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萬億巨額壓頂,負債從3%升至55%?這4大現象正席捲中國4億家庭

2020-12-11 財經野武士

華人社會一直流行一句話「有土斯有財」,所以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到港澳臺乃至內地,華人都有儲蓄的習慣。而人口14億的中國內地,過去由於商品經濟不發達,消費觀一向很保守,儲蓄率一直全球第一,2000年之後,中國儲蓄率飆升到了50%,2008年達到歷史高峰51.84%。

正在銀行排隊取款的中老年人

但是由此開始,儲蓄率出現停滯不前、甚至下跌的的現象,一直到2019年,短短十年的時間,中國儲蓄率呈現大坡度下跌,跌落到40%。

雖然全球的平均儲蓄率為19.7%,中國仍然處於儲蓄率高位,但如果儲蓄減去很多人的隱性貸款如花唄、借唄、白條等考慮在內,恐怕不會比全球平均高多少。

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居民的儲蓄率迅速下降呢?

農民正在交易農產品領款

首先,我們來看看幾組數據:目前我國消費信貸的總額已經達到11.6萬億元規模,超出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的房貸餘額是4883萬億元,而且同比增長了12.8%。1996年我國家庭平均負債率為3%,到2019年上升到55%。

所以不難說明為什麼中國人不愛存錢了,為什麼我們錢袋子裡的錢越來越少了。

第一個原因—幾乎全民炒房的熱潮。

有錢的家庭,買房投資賺錢;沒錢的人,也買房自己居住,還要東拼西湊買二套,坐等升值拋售。根據統計,城鎮居民40%的家庭擁有二套房及以上房產。也因此全國的房價轟轟烈烈上漲,今年7月份,全國房屋均價已達到1萬元人民幣以上。

現如今,為了自己以後的發展,為了孩子能夠在大城市上學和居住,在大城市買房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出現「6個錢袋子」供應一套房子的情況,很多家庭從此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貸,這大概是導致中國儲蓄率下降的首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人口老齡化加劇。

我們知道老年人在國民經濟中屬於消費型人口,而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截至2019年底已經佔到全民總數的18.1%,十四五期間我國的老年人口會突破3億人。

因此隨著老齡化的到來居民的消費率會提升、儲蓄率降低,這是全球其他國家走過的老路,中國也循著這個軌跡進行的。

第三個原因—消費主義大行其道。

現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和財富觀已經發生了變化,超前消費在整個國內大行其道,很多商品和服務綁定分期貸款業務,以較低的資金門檻吸引大眾消費。

銀行信用卡和個貸每天電話不斷騷擾大眾,同時借唄、花唄、白條五花八門的各類平臺消費貸,通過手機APP全面滲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鼓動人們超前消費。

很多年輕人無法抵制誘惑,承擔了大額的負債甚至難以償還。根據央行的統計,截止到2019年末我國的銀行信用卡代償餘額已經達到了7萬億。

第四個原因—高利率的資管理財取代了銀行存款。

過去由於理財渠道比較少、理財門檻比較高,辦理理財的流程較為繁瑣,然而在2010年之後隨著智慧型手機和APP的全面普及,簡易的理財APP開始走進大眾的生活。

什麼零錢寶、餘額寶等等產品給出了較高額的利率,吸引了很多人的加入。據統計2019年末,我國銀行理財餘額已經達到23.4萬億元,非銀機構的資管規模也接近52萬億元。

結語

在你看來是誰偷走了老百姓的錢袋子呢?是如今琳琅滿目的消費品,還是年年上漲的商品房,還是結婚以及教育方面大額的投入?

