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是紅樓夢中出場較早,出場次數不多,但卻極其重要的一個人。她是賈家在寧榮二公之後身份最尊貴的人。她被視為賈家後期最主要的政治力量和靠山。她身為金陵十二釵之一,卻不同於其他的金陵十一釵。她身不在賈家,卻在賈家是一個傳奇,她極少出場,賈家處處卻受她的影響,她與賈家有脫不開的關係,她像極了賈家隱藏在背後的終極殺手鐧。
在整本書一開篇,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就說過,她在很早就進宮做了女吏。這時候黛玉不過六歲,還沒有進入賈府。這時候的賈元春也在宮中默默無聞,大概只是後宮中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女官罷了。而此時的賈家似乎也沒有過多的關注她、依賴她。
秦可卿葬禮之後,賈元春突然之間晉升為鳳藻宮尚書,加封為賢德妃。賈家迎來了這潑天大喜事,一躍從日漸沒落的外臣成為了皇親國戚,好似脫胎換骨一般在權力場上完成了質的飛躍。而這一切功勞都該歸功於賈元春。賈元春的晉升給賈家帶來了榮耀,家族重回權力巔峰的夢想似乎馬上就能成為現實。此時的賈元春成為了賈家名義上最尊貴的人,也上賈家表面最大的政治力量和靠山。那麼,賈元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賈元春居於金陵十二釵薛林之後,排名第三位。這個排名可以說是很高的了。賈元春在全書中出場很少,與王熙鳳李紈等不可相提並論,她正式出場也僅僅不過一個回目,其餘也不過是書中順筆帶過而已。她出場如此之少,卻排名如此靠前,不得不說她各人的重要性太大。
賈元春正式出場於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倫樂寶玉呈才藻》。賈元春省親回家,遊玩大觀園,試才眾姐妹。這是全書中唯一一次對賈元春的正面描寫。從這不多的筆墨中,我們依然能知道賈元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賈元春是一個惡繁尚樸的人。
元妃省親之前,賈政帶賈寶玉等人給大觀園提對額的時候,眾人遊至正殿,賈政說此地太豪華了點,眾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貴妃崇尚節儉,天性惡繁悅樸。從外人的評價中可以知道,賈元春並不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她天性喜好節儉樸素,不喜歡奢侈。
賈元春省親之時,更衣後坐轎入園。書中說她在轎中看園內外如此豪華,因默默嘆息奢華過費。賈元春見過賈母等人後,遊玩大觀園時。賈元春極加獎贊,又勸以後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賈元春省親完畢,請駕迴鑾時,與賈母等人告別,書中說她再四叮嚀: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
賈元春省親一回,描寫了她三次說大觀園豪華太過。進門一次,中途遊玩一次,臨別一次。這三次每一次都並非賈元春出於禮儀而說的漂亮話,都是賈元春的肺腑之言。這都是正面描寫賈元春崇尚節儉、惡繁悅樸的表現。
賈元春心實,是一個毫無心機之人。
賈元春省親是皇家的恩情,賈元春被封賢德妃更是皇家的寵愛。所以,回家省親是賈家的榮耀,也是賈元春的榮耀。面對皇家的恩寵,賈家以及賈元春理應感恩戴德。但賈元春在省親過程中的表現卻很出人意料。賈元春不但不開心,反而哭哭啼啼。
賈元春在皇宮處境很可能不太順心,但皇家恩準她回家省親,自然不希望賈元春把皇宮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影響傳遞給賈家。皇家希望賈元春能維持皇家的尊嚴和威望,絕不希望賈元春做出有損皇家形象的事情。
賈元春在賈母正室,不顧眾多朝廷人員在場,哭哭啼啼三次不止,不但沒有傳達皇宮的尊貴,更直接表現了對皇宮的厭惡和不滿。不得不說賈元春心眼很實在,不是有心機之人。
賈元春是一個傳統的小女人。
賈元春不善吟詩作對,卻是最符合古代德行標準的小女人。她性格含蓄,懂禮儀,擅音樂。
賈元春的貼身丫環叫做抱琴,她的名字點明了賈元春的才能,那就是賈元春擅長彈琴,也可以引申為擅長音樂。音樂是古代宮廷極其重視的一項娛樂項目,賈元春精通琴技極有可能就是受到賈家傳統教育的結果。
賈元春省親時候,雖題過對聯匾額,但不能與薛林形體並論。賈元春也說過自己素乏捷才,且不長於吟詠,妹輩素所深知。可見,賈元春並不擅長吟詩作對。她的才能應該在與音樂與德行。
賈元春被封賢德妃,賢和德正是指明她品德賢淑。她能在很小的時候被選入皇宮做女吏,必定經過層層篩選考驗。她從小跟隨賈母生活,被賈母調教養育,自然是神懂禮儀規矩的。結合賈元春省親時,免眾人叩拜禮,見賈母行家禮,與賈政對話等等情節來看,賈元春都是一個含蓄溫柔的人。她就是那個時代標準的德行好的傳統小女人。
賈元春自幼被賈母教養,按照的是大家小姐的標準培養,甚至有可能就是按照入宮女吏的標準教育。使賈元春養成了賢良淑德的性情,更擁有了精通音樂的才能,她是標準的傳統女人的楷模。但她同時也是一個沒有心機,心眼實在的小女人,這也註定了她在複雜多變的皇宮中,難以立足、始終處於艱難境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