聖誕快樂給的突然的溫暖,在那一刻五味雜陳。

說下駕照的問題吧,在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規定,我所在的加州是承認我們中國駕照的,只需要在出國前做一個公證,會出具一個中英文的文檔,帶著就可以了。但是當時的警察也並沒有要求查我的這個文檔,只是看了下護照,問了一些問題。

在海外出差的這一年,我自己感覺成長還是很迅速的,因為你要獨自面對很多事情,你不處理,沒人幫你處理,硬著頭皮做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最困難的可能是心裡那關,自我設限吧。

這段經歷雖然只有一年,但是卻改變了我很多,讓我更加有成就感,相信自己能處理很多事情吧;

當時因為是外派嘛,薪水對於一個剛畢業的人來說,蠻多的,一個月2萬多,所以也讓我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還有一點是外國人表達特別直接,我一直覺得自己長得比較普通,但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有很多外國男孩在見到我時會很真誠的誇我漂亮,有一個男孩還給我留了紙條,紙條上是一串數字,還有兩個英文單字:"call me"。當然,我沒有打那個電話,但是這樣的經歷總會讓你心花怒放,也變得更加自信起來。

一年後,我回到了國內。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在一個恰當的時機辭職,和老公創業,做起了全屋定製。現在生意還可以,最主要的是每當有困難時,我會想起在美國的那一年,就會覺得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倒我,做起事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人做事情都有一個閾值,當你挑戰過更加困難的事情後,其他的任何事情對你來說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一直以來,就有個想法,講述身邊普通人的職場、創業故事,他們可能沒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沒有腰纏萬貫,甚至還在努力為生活,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的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故事裡一定有悲傷,有溫度,有力量,有觸動你的某些東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故事請私信聯繫我,【小人物·大職場】期待聽到你的職場故事。