相關焦點

  • 200萬億總額壓頂,是誰「掏空」了錢袋子?5大現象席捲了4億家庭
    中國社會一直流行一句叫「有土斯有財」,所以無論是國人還是華人都有儲蓄的習慣。在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內地,過去由於商品經濟不發達,消費觀念一直比較保守,儲蓄率也一直是世界第一。2000年後,中國儲蓄率飆升至50%,2008年達到51.84%的歷史峰值。風向的改變也由此開始了。儲蓄率開始停滯、甚至下降。
  • 14億人負債總額超200萬億,5.6億人存款為0?因這5大現象席捲全國
    大爺大媽們所到之處,更是讓各大銀行員工振奮不已。而美國人不愛存錢、愛超前消費的習慣,也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最近這幾年,美國的儲蓄率卻一直呈上升的趨勢,尤其是今年3月儲蓄率達到13.1%,這是美國自1981年11月以來的最高儲蓄率。不愛存錢的美國人變了,同時,愛存錢的中國人也「變」了!雖然我國的儲蓄率一直是世界第一,但已經在逐年下滑了。
  • 美國家庭淨資產第三季度升至紀錄高位
    來源:環球外匯網美聯儲周四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家庭淨資產第三季度升至紀錄高位,因為股市上漲使美國人財富增值,抵消了儲蓄下降的影響。此外,隨著刺激計劃逐步退出,加上經濟復甦開始放緩,家庭債務也出現增長。報告顯示,第三季度美國家庭淨資產較第二季度增長3.2%,至123.52萬億美元。第三季度家庭債務增長5.6%,至16.4萬億美元,為至少九個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其中,美國居民持有的股票價值上升2.8萬億美元,房地產價值上升約4300億美元。抵押貸款負債以5.6%的年率增長,反映了住房貸款申請的火熱。
  • 綠地控股過冬:萬億負債壓身 4000億關口徘徊不前
    雖然目前公司仍處於行業前十之內,但是,僅高負債、資金吃緊這兩項,就難讓這位「綠巨人」輕裝上陣。萬億負債壓身今年前三季度,綠地控股實現收入3209.01億元,歸母淨利潤120.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4%和1.94%。
  • 負債達1.2萬億加元,這會成為壓垮加拿大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為緩解疫情的嚴峻形勢,世界各國都採取了較為嚴格的限制措施,可這也讓世界各國的發展進程的變得遲緩甚至是倒退。據了解,近日加拿大財政部長公布了疫情發生後的首份財政報告,在這長達168頁的報告中,最顯眼的結論莫過於「本年度加拿大財政赤字達到近3430億加元」。自二戰以後,加拿大就未有過如此大的財政赤字,而這一現象明顯是疫情造成,所以這3430億加元也被稱作是加拿大政府欠下的「疫情債」。
  • 美國人口只有3.3億,消費力卻超中國「10萬億」?
    我國是擁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目前全世界人口排名第一,雖然我國現在的GDP高居世界第二,但是還沒有到達發達國家的水平,消費能力也沒有達到領先的水平。最近就有數據顯示,美國的人口只有3.3億,但是消費水平卻超過中國10萬億,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因為美國是發達國家,所以美國人都比中國人「有錢」?未必。
  • 「最大汽車經銷商」1800億債務壓頂,再融資風險加大遭降級
    另外,廣匯汽車零售及能源業務的復甦可能會為廣匯集團信貸狀況提供一些支持;其潛在的第二大股東申能集團的國有企業背景,可能有助於加強其銀行業關係,並提振債務資本市場的人氣。《小債看市》注意到,由於流動性緊張,今年已有多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廣匯集團評級,3月穆迪將其評級展望由「穩定」調為「負面」;惠譽將廣匯汽車的評級從BB-下調至B+,展望「負面」。
  • 樓繼偉稱中國家庭槓桿率已升至50%官方曾說可控
    【文/觀察者網 吳婭坤】據新浪財經4月21日報導,原財政部長、現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在21日舉行的在財政學年會上表示,中國家庭的槓桿率已經升至接近50%。在談到地方政府債務時,樓繼偉說,部分地方政府債已經違約是好事,這說明中央政府不會兜底;而對於中國政府負債率,則要考量非標準PPP項目和政府引導基金。
  • 臺灣當局負債高達5萬億 需87.9年還清
    綜合臺媒報導,臺「監察院」6日表示,經調查發現,截至2015年底,臺當局及各縣市累計債務餘額高達6兆220億元(新臺幣,下同,1兆等於1萬億,約合12454億人民幣),隱藏債務餘額18兆元,目前臺當局累積債務5兆餘元需花87.9年才能還清,促請「行政院」重視並檢討。
  • 新光圓成面臨易主 周曉光469億負債壓頂被迫重整
    出售資產、收縮戰線、擬引進戰投,半年來,周曉光使出渾身解數四處找錢,仍未能度過469億元負債壓頂危機。而且,其唯一上市平臺新光圓成違規擔保、被大股東佔用資金問題嚴重,正在接受監管部門調查。新光圓成正面臨著易主。4月3日,新光集團及其下屬3家公司分別向法院申請重整。
  • 3千億負債壓頂,張近東能否頂住?看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問題不大
    今年以來大佬們是接連出問題,先是王健林因為負債跟清空海外資產的問題引起了關注。隨後就是許家印了,恆大也一度因為負債跟造車的問題,引起了高度的關注。隨後是馬雲的螞蟻金服上市失敗。不過如今王健林跟許家印都走出來了,王健林賣掉了部分資產,還了3千億的債務,把萬達的負債率降低到了5成左右。
