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2020-12-19 護芽媽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帶寶寶的過程中,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寶寶睡著的時候。

只有這個時候,寶寶才會不哭不鬧,周圍環境安靜下來,媽媽就省心多了。而且睡著的寶寶會透露出一種「萌萌」的氣質。

但有的媽媽也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即使在睡著的時候也不「安分」,經常是滿頭大汗,還愛哭鬧。

這就會顯得孩子的睡相有些不同尋常,這時候媽媽千萬不要把這種不同尋常當成可愛,或者有趣的事情,因為這可能是寶寶睡覺異常的表現。

事實上,身體健康的寶寶,睡眠狀態都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比如入睡後很安靜、睡得很踏實、呼吸聲輕而均勻,甚至有的還面帶微笑的表情。

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安穩,說明寶寶將要生病或者已經生病了,媽媽千萬不能忽視。

如果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1) 睡覺哭鬧或者煩躁

有的寶寶在睡覺之前,就喜歡哭鬧,除去生病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寶寶的自身生活習慣。

但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伴隨著哼唧,而且還有抓耳撓臉、搖頭、發燒等症狀,那麼就說明寶寶可能得了中耳炎、溼疹、或者是外耳道炎。

所以一旦寶寶有這些表現,媽媽就要引起注意了,要檢查一下寶寶的耳朵有無紅腫現象,皮膚是否出現了紅斑點。如果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

另外,如果寶寶在睡前和平時不一樣,顯得很煩躁,並且在入睡之後,臉色泛紅,呼吸急促,這很可能說明寶寶發燒了,媽媽要做好應對措施。

2) 滿頭大汗

很多媽媽都發現,自己寶寶在入睡後經常是滿頭大汗,但明明蓋的被子也不是很厚,那麼媽媽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如果寶寶在睡眠過程中,除了滿頭大汗,還有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那麼媽媽就要考慮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一般情況下,寶寶剛入睡時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的同時還伴有「四方頭」、「出牙晚」、「滷門閉合晚」等症狀,寶寶很可能是患上了佝僂病。

3) 咀嚼磨牙

磨牙不光是大人會有,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會發出磨牙的聲音。

一般情況下,媽媽如果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斷地咀嚼牙齒,可能是寶寶得了蛔蟲病,或者是寶寶吃得太多消化不良了。

如果碰到這種情況,媽媽就要帶寶寶去醫院,如果是蛔蟲病就要及時治療;如果是消化不良了,那麼媽媽就要注意,合理地安排寶寶平時的飲食了。

很多媽媽也會反映,自己的寶寶經常是睡一會就醒,擔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實際上,這種情況屬於淺睡眠。淺睡的時候,寶寶表現為會有一些微笑、或者撅嘴,做一些鬼臉,小腿也會一動一動的,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

媽媽不要擔心寶寶這是睡不踏實,實際上寶寶的淺睡狀態就是這樣的,這個時候也不要管他,這樣反而會讓寶寶從淺睡過渡到深度睡眠的狀態。

護芽媽媽寄語:

