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過程中容易出現的10大意外

2021-01-21 網易親子



1.羊水栓塞

所謂「羊水栓塞」就是大量羊水進入孕婦的血液中,造成栓塞現象,並大量消耗掉凝血因子,造成凝血功能障礙,使產婦發生休克及大出血,甚至死亡。由於這種情況幾乎無法事先預防或預知,使產婦的死亡率高達80%。

當產婦發生羊水栓塞時,如果醫院沒有充足的鮮血供應,即使輸入大量凝血因子,也會因大量羊水進入血液中而被消耗掉。因此,醫師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給媽媽輸入大量新鮮血液,有的還會切除子宮,但即使如此,也常常無法減弱這種血流不止的現象或循環功能的衰竭。

2.妊娠高血壓症候群

如果婦女在懷孕的過程中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或其中的兩種症狀時,就被稱為「妊娠高血壓症候群」,那些孕前沒有高血壓,但在懷孕20周開始出現上述症狀時,就可以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症候群」。

當孕婦血壓太高時,會造成意識模糊、肝臟腫大、眼底出血、肝功異常、大腦病變等等,嚴重時會產生子癇,進而威脅母嬰生命。此時,醫師常常迫於形勢而提早協助孕婦將胎兒產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會先考慮催產,如果時間緊迫或催產無效,會立即施行剖宮產。

在治療方面,除了提早分娩外,醫師會建議孕婦要多臥床休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以減輕水腫,儘量身處安靜的環境中,服用適當的降血壓藥物等。目前有研究認為孕婦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每天50-100毫克)或大量的鈣(每天2克以上)可能有預防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的作用。

3.胎兒缺氧窒息

這就是所謂的「胎兒窘迫」,是指通過胎兒的心跳變化判斷出他有缺氧或不舒服的現象,也就是當胎兒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到一定程度時,胎兒的心跳就會變慢。

「胎兒窘迫」可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例如:胎兒心跳變快、變慢、心率變化小、羊水裡有胎便,缺氧的原因主要有臍帶受到壓迫、子宮收縮太強、胎盤功能不好、臍帶繞頸、破水太久而沒有羊水等等。由於胎兒發生窘迫,其心跳會發生變化,所以,醫師會用胎心監護儀來觀察胎兒心跳的變化。正常的胎兒心跳應在每分鐘120-160次,並呈現上下波動的曲線。如果胎兒心跳每分鐘超過160次或低於120次,都提示胎兒存在宮內缺氧的情況。

當然,也不是每個胎兒心跳變慢都屬於窘迫,有的窘迫只是短暫的,很快就可恢復,醫師只須給產婦吸氧、輸注大量液體,或讓媽媽側躺就可以改善狀況了。萬一出現嚴重的胎兒窘迫,會危害到胎兒的生命時,醫師會採取措施,讓孩子儘快出生。

4.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絕大多數發生在準媽媽懷孕28周之後,會伴隨出血現象,其特點是無痛性出血,常發生在半夜,醫師通常要依靠超聲波檢查來診斷,不過,有時候連超聲波都檢查不出。由於胎盤蓋到了子宮頸口,當胎兒要從子宮頸口出來時,一收縮子宮頸口就會擴張,一擴張就會與胎盤剝離而出血,大部分孕婦不會感到疼痛,但是,出血量卻是一次比一次多。

「前置胎盤」又可以分為四大類型:完全型、部分型、邊緣型及低位型。除了完全型和部分型前置胎盤的孕婦需要剖宮產外,邊緣型和低位型前置胎盤者可以考慮自然分娩。不過,出血量如果非常多,多到威脅了媽媽的安全,醫師都會施行剖宮產,並且儘量不安胎。因此,建議有前置胎盤的孕婦一定要多臥床休息,少活動,儘量不要憋尿,這樣才能稍微控制出血。

5.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剝)」是非常難以診斷的一種情況。因為胎盤通常應該在胎兒出生後才與子宮分離,但「胎盤早剝」卻是胎盤在胎兒尚未出生前就已經剝離了。由於胎盤是胎兒營養和氧氣的來源,所以,胎盤一旦剝離後,就沒有氧氣輸送給胎兒了,胎兒會馬上出現缺氧現象。

「胎盤早剝」的最大特點是出血,並有劇烈腹部疼痛。如果發生在分娩的過程中,這種疼痛和分娩的疼痛混合在一起,會使醫師難以診斷;如果發生在孕期33-35周時,由於已經有很明顯的疼痛,而且整個子宮變得硬邦邦的,所以,醫師可以使用一些儀器和手段來決定是否需要緊急處理。

「胎盤早剝」常常和孕婦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前置胎盤有關,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確。醫師除了靠母體羊水是否帶血來判斷外,有時還得靠超聲波檢查及臨床症狀來診斷,例如:胎兒是否有心跳的明顯變化?即使不是胎盤早剝,但胎兒心率明顯變緩,醫師也會儘快施行剖宮產,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6.早期破水合併感染

