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活動能成為爆款嗎?那就要看你的活動策劃得有沒有意思了。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注意力極其分散,你的品牌不出來刷個存在感,刷情懷,很有可能就被忘記了。
做活動是個不錯的選擇,刷了存在感,還能刷出收益。然而不是隨便做個活動就能讓人記住你,第一步先要用戶參與進來。
活動參與門檻要有,但不宜設置太高的門檻,不能用戶產生太多的思考,讓他迫不及待想要參與其中,才是活動成為爆款的首要條件。
最近幾個大熱的活動如柏拉圖的「性格標籤」,據了解,整個活動的PV大約在3000萬,性格標籤生成數2000多萬張,APP新增註冊用戶數20萬!為什麼這麼火?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參與門檻較低,玩法簡單又帶點神秘感。用戶關注公眾號後,進入活動界面,輸入姓名和生日,馬上就能生成帶有自己姓名和生日的性格標籤。
更不用提(據說)漲粉100萬的大字了,用戶直接關注公眾號,發送用戶想說的話,就會生成圖片,玩法很直接,參與門檻低,也很容易迅速在朋友圈傳播開來。
做活動就是要吸引人關注和參與,無非分為外部刺激和內部刺激兩種方法。先說說外部刺激:獎品、優惠、價值給予等。
作為最原始的吸引,獎品獎勵是通過參與活動,把一個原本不屬於他的東西贈與了用戶,這是最基本的活動手段。比如品牌官微經常玩的微博轉發抽獎。
「如一號店與天貓超市最近的價格戰」
打折,優惠,都是驅動用戶去參與活動的運營手段,要讓他覺得這次不參加就虧了,相信這個很容易理解,這個心理人人都曾有過。
價值給予可能相對前面兩個很直接的很功利的做法,可以說是讓參與的用戶獲得了一部分價值。比如梅花網的作品徵集活動,在梅花網發布作品集贊,免費贏取作品推廣展示位,相當於免費獲得曝光,幫你做廣告。
現在什麼年代,單純用獎品去吸引用戶已經行不通了,用戶更關注的是這個活動好不好玩,是否有趣,其次就是關於這個活動有沒有表達他所想表達的東西,或者說他能不能通過這個產品去表達自己的某些訴求。而話題性很強的活動,本身就足夠引起用戶的注意,然後引發他想參與,表明自己也是參與其中,不是一個消息落後的人。
還是拿近期我們看到的比較火爆的活動如柏拉圖的性格標籤舉例子,每個人的性格標籤所打的標籤語言都很輕鬆,很好玩,並不是用一些很專業、很抽象的詞彙去給用戶打標籤,而是採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網絡語言,如「外表堅強,內心玻璃」、「認真向前看」等幽默逗逼,輕鬆嬉皮的網絡詞彙,這樣也讓用戶們在參與了這個活動之後,能有一個輕鬆化、娛樂化、網絡化的心態,這樣也有利於他們在社交網絡裡分享。
玩法新,證明還沒有哪個品牌這樣做過,那麼你在策劃活動的時候,除了做調研,有誰做了哪些效果卓越的活動,還要找出突破口,什麼樣的形式還沒有被玩起來?然後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分析這些活動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這個品牌這麼快速地打響知名度,這是每個策劃都需要去思考,去總結的。隨著這兩年各種H5的泛濫,H5頁面的打開率越來越低了,而柏拉圖的性格標籤和大字都是用圖片形式,圖片形式新穎,直觀,吸引眼球,好友間互動性強,更能刺激用戶的分享欲望。我相信這是他們的思考。
無論是大字還是性格標籤,不管是臉萌還是faceu,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大字」的大字圖片,在朋友圈發出來,多有性格!說實在的,當我在朋友圈發了大字圖片的時候,很有滿足感,覺得自己好6(不要臉)。
「圖來自網絡」
第一是覺得自己趕上了潮流,大家都在發,我也發了,還比一些人快。
第二是平時發的一些純文字狀態,鮮少有人關注,這次我的文字很大,你們看見了嗎?!
再看性格標籤,他們在性格標籤的圖片中間添加了參與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加上每個圖片本身都有差異性,使用戶生成的圖片有一種專屬感,分享欲望更強烈。
做一個有話題性的活動,不同品牌需要以不同用戶群體去確定主題。如果你的產品目標用戶是一群廣告文案,那麼你需要創造一個讓文案人都沸騰的活動主題,如「那些年我們遇到過的傻逼甲方」,你說激不激情?瞬間點燃了這群平時被傻逼甲方逼壞了的文案人。
如果你是搞體育用品的商家,那麼來一個「裡約奧運會上被吹黑哨的中國運動員」的活動主題帖,引起用戶的關注度和民族情感,讓你的用戶對你產生深深的認同感,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活動主題的話題性夠強,主要是對你的用戶心理拿捏得準確,創造讓他們可以宣洩情感的話題,引起關注和好奇,那麼活動就要與用戶產生高度的關聯性。
活動要與用戶有關聯性,這其實在說廢話。本身活動需要用戶,那麼創造一些跟用戶有關聯的話題。性格、頭像、個人狀態這些話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性格標籤正好滿足了用戶對自身性格的好奇。
有研究表明,71%的用戶不願分享內容,在活動中我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過物質獎品來激勵用戶分享,而活動分享的人數很大程度就依賴於獎品的力度,屬於外部刺激。
而前面所談到的3點:讓用戶覺得有趣、滿足個性化需求、話題性與關聯性強等,恰恰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從用戶的虛榮、自我表達、身份認同等角度在活動設計層面去驅動分享的內部刺激。為什麼要強調給用戶一個分享的理由,就是為了說明,獎品不是刺激用戶分享傳播的最主要原因,還是需要揣摩用戶的心理,研究用戶才是必經之路。
當然了,這只是犀利姐目前了解到的一部分重要元素,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獨具特色的活動沒有分析到。如果有好的活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作者:犀利姐,兩年網際網路運營經驗,內容運營一枚。
本文由 @犀利姐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