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心願,然而卻並不是每個人孩子都能夠如家長的願成龍成鳳。畢竟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社會的各方努力,特別是家庭教育,早就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孩子的教育早就是拼爹拼媽的時代了。
濟公扮演者陳浩民在有了孩子之後,也逐漸的將自己的事業重心轉移到了家庭裡,對幾個孩子的教育很是上心。
無意中翻看他老婆的微博,看到一條曬娃日常:
「全校優秀學生頒獎典禮,恭喜雅薷,以你為榮……加油小妞。媽媽永遠是你們的鐵粉,2019繼續保持,戒躁戒躁(看你拿獎,比看爸爸拿獎更加激動,莫名感動)。」
雖然是已經有點久的消息,但當時7歲的女兒已經連續跳級,當同齡的孩子還是剛上一年級的小豆包時,她已經因為成績優異成為了三年級的學生。所有的表現也十分搶眼,鋼琴、繪畫樣樣精通。
當時4歲的兒子更是讓很多人驚訝。他在學習上也有著驕人的天賦,滿屋子都是他的獎狀。
陳浩民上輩子是拯救了銀河系嗎?每個孩子都那麼優秀,但了解之後才知道。其實這些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是陳浩民老婆的煞費苦心。
她用巨資買下學區房,只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她每天除了帶四個孩子,還會給他們最好的教育。
在某次採訪中主持人問蔣麗莎:「孩子作業的是非常磨蹭,你有什麼樣的方法?」她直言不會去呵斥孩子,這樣孩子會做得更不好。因為孩子會害怕,思維就會像一隻小刺蝟一樣縮起來,不能發散了。
後來她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辦法,就是在孩子心情很愉悅的情況下,跟她聊天,告訴她關於寫作業的事情。向她提出:「媽媽希望你儘量不要擦,告別你的橡皮擦。你寫的字好跟不好,媽媽都完全不在意,但媽媽會非常在意你寫字當下的態度。」
蔣麗莎在採訪中提醒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長時間地去陪伴和引導,不要認為任何事情給孩子說一次就解決了,那是不可能的,同時也要採取相應的獎勵機制。
昨天蔣麗莎又更新了她的微博,在綠洲上寫下他們宅在家的日常——自製麵包!還配文稱「每天在家都提高不少生活技能!」
做父母是一生的修行,需要我們的智慧。
疫情嚴重,宅在家的這些日子裡,不妨放下手機,多陪陪身邊的孩子。
和孩子一起玩玩遊戲、做做手工,一起下下廚和孩子一起完成他的寒假作業,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孩子一起看看書,如果孩子太小,那就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一起看看紀錄片,提高孩子的審美,也能幫助孩子提高環保意識。如果不知道看什麼,可以移步看看我之前的推薦魚缸釣魚、雲喝酒、隔窗喊話……這個春季宅在家,你怎麼陪娃娃
和孩子宅在家,看紀錄片是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
【今日話題】宅在家的日子,你都陪孩子做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