以往認為孕婦破水24小時後,胎兒容易有感染現象,現在則認為破水18小時後,胎兒的感染機會就會增高。那麼產婦破水是否一定要施行剖宮產呢?其實,只有在胎兒已經有感染跡象,而又無法很快經陰道娩出時才需要手術。總之,應以儘快生下孩子為原則。

一般情況下,產婦開始出現發熱、心跳加快、羊水有異味、肚子有壓痛、血常規 檢查有白細胞明顯上升現象時,就能夠判斷出胎兒已有感染跡象。如果產婦破水達48小時,又出現了感染時,醫師會建議使用抗生素,並採取適當方式協助胎兒儘快娩出。

如果胎兒已嚴重感染卻無法立即生出時,醫師會立即為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不過,如果胎兒已經感染,即使通過手術分娩出來,仍很危險,在新生兒階段就很可能存在很多問題,甚至因感染而造成生命危險。

因此,產婦一旦在孕期33-35周發生破水,最好儘快生下胎兒,因為此時胎兒的成熟度已經足夠了,千萬不要安胎太久,否則會增加感染機會。

7.產中及產後大出血

分娩時本來就會出血,例如:胎兒、胎盤娩出後子宮內的出血。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出血量如果超過400毫升,就認為是「大出血」。

如果產婦在產程中大出血,而胎兒仍無法儘快娩出時,醫師通常會考慮產婦的安全而施行剖宮產,然後,再尋找出血點,採取措施止血。

導致產中及產後大出血的常見原因有子宮收縮不好或產道裂傷等,醫師會採取一定的手段來止血,包括傷口縫合、加強子宮收縮或儘量將不完全剝離的胎盤刮乾淨等。

如果在處理後仍繼續流血,就得打開腹腔,將產婦的子宮動脈或某些特殊的大血管綁住,做「血管結紮手術」以減少出血量。如果仍未找到出血點,必要時,只好採取「子宮切除手術」來止血了。

萬一連子宮切除都無效時,就要採取「壓迫性」止血方式,甚至用血管攝影來做血管栓塞性的止血。因此,這種產中或產後大出血一向是婦產科醫師很頭疼的事,因為止血很困難。

8.子宮破裂

20多年前的「子宮破裂」,絕大多數發生於分娩過多胎的媽媽,是由於子宮長期撐開,導致子宮壁被撐得很薄,產婦在強力收縮的時候造成子宮破裂。

近年來的「子宮破裂」則常見於做過剖宮產的準媽媽,在她生產下一胎時力圖自然分娩。不過,此類破裂較多見於「直式剖宮產」,而目前新式的「橫切式」剖宮產較不易發生子宮破裂。

至於子宮破裂的前兆,包括胎兒心跳變慢出現窘迫現象,可從產婦腹部清楚地摸到胎兒的肢體或軀幹。如果產婦的肚子膨脹得很厲害,這是發生了內出血,而且出血量非常大。因此,產婦發生子宮破裂時,醫師的選擇只有一個——儘快施行剖宮產。

9.臍帶脫垂

「臍帶脫垂」絕大部分發生在胎位不正、破水的情況下。如果胎兒的胎位是「足位」,也就是在子宮內雙腳朝下,當一隻腳滑下時,臍帶常常會跟著滑落。如果胎位正常,但胎頭仍沒進入骨盆腔固定,此時如果發生臍帶脫垂的話,胎兒反而更危險,因為母體一旦出現破水,胎兒臍帶脫垂下來,胎頭可能因為往下降而直接壓迫到臍帶,也就是胎兒自己把自己的血液供應阻斷了,這會在3分鐘內造成胎兒極為嚴重的缺氧或死亡。

所以,醫師通常會讓產婦「頭低腳高」地躺著,好讓胎頭或胎兒身體離開壓迫位置,再將手伸入產道內,將胎兒往上頂,使胎兒不要壓迫到臍帶,然後趕緊施行剖宮產。

10.難產

「難產」就是當分娩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胎兒無法順利通過產道娩出。難產不見得是巨嬰造成的,但是,巨嬰的確較容易造成難產。

難產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肩難產」,也就是胎頭出來了,但肩膀卻卡住了。此時,一位醫護人員可從產婦上面幫忙推媽媽的肚子,另一位就幫忙轉胎兒。但是這種處理容易讓孩子產生鎖骨骨折或拉傷孩子的臂神經叢。第二種難產則較少見,那就是胎位不正的產婦嘗試自然分娩,但當胎兒的身體出來後,胎頭卻被卡住了。其後遺症與「肩難產」一樣,都是容易拉傷孩子的臂神經叢,甚至發生皮膚裂傷。所幸這種胎兒的臂神經叢拉傷會通過各種治療復原。

