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曲線入股,國瓷材料的投資亮點在哪兒?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英才雜誌

作者 | 秦曉鵬

閱讀所需約7分鐘

國瓷材料(300285.SZ)自成立就一直從事電子陶瓷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15年的成長,國瓷材料已經形成了四大板塊,按照下遊用途劃分,分別是電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醫藥材料和其他材料。

其中生物醫療材料板塊的開端是國瓷材料2018年收購深圳愛爾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爾創」),愛爾創本就是國瓷材料的下遊客戶,此舉打通了氧化鋯粉體→氧化鋯瓷塊→機加工間→義齒/牙冠→數位化口腔→愛爾創品牌的種植牙全產業鏈,2019年生物醫療材料版塊的利潤貢獻居四大板塊之首。

2020年,國瓷材料引起了高瓴的注意。在高瓴的光環加持之下,國瓷材料股價漲勢迅猛,而在高瓴無法參與定增之後轉而入股國瓷材料子公司,國瓷材料的投資亮點在哪兒?

高瓴參與鎖價定增卻遇強監管

高瓴放棄認購定增,轉道增資國瓷材料子公司是為了曲線入股還是等待分拆上市?

2020年11月17日,國瓷材料的定增事項終於收到了批覆,這次定增起於6月,中間易稿三次,歷經兩輪問詢審核,波折非常。

2020年2月14日的再融資新規被認為是鎖價定增的強勢歸來,對於戰略投資者、控股股東和控股股東的關聯方來說,9折定增價變成8折,鎖定期也縮短不少。儘管3月20日,證監會以問答的方式補充參與鎖價定增的戰略投資者必須符合「具有同行業或相關行業較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與上市公司謀求雙方協調互補的長期共同戰略協議,願意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較大比例股份」、「委派董事參與治理」等條件,但本著趕早不趕晚的原則,上市公司定增規模仍然有大幅提升。

高瓴資本也抓住了時機,計劃參與包括國瓷材料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最初的計劃是高瓴直接參與鎖價定增。

高瓴本身在醫藥行業的布局就比較廣泛,而且高瓴是松柏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柏」)管理的投資平臺的主要股東。松柏專注於醫療健康消費領域尤其是牙科領域的投資與運營,和高瓴在醫療健康領域也是獨家戰略合作夥伴。

戰略投資者的認定本就不是定量的東西,非公開發行預案中高瓴和松柏還給出了有意展開戰略、商務方面的緊密合作,甚至是對國瓷材料的牙科子公司愛爾創進行投資這些有利於戰略投資者認定的條件。

不過,2020年7月23日,同樣是高瓴打算戰略入股的凱萊英(002821.SZ)公告修改定增方案,鎖價最終改為詢價,原來是高瓴作為戰投包場也變成了向不超過35名合格投資者定增,這一變更被認為是戰投參與鎖價定增的通道被關閉。

終極方案是,參與定增的只有原方案中的張曦,也是國瓷材料的實控人,高瓴放棄參與定增,轉而和松柏一起投資國瓷材料的全資子公司愛爾創。從第一次發布非公開預案到退出定增,國瓷材料股價最高上漲超過70%。

根據投資框架協議,高瓴和松柏以不超過2億元受讓國瓷材料持有的部分愛爾創股權,並且高瓴方和松柏方以不超過5億元增資愛爾創,雙方各出一半。

接下來,高瓴的退出途徑有兩個:其一是國瓷材料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這其中又包括現金回購和發行股份購買。現金回購確實是一個退出渠道,不過概率不大,現金回購可能會發生在愛爾創業績達不到預期,而此時如果沒有關於回購義務的約定,定價將會是一個難題。

也可以選擇通過發行股份購買高瓴和松柏持有的愛爾創少數股權,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如果高瓴在取得愛爾創股權後一年再把這部分股權賣給國瓷材料,獲得國瓷材料的股權,鎖定期為12個月,而如果不足一年,鎖定期為36個月,也就是說,最快的退出方式需要兩年時間,比直接參與定增多半年。而如果採取換股方式,高瓴繞過監管曲線入股國瓷材料的意圖就如同司馬昭之心,非公開發行收購愛爾創的少數股權又需要證監會的批准,顯得空子鑽得有些明目張胆。