寶寶輾轉反側,總是鬧覺睡不好,這不僅僅是睡眠質量的問題,也許隱藏著寶寶可能生病的小預警

所以一旦寶寶有這幾種睡覺表現的時候,媽媽要警惕起來,事關寶寶的身體健康,千萬馬虎不得。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還出現過什麼其他的表現嗎?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這4種症狀是在向媽媽「求救」,可別忽視了
    在帶寶寶的時候,媽媽們最期待的就是寶寶能夠安然的入睡,不哭不鬧,媽媽就省心多了。其實,只要寶寶的身體健康,寶寶睡覺的時候一般都比較安穩,但是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哭鬧,滿頭大汗等,說明寶寶即將要生病或者寶寶已經患上了某種疾病了,媽媽可千萬不能忽視,不然影響寶寶的健康,甚至會導致寶寶患上嚴重的疾病,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是寶寶在向媽媽「求救」,媽媽可千萬不要大意,否則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 孩子睡著後的這五個表現,是脾胃「求救」的信號,你接收到了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吃得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這些都是家長比較關心的話題,而這一切的核心都離不開健康,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的長大,然而一些疾病並不難容易發現,尤其是孩子在睡著之後,孩子的一些舉動可能是脾胃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家長能及時發現,並將一些疾病扼殺在「搖籃中」,就能很好的排除潛藏在孩子身體內的各種危險,孩子睡著後,脾胃發出的「求救信號」你接收到了嗎?
  • 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表現,多半是「疾病信號」,媽媽們別大意!
    而且,寶寶睡覺時,老母親們還常常會收到來自娃們的福利:甜蜜的微笑,咯咯咯的大笑,皺眉頭的小委屈,間或還會說幾句聽不懂的「嬰語」,真是覺得又可愛又幸福呀!但實際上,寶寶睡著後有這些表現,多半是「疾病信號」,媽媽們可不要還是覺得是可愛而大意!
  • 孕媽身體出現的這3種情況,是胎兒在向媽媽「求救」,別大意
    導讀:孕媽身體出現的這3種情況,是胎兒在向媽媽「求救」,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媽身體出現的這3種情況,是胎兒在向媽媽「求救」,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懷孕期間,若內褲上有這些信號,可能是胎兒在求救,可別大意了!
    相信有很多的孕媽媽都相信自己與胎寶寶有著莫名的感應,別看這小傢伙在腹中,也別以為就你媽媽能和小傢伙做互動,其實小傢伙有的時候也是在和你打著暗示,只不過是孕媽媽沒有覺察到,或者是不懂這一些暗語罷了。懷孕期間,若內褲上有這些信號,可能是胎兒在求救,可別大意了!
  • 寶寶睡著時的幾種表現,可能是身體難受的「信號」,後一個難察覺
    而碰上如下幾種情況,則需要提高警惕。,顯得十分煩躁,臉頰泛紅,呼吸急促,伴隨有哼唧聲,並且肢體動作豐富,伴有撓耳、搖頭等表現時,可能是有炎症的表現,尤其是感冒後一段時間出現的話,可能是中耳炎。,並伴有流口水的表現,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肚子裡有蛔蟲,這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要是寶寶平時胃口不佳,鼻梁上冒青筋,呼吸時伴有酸腐味,可能是積食引起的脾胃失調。
  • 寶寶如果有這幾種表現,媽媽不要焦慮,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誰知孩子玩具玩煩了就會把書到處亂扔,玩具也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牛牛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就非常生氣。其實寶寶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運動,可以讓寶寶的手腳變得更靈活。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媽媽們不要著急,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呢。
  •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寶寶有這5種表現,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出現任何一個都別大意 1.注意力不集中 寶寶對於媽媽的依戀是天生的,有時候就是光是看著媽媽,寶寶就非常的開心,所以有些寶寶會不自覺的會關注媽媽,在媽媽和自己互動的時候,寶寶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 寶寶睡著以後,這4種表現,家長不要忽視
    兒科大夫不好當,就是因為小寶寶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有什麼不舒服的只能靠醫生猜。其實當家長的對此也很頭疼,畢竟家長可不是專業的,尤其是一些新手寶爸寶媽們,連孩子的尿不溼都換的不熟練,更不要說遇到孩子不舒服怎麼應對了。
  • 媽媽,我該用枕頭了,寶寶這幾種表現,暗示需要用枕頭了