由於難產發生的時候,醫師已經無法為產婦施行剖宮產手術,而90%以上的情況都無法將胎兒推回去,所以,醫師一定要因人而異,想辦法把胎兒擠過媽媽的產道,有時還要故意製造胎兒鎖骨骨折,使胎兒整個肩膀佔據的空間變小,這樣才能順利通過產道。

本文來源:39健康網 責任編輯: 王亞楠_NBJ9832

相關焦點

  • 「出現意外先保我」,產婦分娩時偷偷囑咐,在醫生眼裡卻是無知
    女性在懷孕後身體中的一些激素會發生變化,再加上懷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適就會讓孕婦的情緒變得非常敏感,容易被他人的話語影響,從而變得非常焦慮。這天小靜在上網瀏覽帖子的時候,看到有一位網友提到了分娩發生意外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底下的回覆有不少人都說家裡人更注重肚子裡的孩子,出問題了肯定是保小的。
  • 分娩過程中,出現了"正常需求"怎麼辦?醫生的話讓產婦"放鬆"
    分娩過程中,出現了&34;怎麼辦?醫生的話讓產婦&34;在懷孕期間,產婦可能會出現各種意外狀況,但是在分娩過程中,突然出現&34;這一點,你聽說過嗎?前幾天,有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在生產時的&34;時刻。
  • 一分鐘帶你了解正常的分娩過程,深知女人的不容易!
    懷孕需要一個過程,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從胚胎發育成為一個寶寶也是需要一個過程,同樣的胎兒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那麼分娩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大多數在分娩前羊水破裂的媽媽們會在接下來的12小時內出現宮縮,也有的媽媽會在破水後24小時內出現宮縮,如果破水後24小時還沒有反應就需要採取催產手段了。
  • 「分娩出現意外,保大還是保小」別再被電視劇騙了,醫院自有規定
    「保大還是保小」這個問題已經和「我和你媽都掉水裡,你先救誰」一樣,成為21世紀中國女性最愛問的問題之一了。原因就是被各種電視劇所薰陶,產房外邊,丈夫在焦急地等待,產房裡面,妻子在痛苦的哭喊,這時候護士出來了,問丈夫:產婦出現難產,保大還是保小?
  • 分娩過程有未知性,每個細節要注意,10個因素,可能導致異常分娩
    導語:分娩的過程存在未知性,不過大部分的孕媽媽都是會安全分娩的。分娩的過程中每個細節都要注意,有10個因素,很有可能導致異常分娩。分娩是一種自然過程,但是在分娩的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應該注意。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10個因素,可能導致異常分娩。
  • 「如果手術中出現意外,請一定要保我」,產婦的自保,其實是無知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生兒育女我們每個女性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也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裡程碑,對於我們很多女性來說,如果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得到的同時也會面臨著失去,很多女性在分娩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這也讓很多人對分娩充滿了恐懼和畏懼。
  • 生娃過程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場景,容易讓人「終生難忘」
    導讀:生娃過程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場景,容易讓人「終生難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娃過程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場景,容易讓人「終生難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了解自然分娩過程中的分娩疼痛
    由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將會貫穿整個分娩過程。  尋找一個舒適的體位,在放鬆的狀態下進行深呼吸,可以緩解分娩疼痛。  要對分娩的疼痛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現象,分娩痛是生理性疼痛,一般人都可以忍受。但是生產時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劇痛,如果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你會被意料不到的疼痛打跨。
  • 首例七胞胎孕媽的孕育分娩有多艱辛?回顧過程不免讚嘆:真不容易
    回顧過程不免讚嘆:真不容易生活中,我們看到雙胞胎會覺得好幸福,能夠同時享受兩份快樂;看到三胞胎、四胞胎會覺得很羨慕,甚至嘖嘖稱奇,畢竟能夠同時懷上多胞胎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你不知道的卻是,多胞胎媽媽在孕育和分娩過程中承受了很多「煎熬」。
  • 分娩出現意外,你是選擇保大還是保小?
    來源:百科育兒經(zdploverw) 女人生娃,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從一開始的十月懷胎,再到最後的分娩,可謂是「九九八十一難」。