其二是分拆上市,按照高瓴以往的投資風格,加上松柏在牙科領域的投資和運營,其看中愛爾創可能多過國瓷材料,分拆上市也符合各方利益。

成長與風險

短期業績增長看催化材料,長期看MLCC粉體

電子材料是國瓷材料的壓艙石。這一板塊包括MLCC粉體材料和電子漿料、納米級複合氧化鋯、氧化鋁粉體材料。其中MLCC粉體材料是國瓷材料的基本盤,其核心工藝—「水熱法」製備納米碳酸鋇顆粒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局面,佔據國內MLCC陶瓷粉75%的市場份額。

MLCC粉體的下遊是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即MLCC,這種元器件被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智能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縱觀過過去MLCC行業的發展,最核心的驅動因素在於終端市場的產品迭代和需求升級。

比如手機領域,iphone5S的單臺MLCC使用量為400顆,iphoneX的使用量已經增長至1100顆,預計5G版的會使用到1500顆,每一代新機的MLCC用量都會提高10%~20%;汽車領域純電動汽車所需MLCC數量是傳統內燃汽車的5-6倍,混合動力車所需MLCC數量是傳統內燃汽車的3-4倍,並且現在汽車電子化程度要求更高,單車每年MLCC增長在200顆/車。

MLCC的市場空間是有的,所以國瓷材料的下遊客戶風華高科(000636.SZ)、三環集團(300408.SZ)都在2020年宣布擴產。不過擴產的一大背景是,後進入者三星電機低價競爭,通用型MLCC價格長期陰跌,日本巨頭高端產能受限,主動停產中低端產品轉向車用高端產品,才釋放出空間。

國瓷材料的產品既有內銷也有出口,高端產品的特點是薄介質、高層數、小尺寸、大容量、高可靠性,這也要求在不影響介電性能的基礎上更加微細化。國瓷材料在通用類MLCC用粉體上基本實現替代,但在高端超薄MLCC領域還相對薄弱,國瓷材料在機構調研時也稱在很多方面尤其是質量穩定性以及技術沉澱方面很難超越日本的巨頭,技術能否突破是提高國瓷材料提高全球市佔率的關鍵。

催化材料板塊目前在公司業務佔比很小,不過毛利率較高,接近60%。而且上半年國六標準逐步落地,環保標準提高,尾氣治理趨嚴,這一板塊的收入大增74.3%。雖然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但燃油車退出尚需一段時間,而且這個板塊的主要子公司王子陶瓷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不到1%,仍有較大空間。目前王子制陶正在擴產,這會是國瓷材料短期的業績增長點。

其他材料裡陶瓷墨水比較成熟,市佔率也相對穩定,和道氏技術共同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另外,高端氮化矽陶瓷球已經量產,通過了認證,國內也尚未有能力競爭的企業,同樣也是國產替代的邏輯。這一板塊收入佔比雖然高於20%,但不屬於公司的核心業務。