相關焦點

  • 剛畢業就月入過萬,是什麼樣的體驗?
    不論在哪個城市、不論什麼年齡段,「月入過萬」都是很多人追求的小目標,真的存在輕鬆就能月入過萬的工作嗎?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剛畢業就月薪過萬,是種怎樣的體驗?」機械學科的博士畢業,進了世界500強企業,也就這水平了。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搞科研。畢業後發現本科畢業就出來上班的同學,在同級別城市的都比我收入要好得多。
  • 4年買房買車,「90後」大學生夜市擺攤月入2萬
    後大學生擺夜市月入2萬」的話題直衝同城熱搜第一位這個一夜之間火了的杭州90後大學生是來自江西的29歲姑娘,趙靜。大學剛畢業就開啟全職夜攤生涯這一逛,就讓靜靜與喬司夜市結下了不解之緣,隔天靜靜就開始打聽攤位租賃,
  • 「我,沒高學歷的90後,在上海月掙2萬」
    提問:一個90後女孩說她在上海月薪兩萬多,也不是高學歷,上海工資真這麼高嗎?一個90後的女孩在上海一個月掙2萬很正常,一線城市更容易賺到更多的錢,低學歷照樣可以。我一個表姐在昆明擺小攤賣早點、小吃,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年掙20萬甚至更多,但也挺辛苦的。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沒有高學歷的90後女孩在上能掙2w多似乎不大可能,但我想說的是,賺錢的能力跟你的性別、坐標、學歷關係不大。
  • 華為前陣子給外派非洲的翻譯開的工資是3萬,中興是2萬...
    最近看了很多分析西語外派工作的帖子,有人分析的頭頭是道,有人滿腹委屈,也有人頗為自豪。一時間感概良多。從2010年2月外派到赤道幾內亞,去掉休假的時間,自己也算在這個非洲小國呆了快3年的人了。因為我們的母語並不是西語,所以作為翻譯被外企外派到西語國家的機率很小,他們會直接在當地找會講英語的,我在赤幾見過幾個美資石油企業外派來的中國人,都不是翻譯這個崗位的,他們的待遇確實讓人刮目相看,3個月回國一次,3餐都是自助餐,還配甜點、水果,住單間,基地裡有健身房,還經常組織各種PARTY,周末活動什麼的。有水平的可以出國後嘗試跳槽.
  • 山東「90後」夫妻蒸饅頭月入2萬 一天出鍋5千個
    最近,一組蒸饅頭創業月入2萬多元的照片在網上熱傳,讓聊城市茌平縣一對兒「90後」小夫妻汪偉、張尹成了名人。他們去年開始了自主創業之路,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近日,記者來到茌平縣賈寨鎮政府駐地,聽這對年輕夫妻講述他們的創業故事。
  • 00後都月入10萬了,90後月收入多少才算正常?
    圖:網絡   前幾期的奇葩大會有個00後小姑娘說自己現在已經月入10萬了,作為90後的我,真覺得自己在掙錢方面是個廢物。   人比人就是氣死人,00後都已經月入10萬,那90後月入多少才算正常?   為了搞清楚90後工資多少才算正常?
  • 愛國留學生:澳大利亞警察盤問我哪兒搞來的中國國旗,我說拼多多
    「我在拼多多買的。」我回答,「國內買好以後,我帶到澳大利亞。」我並沒有騙他。發起遊行時,我在群裡留了個二維碼,希望有人有能力的話,能捐款資助一點兒。我一共收到了幾千元人民幣。我花了其中1000多元,在拼多多上把國旗等全部物品買回來,運到澳大利亞;剩下的錢我都捐款捐掉了。我還把捐款證書的照片給了澳國安人員看。
  • 從HR到自由職業者,90後生涯規劃師教你如何月入3萬
    ,一個愛折騰的90後,現在是一名自由職業狀態的生涯規劃師了,學員們都親切的叫我小薌老師。 後來,我以最快的速度報了名,3天的基礎班課程後,我通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找到的自己人生中第一位生涯諮詢的來訪者。 之後,我開始投入到生涯規劃領域:1.每個月做10—15個諮詢。2.讀完了古典老師,以及課上推薦的生涯規劃的相關書籍,還有優勢相關的書。
  • 靠修鞋月入2萬,鄭州90後小夥畢業後成修鞋匠,客源來自全國各地
    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文 左冬辰/圖提起90後,就不得不說他的「叛逆」,而這「叛逆」的背後,也有他們的堅持。在鄭州,就有一個90後大學畢業生,不顧家人反對,自學成了修鞋匠。單憑著這門手藝,一個月能掙20000多元。目前還有了學徒。
  • 探訪甲子鎮停車場:開車90分鐘 可停2萬多輛
    探訪甲子鎮停車場:開車90分鐘 可停2萬多輛 來源:人民網-海南視窗  馮星、王海雲  2015年11月05日21:00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11月5日電 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違法處理大隊電動自行車
  • 留學遊學行前必看的美國法律常識
    美高畢業的學生似乎更能受到美國名校的青睞是赴美留學低齡化的一個驅使,有條件的家庭就會選擇出國讀高中,這些留學生群體通常為13到19歲、家庭條件較好的青少年,在國內備受父母的寵愛,出國後常常因為自己的無知和任性做出觸犯美國法規的事情。我們常常說出國留學也要入鄉隨俗、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但是近年來關於中國留學生綁架、虐待同學、違規駕駛、言論恐嚇的新聞屢有報出。
  • 在美國開車被警察pull over是什麼體驗?
    在美國開車被警察pull over是什麼體驗?我來給大家找點樂子吧,這裡有一些非常奇葩的超速理由,都是由真正的警察在非死不可上分享的。1,一個醉漢尿了自己一身,然後和警察說他懷孕了,已經破水,正在自己開車趕往醫院。2,「女士,你超速了。」「我是一個女巫,我要詛咒你!」「太晚了,我前妻已經詛咒過了,這是你的罰單。」3,「警察叔叔,我以為101的意思是限速101英裡每小時。」
  • 那些月入2萬元的80、90後,到底做的是什麼工作?當事人說出真相
    對於當下的80後、90後來說,收入應該就是他們最關注的事情之一了。雖然說能夠做到月入2萬的人很少,但是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一些80後和90後可以做到月入兩萬的。這也不是什麼十分稀奇的事情,別說月入兩萬,就算是月入10萬也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比例非常小而已。
  • 美國留學畢業後如何留在美國工作?
    相信不少赴美國的留學生都有畢業後在美國就業的打算,但是如果抽不到工作籤證的話,是沒辦法留在美國的,除了STEM專業可以申請opt延期以外,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留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的途徑! 2、辦理O-1籤證 跟EB1類似,O-1籤證申請人也必 須在科學、藝術、教育、商業或體育領域中具有傑出才能,同時O-1籤證需要僱主支持哦。
  • 90後女孩高中畢業,一路打拼到月入6萬,後來辭職開花店
    有一個90後的花藝師張麗平,她在2012年高中畢業後到上海工作。她說,自己來自農村,小時候就很喜歡《還珠格格》裡面,蝴蝶為香妃而來的場景,所以就對鮮花很有感覺,自己小的時候,就會採花泡澡。當時連地鐵都不會坐,從銷售、前臺,她一路做到財務主管,月薪6萬。
  • 都說90後的月收入過萬,真實的收入看看90後怎麼說?網友談定一下
    都說90後的月收入過萬,真實的收入看看90後怎麼說?網友談定一下1、93年坐標杭州。武漢讀的大學(三流大專)。土木工程。實習的時候做過市政測量員,轉正後做了施工員。一年半後離職了,那時工資從2000到4500。
  • 同學初中畢業月入3萬,我大學畢業月入八千
    像我從小學到高中,成績一直在班裡面都是名列前茅的,從小不管是父母還是鄰居、親戚,又或者是同學們,大家都認為我的成績如此優秀,將來定能有所作為。然而,當我讀完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後,才發現自己混的比不上大部分讀完初中就不讀的同學。有好多同學,初中畢業後就到大城市裡面打工,幾年後不管是在城市裡面買房買車,還是回到鎮上、農村裡面自己創業,都有房有車了。
  • 交行主動提額到20萬 90後小夥:不要!
    金寶有個死黨,90後小鮮肉,大學室友,我們都叫他騰哥,人長的帥不說,這小嘴還能說會道。騰哥畢業之後就回他老家溫州去了,跟他老爹一起打理家裡服裝廠,人生贏家啊! 結果他倒好反問我:「為什麼你非要提額呢?之前交行準備給我提額到20萬,我直接就拒絕了」。 握草,逼都要你裝了,我只能問為什麼了?
  • 90後月薪過萬的中級會計師,活的比一條狗還累!
    對於「城市平均薪資」、「90後每個月收入多少才正常」之類的話題,會計人向來是「不屑一顧」的:自己總在拖後腿,永遠被平均。而對於行業平均薪資,會計人卻冷靜不起來了:難道我是個假的財會人?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90後會計人仍掙扎在貧困線上時,第一批月薪過萬的90後中級會計師已然是同行人中的佼佼者。不同於那些在會從取消後才著手報考初級職稱的同齡人,他們早早意識到了證書的重要性。
  • 90後為學英語背上12萬貸款,月入3000還貸5500
    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月入3000每月還貸5500,90後女生為學英語背上12萬元貸款,初入北京打拼,為何成為「學奴」?想著學好英語,升職加薪,今年25歲的張貝貝憑著一股熱情「咬著牙」報了華爾街英語VIP課程。這一咬確實也讓張貝貝出了不少「血」,36個月的學習課程,需要繳費將近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