  • 美國家庭淨資產三季度增長3.2% 至123.5萬億美元
    來源:新浪財經美國家庭淨資產在第三季度上升並創下新高,因為股市上漲使美國人財富增值,抵消了儲蓄下降的影響。美聯儲周四公布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家庭淨資產增加3.8萬億美元,或3.2%,至123.5萬億美元。同時,受抵押貸款推動,家庭債務以5.6%的年率增長。匯總數據顯示,抵押貸款債務出現2007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季度增長。報告顯示,居民持有的股票價值上升2.8萬億美元,房地產價值上升約4300億美元。
  • 百億債務壓頂一舉迎來14億美元融資,看鋰業巨頭如何化險...
    與此同時,天齊鋰業3.75%的2022年到期的美元債上漲15美分至71.5美分,創2017年11月發行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紀錄。就在不到一個月前,天齊鋰業巨額債務暴雷還鬧得沸沸揚揚。01「蛇吞象」失利 天齊百億債務壓頂時間回到11月13日晚間,A股明星股、中國鋰業巨頭天齊鋰業主動爆雷,公司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億元)併購貸款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
  • 4億人!每月掙兩千到五千,就算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
    國家統計局測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人口已經超過4億人。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這說明了什麼問題?有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月收入2000到5000的人群,基本是年輕人群,在工作中掙錢不算多但幹活多。
  • 高價回購「低價賤賣」 ,債務壓頂的鵬博士還有「新故事」?
    根據歷年財報顯示,長城寬帶2016實現淨利潤2.85億元,較2015年3.25億元大幅下降12.31%;2017年淨利潤進一步下滑至1.61億元,同比降幅高達43.51%;至2018年,長城寬帶直接轉為虧損1.86億元。  不可避免鵬博士在2017年至2019年度營收、淨利潤呈現持續下滑態勢。
  • 5.88萬億!美啟動「印鈔機」,巨額「白條」將引發什麼後果?
    8920億,接近9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8萬億,這是美國欲再次收割全世界財富的最新動向!美國發錢,就要印鈔票,多印9000億美元,就意味著全世界為其9000億買單。 美國想了大半年,終於決定再印9000億來解決其目前國內窘境。
  • 【財經數據】92號汽油每升上調0.05元 社保基金累計結餘7.4萬億元
    92號汽油每升上調0.05元據央視財經報導,12月28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迎來年內第11次上漲。此次油價調整具體為,每噸汽油上調70元、柴油上調70元,折合90號汽油每升上調0.05元,92號汽油每升上調0.05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06元。
  • 澳大利亞2020年11月建築業表現指數升至55.3
    12月3日,澳大利亞工業集團(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Ai Group)公布數據顯示,受住宅建築活動拉動,2020年11月澳大利亞建築業表現指數(Australian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Index,Australian PCI)上漲2.6個百分點至55.3,錄得2018年4月以來新高,連續兩月擴張。
  • 美國27萬億債務「壓身」,影響最大的不是中國、日本,而是它自己
    除了中國GDP還保持正增長以外,很多國家的GDP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就包括美國。根據經合組織數據,美國經濟在2020年下滑了約3.7%。按照其去年GDP總額21.428萬億美元的數據計算,美國2020年的GDP總量減少了約0.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3萬億元。可見,美國今年遭受到了比較大的經濟損失。
  • 美3千家大公司負債增加1萬億美元,25%公司收入不夠支付利息
    作為規模強大,資金實力較強的大企業來說,似乎還可以支撐一段時間,不過這個代價肯定是負債的不斷累加。根據彭博彙編數據對美國3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即羅素3000指數成分股企業)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自疫情開始以來,這些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增加了近1萬億美元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