總體來看,即使沒有愛爾創,國瓷材料受益於國產替代以及集中度提升的邏輯也很明顯。

相關焦點

  • 戰投鎖價定增不通 高瓴堅持「曲線」入場國瓷材料!
    戰投鎖價定增不通,高瓴堅持「曲線」入場國瓷材料! 摘要 【果然真愛!戰投鎖價定增不通 高瓴堅持「曲線」入場國瓷材料!】9月15日晚間,國瓷材料(300285)披露修改後的定增方案。
  • 松柏投資與國瓷材料、高瓴懿成籤署戰略協議 將與愛爾創在牙科修復...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張敏6月18日,國瓷材料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並引入高瓴懿成作為戰略投資者,後者將參與認購此次國瓷材料的定增募資。根據本次定增方案,國瓷材料與高瓴懿成及其戰略合作夥伴松柏投資籤署附條件生效的戰略合作協議。記者從松柏投資處了解到,公司與山東國瓷材料、珠海高瓴懿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高瓴懿成」)宣布戰略合作,將共同在牙科修復領域展開緊密合作。
  • 國瓷材料擬定增不超15億元加碼主業 引入戰投深耕牙科修復領域
    引入戰投深度拓展牙科材料領域本次國瓷材料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有2個,其一是公司董事長張曦,另外一個是珠海高瓴懿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高瓴懿成」)。定增預案顯示,張曦擬出資8.55億元認購股份,高瓴懿成則將出資6.45億元。
  • 大佬持倉之國瓷材料:長期看未來或幾十億利潤僅對應三百多億市值
    睿遠、高瓴、朱少醒等頂級投資大佬為何都鍾愛國瓷材料?我們在公司在19年年報的幾個關鍵詞裡可見一斑:「以生物醫療材料和精密陶瓷結構件為重點培育方向的產業體系。」「營收破百億」「再造一個新國瓷」的戰略目標。對應以國瓷材料的業務毛利率結構,這樣的規劃是對應未來幾十億的利潤。以現在300多億的市值看,如果發展順利這樣的估值也是不貴。
  • 證券之星 大佬持倉之國瓷材料:長期看未來或幾十億利潤僅對應三百...
    睿遠、高瓴、朱少醒等頂級投資大佬為何都鍾愛國瓷材料?我們在公司在19年年報的幾個關鍵詞裡可見一斑:「以生物醫療材料和精密陶瓷結構件為重點培育方向的產業體系。」「營收破百億」「再造一個新國瓷」的戰略目標。對應以國瓷材料的業務毛利率結構,這樣的規劃是對應未來幾十億的利潤。
  • 高瓴加碼大健康產業布局 三祥新材「跟風」計劃含金量幾何?
    嘉和生物IPO前共獲得了4輪融資,吸引了包括高瓴資本、淡馬錫、啟明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嘉和生物招股書顯示,高瓴資本麾下HHJH and HM Healthcare持有其35.49%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 國瓷材料深度解析:陶瓷粉體龍頭,千億市場再騰飛
    公司當前已經形成電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醫療材料和其他材料四大業 務板塊,下遊產品覆蓋電子、生物、新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公司以核心陶 瓷粉體材料為出發點,通過核心技術材料打破國外壟斷,通過外延併購打造陶 瓷新材料平臺企業,不斷延下遊應用領域。
  • 高瓴資本入股 海正藥業完控瀚暉製藥
    而此前作為瀚暉製藥股東的HPPC(高瓴資本旗下的基金控股)則通過重組交易間接入股海正藥業,持股比例超過5%,這意味著高瓴資本將成為海正藥業的間接股東。高瓴資本擅長投資生物醫藥、消費、企業服務、TMT四大行業。今年以來,高瓴資本多次加碼生物醫藥領域,先後參與了凱萊英、凱利泰、健康元等公司的定增項目,引人注目。
  • 擬158億入股6% 高瓴資本躋身隆基股份第二大股東
    (原標題:高瓴資本擬158億入股隆基股份 躋身第二大股東)
  • 高瓴資本158億高位入局,隆基開盤漲8.18%股價再創新高|高瓴資本|...
    數據是個寶數據寶炒股少煩惱雨露均沾,繼入股信義光能和通威股份之後,高瓴資本這次重金入股了隆基股份。根據之前高瓴在光伏板塊入股的兩隻股來看,通威股份自12月9日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高瓴資本入股後,10日股價大漲8.65%;截至12月18日,股價累積漲幅達到18.28%。
  • 海正藥業擬斥資45億元收購瀚暉製藥,高瓴資本將間接入股上市公司
    消息面上,7月20日晚間,海正藥業公告稱,通過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向HPPCHoldingSARL(高瓴旗下的基金控股)購買瀚暉製藥有限公司49%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交易完成後,海正藥業將「完控」瀚暉製藥,高瓴資本則將間接入股海正藥業。
