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視力減退看東西不清晰,經醫生診斷為白內障建議手術治療,但很多老年人因為恐懼心理或認識誤區拒絕手術,結果延誤了治療。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眼科專家提醒,對於白內障老年人一定要走出認識誤區,不到等到白內障「」熟透」了才做手術,防止因出現併發症影響治療的效果。
年過八旬的李奶奶(化名)患有多年的白內障,老人覺得眼睛只要還能見點光,就還能用,一直沒做手術。不久前,老人突然感覺看東西亮堂多了,視力變好了,可是眼睛卻很疼,後來症狀越來越重,這才去醫院眼科就診。經檢查,老人的白內障十分嚴重,晶體核像鑽石一樣堅硬,竟然掉在了眼後部的玻璃體內。經過手術治療,老人術後視力得到了提高。
據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劉平介紹,我們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機一樣,晶狀體就是照相機裡的鏡頭,晶狀體由於某些病因造成了混濁,就是白內障。引起白內障的病因很多,如年齡的原因、藥物、外傷、代謝性疾病等,而衰老是最常見的病因。
劉平介紹,晶狀體由孩童時期的透明狀態逐漸發展到老年時期的混濁狀態,是一個自然的老化過程,紫外線暴露、不良的飲食結構、糖尿病等代謝異常均可導致白內障提早發生。食用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新鮮水果蔬菜可延緩白內障的發展,但世界上沒有藥物能治療白內障,讓混濁的晶狀體變成透明。
「白內障從初期發展到成熟期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早期的白內障如果不影響生活質量,可以定期複查,但晶狀體的混濁發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影響生活質量就應該手術治療,如果任其發展,晶狀體會膨脹體積變大,引起繼發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併發症,手術的難度和風險性也明顯增加。」劉平說,臨床上認為視力低於0.5即可考慮手術治療。現在白內障的治療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老年人要走出認識誤區,及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