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據澎湃新聞報導。12日中午,天津一67歲男子劉某持刀在一交叉路口行兇,導致兩名過路女性遇害,一人死亡一人輕微劃傷。男子已被警方控制,關於是否是無差別行兇,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67歲男子持刀襲擊路人,致一死一傷
事情發生在和平區營口道和貴州路的交叉處,天津市第一中學在附近。據視頻畫面顯示,一名身穿藍色條紋短袖襯衣、白色褲子的老人持刀對過路的兩名女性進行了攻擊。
據悉,老人是在路口處突然掏出一把刀子刺向了過路行人,導致兩名女性一人死亡一人輕傷。隨後,救護車警車均趕到了現場,男子已被警方控制。
老人被控制時,警方將其攜帶的刀具沒收後,有人詢問:&34;,他回答說,&34;。
隨後,傷人男子被警方帶走。男子行兇是否屬於無差別傷人,正在調查中。
據了解,行兇老人67歲,是天津本地人,行兇地點在天津市第一中學附近,據悉,他所攻擊的兩名女子均不是天津市第一中學的學生。
無差別行兇,砍傷10人
今年6月4日,福建莆田市某村一超市內發生了一起命案,現場有10名群眾被刺傷,其中有2人當場死亡,1人搶救無效死亡。
隨後,警方在案發附近捉獲了嫌疑人張某,張某今年35歲。據悉,張某和所砍傷的人並未發生過衝突,他的行兇目標也沒有針對性,&34;,被砍傷的人都是在一商店門外休息的人。
男子疑似喝酒賭博輸了50塊錢,而據張某的工友表示,當晚沒看出他有何異常,也沒看到有刀,9點半左右,他表示要出去買煙,隨後就發生了無差別行兇事件。
什麼是無差別殺人呢?
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日本,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沒有仇怨,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在作案現場見誰殺誰的殺人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預謀的,殺人的手段一般也是有預謀的,只是作案的對象是隨機的。作案目的通常是為了報復社會。
無差別殺人案的受害者往往和殺人者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但依然遭到了傷害,可以說是十分無辜。只因為殺人者扭曲的心理,報復社會、仇視社會的態度,就導致無辜的路人受到牽連。無差別殺人事件造成的影響也十分惡劣,會一定程度傷引起社會民眾的恐慌。
無差別殺人案可以被預防嗎?
面對無差別殺人案,有兩種預防機制,一種是短期內的&34;人員監控加重點場所監控。特殊人員即情緒出現不正常想要自殺並報復社會、和他人發生糾紛但未能好好解決以及有精神障礙的群體,面對此類特殊人員,家人及朋友應及時關注開導,也可對其進行人身監控。
重點場所監控即加大對重點區域及公共場合的警力,加強防護,避免此類場合出現大面積無差別殺人案。
另一種是長期的預警機制,即完善心理疏導。社會上可建立公益性心理疏導機構,讓有心理問題的公眾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及時改善。對於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人員,需要建立檔案,進行跟蹤調查。從而減少可能出現報復社會極端思想的人群。
我們與無差別殺人案相遇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從源頭上杜絕也是難以實現的。現實生活中,我們與惡的距離就近在咫尺,因此更需要時刻警惕,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