    而剛出生的寶寶,是沒有這個生理性前凸的,由於在出生前,他一直是蜷縮在母親的子宮內,因此,剛出生的寶寶的整個脊柱更像是一條稍微向後彎的C型。脖子處自然是沒有前凸的,要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之中,逐漸形成。由於沒有前凸,因此寶寶不需要枕枕頭,也能呼吸順暢,如果此時貿然給枕頭,反而可能壓迫氣道,造成寶寶呼吸不暢。
  • 1歲內寶寶有這幾種表現,很可能已經發育遲緩了,媽媽別大意
    大家都知道,對於一位媽媽來說,沒有什麼是比寶寶的健康更重要的了,從寶寶第一聲啼哭開始,媽媽們的生活重心就有所偏重,寶寶衣食住行相關的一切都要親自操辦才放心,但媽媽們也不是超人,也會有不知道或者忽視的時候,所以這邊提醒一句,周歲以內,寶寶的這幾種表現媽媽們別不當回事兒,可能是發育遲緩。
  • 孕期常見的五種胎動,出現這三種,多半是腹中胎兒正在向媽媽求救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通常,懷孕到了4個月之後,孕媽就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胎動,而不同的胎動也是寶寶在向媽媽訴說著不同的事情,孕媽需要準確的辨別,以防錯過求救信號。
  • 寶寶吃奶時,出現這3種表現,多半是寶媽你奶水不夠了,別大意
    寶寶吃奶時,出現這3種表現,多半是寶媽你奶水不夠了,別大意我有一個女同事,她在今天的七月份生下了一個男寶。她現在每次和我聊天的內容大多都是關於寶貝的一些事情。這一檢查才知道孩子本身很健康,一切的原因在我同事的身上,是她的奶水不足,導致孩子經常吃不飽,嬰兒吃不飽自然會哭鬧不止了。而我這個同事又是剛當媽媽,餵奶的經驗不足,所以根本不知道孩子一天需要餵多少的母乳,餵完了寶貝吃的夠不夠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寶寶吃奶時,出現下面這3種表現,多半是寶媽你奶水不夠了,別大意。
  • 寶寶「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需提前應對,父母別大意了
    其實只要是在正常範圍之內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出現這幾種表現,那麼就說明孩子發育遲緩。寶寶「發育遲緩」的4種表現,需提前應對,父母別大意了哦一:說話比較晚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一歲左右就可以簡單地發出一些聲音。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1.餵養困難:雖然孩子剛出生時,除了吃就是睡,很難看出來寶寶有異常現象,但是如果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長,仔細觀察,也能看出來,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吃奶時會很困難,這些寶寶不會本能的去吮吸乳汁,在家長引導下也學不會,,另外還有的經常吐奶,流口水,這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家長們在生活中照顧寶寶往往會出現一些現象和問題,最近後臺私信也收到一些家長的問題,我家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路,智力不會有問題吧?寶寶5個月了 ,還不會目光追隨,正常嗎?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
  • 寶寶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出牙期」,家長千萬別大意
    當然,孩子長牙其實是很難受的一個過程,伴隨一些不適的感覺,家長可千萬別大意,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出牙期。小寶寶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他們的「出牙期」鐺鐺是一名男寶,才五個月大。平時媽媽帶鐺鐺的時候雖然有些辛苦,不過鐺鐺也特別可愛活潑,尤其是每次睡醒的時候看到媽媽過來了,總會甜甜地一笑,讓媽媽覺得特別幸福。大多數時候,鐺鐺的情緒都是很平和的,也很少哭鬧,即使是餓了也只是吭嘰幾聲,尤其是夜裡睡覺的時候,睡得很安穩。
  • 常吸菸的人,早上若有5種表現,或是肺在向你「求救」,切莫大意
    肺是我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呼吸器官,它就是其他臟腑的保護傘,肺部是否健康嚴重影響這我們人體健康。在生活中人們有很多的不良習慣,嚴重的傷害了肺部,而肺是一個非常嬌貴的器官,稍不留神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傷,最傷肺部的行為就是吸菸。
  • 這幾種分泌物,是胎兒的「求救信號」別大意
    孕育生命,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在孕期,為了讓肚子裡面的寶寶發育得更加健康,孕媽們想盡了辦法,就希望寶寶更加的健康。不過,在孕期,很多時候,孕媽只要在內褲上發現一些異常的分泌物,就要格外的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是胎兒發出的求救信號,很多孕媽一開始都沒有注意,最後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孩子睡著後有這5種反應,是脾胃「求救」信號,父母要引起重視
    孩子睡著後有這5種反應,是脾胃「求救」信號信號一:睡姿不正確很多寶媽抱怨孩子睡覺時磨人不安分,好不容易哄睡著了也總是踢被子經常翻身,採用各種各樣的睡姿來睡覺,還說那樣的睡姿舒服,偌大的床都不夠孩子翻身睡覺的,家長就很犯愁,殊不知這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