  • 買菜路上生娃的產婦火了:意外分娩的這些危險,準媽媽可了解
    前幾年還有和這位孕媽情況比較相似的,一名高中生意外懷孕在廁所進行生產,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源於孕媽對於意外分娩的危險一無所知,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孕媽們應該注意自己的預產期。二、除醫院外,意外分娩容易加大什麼風險(一)感染孕媽在分娩的時候,產道打開就相當於將人體內和外界連接上了通道,如果周圍環境不達標,如同廣東這一位在菜市場路邊生孩子的孕媽,周圍的環境嘈雜,細菌遍布,就會導致在生產的過程中發生感染,孕媽產生感染性休克
  • 最有用的50條分娩提醒,讓孕媽輕鬆避開分娩意外,有需要的快收藏
    快到預產期的時候,相信有很多的媽媽都是抱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等待著寶寶的到來,生怕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什麼情況,那麼為此,準媽媽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避開分娩意外呢?2、在分娩後的1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是開奶的最佳時機,媽媽千萬別錯過了。3、在分娩時要放輕鬆,如果使不上勁就找一找大便時候的感覺。
  • 男人只要了解女人分娩的過程,就會明白作為妻子,到底有多不容易
    這句話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女人不光要和孩子在一起相伴十個月,還要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分娩過程才能成為一位母親,而男人只要等自己的妻子生完孩子就成為了一位父親,這也是孩子跟媽媽親近的原因之一。今天,我就帶廣大的男性朋友來了解一下女性生產的整個過程吧,相信我,了解完這個過程,你會更愛你的妻子。曾經有一位男士不服氣說:女人生孩子怎麼可能疼的那麼誇張?
  • 鎮痛分娩會增加分娩過程嗎?打鎮痛分娩3個注意事項
    而現如今有一項技術性,讓女士從痛不欲生的分娩疼痛中擺脫出去,它便是分娩鎮痛。分娩鎮痛 是一種理想化的稱呼,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分娩鎮痛。分娩鎮痛並並不是徹底沒有一切覺得,只是能夠 覺得到子宮收縮,或是輕微的、徹底能夠 接納的痛疼。常選用的,便是椎管內分娩鎮痛,也就是硬膜外麻醉法。
  • 順產生娃時到底是怎樣的過程,助產士演示全過程,真的不容易!
    所以,分娩時到底是要選擇剖腹產好呢,還是選擇順產比較好呢?  其實大部分婦產科醫生都會告訴各位寶媽,順產比剖腹產恢復要快,而且,很少會出現意外感染的風險。其實,對於小編來說,順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顧慮太多了。相信各位寶媽應該都聽過一句話吧,越是緊張越容易出錯。
  • 女人孕育分娩過程中,有哪些看似小事但實則很危險的情況?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整個過程艱辛與快樂並存,這期間有哪些是你不以為意,但實則很危險的情況呢?02堅持順產分娩很痛,痛到足以讓很多堅持順產的媽咪,在分娩一半時選擇「順轉剖」,甚至出現因過度疼痛而跳樓自殺的事件。
  • 孕婦在分娩及產後,若有這3種情況,或許要防止「羊水栓塞」出現
    對於很多有過生產經驗的人來說,可能都知道在分娩以及在產後這段時間是非常的關鍵的,也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尤其是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很可能就會出現像羊水栓塞這樣的意外情況,而這也是這死率比較高的一種。但其實羊水栓塞的發生機率雖然說是非常低的,但是一旦發生卻非常的嚴重。
  • 分娩在即,寶媽需要知道的臨產「十忌」
    寶媽在臨產前最容易慌張 ,緊張會導致精神和身體肌肉都處於緊繃狀態 ,容易亂了分寸,這樣是不利於生產的 ,臨產前有「十忌」寶媽們一定要記住哦!01 忌怕由於寶媽缺乏分娩的生理常識,對分娩有恐懼心理,這種心理狀態不僅會影響寶媽臨產前的飲食及睡眠,而且還可能使身體過早進入待產狀態,因而影響正常分娩。
  • 分娩全過程,建議所有男人看看
    讓我們一起來剖析一下產房自然分娩的過程,滿足一下準爸爸媽媽們的好奇心,也消除你們的緊張和擔心。正常分娩是人們生存繁殖中的一個自然過程,所謂順產即單胎足月產時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藉助於外力而自然生產發現異常,由醫生決定是否剖宮產另外在分娩過程中,胎心監護異常或羊水異常時,助產士也需要報告醫生,醫生行全面檢查綜合考慮後,作出繼續分娩或是改剖宮產。另外,在觀察產程過程中,每46小時測血壓一次,每24小時讓產婦排尿一次。
  • 新生兒最初兩周是最重要的,在適應過程中,最容易出現不適應現象
    新生兒頭部比較大,由於分娩過程中的壓迫會有些變形。頭頂囟門呈菱形,可以看到皮下軟組織明顯的跳動,是頭骨尚未完全封閉形成的,要防止被碰撞。寶寶的小臉看上去有些腫,眼皮較厚,鼻梁較扁,每個寶寶都有些相像。因為胎兒在母體內生活時,呼吸、營養吸收都不用自己管,但是出生後,自剪斷臍帶的一瞬間,呼吸、排洩等生存所必需的事情都要靠自己,這種變化是巨大的,新生兒在逐漸適應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不適應現象,如體重減輕、感染等,這些不適導致新生兒發病多且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