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港股收市後,工商銀行率先於港交所網站上發布2019年報。工行2019年實現淨利潤3134億元,比上年增長4.9%。這也是工商銀行自2014年以來最高利潤增速。
wind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工行(601398/1398.HK)年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01%、0.48%、0.4%、2.8%、4.06%。
工行2019年營業收入7760億元,增長7.0%,其中,利息淨收入6069億元,增長6%,非利息收入1691億元,增長10.8%。營業費用2078億元,增長7.0%,成本收入比25.79%。所得稅費用784億元,增長6.4%。
其他核心數據,工行全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790億元,增長10.7%。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至1.43%,資本充足率上升1.38個百分點至16.77%。
工行2019年平均總資產回報率1.08%, 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13.05%。實現撥備前利潤5707億元,增長6.9%。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提升23.56個百分點至199.32%。
這也是陳四清執掌工商銀行來首份年報。2019年5月20日,原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出任工商銀行董事長;原工行董事長則在1月辭職,後出任證監會主席。
工行年淨利潤超過3100億元,相當於每天淨賺大約8.6億元,毫無疑問依舊是國內最賺錢的上市公司。
國內市值最大的公司,卻並不是工商銀行。截至3月27日收盤,工商銀行市值為18569億元人民幣,遠低於阿里巴巴集團(BABA.NYSE)。近年市值最高公司一直是阿里巴巴集團,至3月27日美股開盤前,阿里巴巴市值為5240億美元,大約為3.6萬億元人民幣,接近工行市值兩倍。
阿里巴巴完整財年是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跨年度。不過根據季報數據,在2019年自然年,阿里巴巴總收入為3768億元,總淨利潤達到1721億元,而工行淨利潤是阿里巴巴大約1.8倍。
至3月27日,工行市盈率為6倍,市淨率為0.77倍,早早「破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