  • MLCC概念股集體走強 國瓷材料漲超4%
    MLCC概念股集體走強 國瓷材料漲超4% 2020-04-07 14:47:19 來源:證券時報網 編輯: MLCC概念股集體走強,截至發稿,風華高科漲超7%,三環集團漲超5%,國瓷材料漲超4%。
  • 「投資讓世界更美好」,高瓴發布首份價值投資影響力報告
    11月17日,高瓴正式發布《高瓴資本集團可持續性價值投資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回顧了高瓴自2005年成立以來圍繞「可持續性價值投資戰略」作出的探索與努力,以及為投資人、被投企業、員工、社區、環境等多個利益相關方帶來的超越財務價值的積極社會影響。
  • 財說|高瓴資本近22億入股,健康元真能成為吸入製劑龍頭企業?
    高瓴在A股市場「掃貨」早已不是新鮮事。只是這次的對象是健康元令人有些捉摸不透。健康元的業務相對複雜,除涵蓋傳統保健品業務以外,旗下還擁有A+H上市公司麗珠集團(000513.SZ,01513.HK)。市場普遍認為,此次高瓴瞄準的是健康元在呼吸領域的布局。高瓴買的划算嗎?
  • 高瓴資本看中的醫藥醫療領域十大黃金賽道和22隻優質個股(收藏)
    五、口腔牙科賽道國瓷材料(300285)國瓷材料是一家專業從事新材料領域,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涵蓋電子陶瓷介電材料、結構陶瓷材料、建築陶瓷材料、電子金屬漿料、催化材料等。此外,公司與珠海高瓴懿成、松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公司在齒科領域進行深度拓展。高瓴、松柏與被投企業在醫療服務、生物醫藥、先進位造、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器等領域 有廣泛的布局,與國瓷材料在氧化鋯義齒、數字口腔以及電子材料等業務領域有較高的協同效應。
  • 高瓴張磊投資十年造就洗衣液一哥,江小白是下一個「藍月亮」?
    每當騰訊、京東、美團、百度、格力等經典投資案例被提及時,那句「做時間的朋友」,以及高瓴資本投資的基礎思維和重要決策標準,使得張磊成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在中國最好的詮釋者之一。這幾天,張磊的一個經典投資標的在資本市場得到了回報。
  • 高瓴張磊:憑恩師給的3000萬美金創業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2005年,創業伊始,他就投資了騰訊,當時騰訊市值不足20億美元,如今騰訊市值已經超過了1900億美元,他依然持有騰訊股票。入股京東,帳面收益翻40倍。他,是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創始人張磊。張磊的履歷金光閃閃,際遇和能力讓人羨慕。他投資的企業在各自行業都是數一數二,如騰訊、百度、京東、去哪兒、藍月亮、美團、萬得資訊、滴滴打車等。
  • 被高瓴資本收購 百年威士忌羅曼湖成立中國總部
    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已完成對蘇格蘭羅曼湖集團(Loch Lomond Group,下稱「羅曼湖集團」)收購。這樁交易並不廣為人知,但在酒類細分領域威士忌品類裡,卻是一筆大買賣。2019年9月18日,這家擁有500年歷史的英國威士忌酒商於亮相於上海。
  • 高瓴張磊投資不靠運氣和豪賭,靠的是什麼?
    01 「高瓴效應」再現 此次投資隆基已經是高瓴資本在新能源領域的第四次出手,且都集中在今年下半年。由此可見,高瓴資本的投資戰績確實優異。 今年以來,高瓴資本通過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入股多隻A股標的,2月16日,凱萊英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約23.11億元,發行價為123.56元/股,全部由高瓴資本以現金認購。
  • ...迪瑞醫療控制權或易主華潤集團;高瓴資本擬超8.3億美元入股京東...
    「韌性」十足開源證券發布最新研報指出,4月以來,地產投資快速恢復、「韌性」十足。主要投資活動中,地產投資增速逐月抬升、呈現出較強「韌性」;截至7月,地產投資當月同比增速達11.6%,前7個月累計投資已恢復增長至3.4%。地產投資「韌性」的來源及持續性等,或將是影響下半年宏觀經濟走勢的重要變量。竣工交付邏輯、新開工等對地產投資的支持,有望延續至3季度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