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帶寶寶的過程中,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寶寶睡著的時候。
只有這個時候,寶寶才會不哭不鬧,周圍環境安靜下來,媽媽就省心多了。而且睡著的寶寶會透露出一種「萌萌」的氣質。
但有的媽媽也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即使在睡著的時候也不「安分」,經常是滿頭大汗,還愛哭鬧。
這就會顯得孩子的睡相有些不同尋常,這時候媽媽千萬不要把這種不同尋常當成可愛,或者有趣的事情,因為這可能是寶寶睡覺異常的表現。
事實上,身體健康的寶寶,睡眠狀態都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比如入睡後很安靜、睡得很踏實、呼吸聲輕而均勻,甚至有的還面帶微笑的表情。
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安穩,說明寶寶將要生病或者已經生病了,媽媽千萬不能忽視。
如果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1) 睡覺哭鬧或者煩躁
有的寶寶在睡覺之前,就喜歡哭鬧,除去生病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寶寶的自身生活習慣。
但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伴隨著哼唧,而且還有抓耳撓臉、搖頭、發燒等症狀,那麼就說明寶寶可能得了中耳炎、溼疹、或者是外耳道炎。
所以一旦寶寶有這些表現,媽媽就要引起注意了,要檢查一下寶寶的耳朵有無紅腫現象,皮膚是否出現了紅斑點。如果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
另外,如果寶寶在睡前和平時不一樣,顯得很煩躁,並且在入睡之後,臉色泛紅,呼吸急促,這很可能說明寶寶發燒了,媽媽要做好應對措施。
2) 滿頭大汗
很多媽媽都發現,自己寶寶在入睡後經常是滿頭大汗,但明明蓋的被子也不是很厚,那麼媽媽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如果寶寶在睡眠過程中,除了滿頭大汗,還有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那麼媽媽就要考慮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一般情況下,寶寶剛入睡時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的同時還伴有「四方頭」、「出牙晚」、「滷門閉合晚」等症狀,寶寶很可能是患上了佝僂病。
3) 咀嚼磨牙
磨牙不光是大人會有,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會發出磨牙的聲音。
一般情況下,媽媽如果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斷地咀嚼牙齒,可能是寶寶得了蛔蟲病,或者是寶寶吃得太多消化不良了。
如果碰到這種情況,媽媽就要帶寶寶去醫院,如果是蛔蟲病就要及時治療;如果是消化不良了,那麼媽媽就要注意,合理地安排寶寶平時的飲食了。
很多媽媽也會反映,自己的寶寶經常是睡一會就醒,擔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實際上,這種情況屬於淺睡眠。淺睡的時候,寶寶表現為會有一些微笑、或者撅嘴,做一些鬼臉,小腿也會一動一動的,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
媽媽不要擔心寶寶這是睡不踏實,實際上寶寶的淺睡狀態就是這樣的,這個時候也不要管他,這樣反而會讓寶寶從淺睡過渡到深度睡眠的狀態。
護芽媽媽寄語:
寶寶輾轉反側,總是鬧覺睡不好,這不僅僅是睡眠質量的問題,也許隱藏著寶寶可能生病的小預警。
所以一旦寶寶有這幾種睡覺表現的時候,媽媽要警惕起來,事關寶寶的身體健康,千萬馬虎不得。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還出現過什麼其他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