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育,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氣象局專家。曾獲「21世紀前十年四川省優秀科普作家」稱號,被中國氣象學會評為全國氣象科普工作先進個人,被四川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表彰為四川省科普工作先進個人。
著有《自然災害與農業避險》、《廢墟的故事》、《虎嘟嘟魔幻大歷險》、《破譯自然密碼》等60餘本科普書。其中《自然災害與農業避險》入選新聞出版總署推薦的「農家書屋」,《虎嘟嘟魔幻大歷險》獲2012年四川省優秀科普圖書。長篇懸疑小說《牆上美人臉》、《神秘的哭聲》等多次榮登噹噹、京東暢銷榜。
微博:新浪微博@姜永育V
洋蔥長得像小樹,土豆如大石包,豌豆和大豆比人還高……這是地球上的蔬菜嗎?回答是肯定的,地球上確實有兩個神奇的地方,因為那裡的蔬菜長得十分巨大,人們稱其為「巨菜谷」。
巨菜谷裡的蔬菜為何與眾不同?那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驚人秘密呢?
這兩個神奇的地方,一個是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哥羅東北部的麥坦納加山谷,一個是俄羅斯的薩哈林島(庫頁島)。
來到這裡,走進當地人的菜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顆顆「身高」近兩米的大白菜。這些大白菜「體重」近50公斤,人們採摘之後,只能用貨車載運,而一般情況下,一輛小貨車只能裝載一顆。大白菜體型碩大,而它的鄰居捲心菜也不甘落後,這裡的捲心菜足有一人高,30公斤重,它們的葉子像大象耳朵,中間捲起的菜心像大沙包。
捲心菜旁邊,是一片鬱鬱蔥蔥的「小樹林」,仔細一看,原來是豌豆和大豆的植株,從「樹上」採摘下幾隻豆角,剝開,只見一顆顆豌豆米(大豆米)大如撞球,煞是可愛。
地上的蔬菜身軀龐大,那麼地下的蔬菜又如何呢?瞧,那邊正有農民在挖掘土豆和蘿蔔。幾個農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合力將一塊土豆從地裡刨了出來。這傢伙真大啊,它少說也有50公斤重,看上去像一塊大石包。正當你為土豆驚訝不已時,一塊20多公斤重的大白蘿蔔被挖了出來,它白白胖胖,身體又粗又大,真是人見人愛。
此外,這裡還有大如酒桶的冬瓜,1米多長的葫蘆,形如足球的大蒜頭……總之,這裡的所有蔬菜都像被放大了許多倍,令人十分驚異。
巨菜谷的蔬菜為何長得如此巨大呢?有人認為:這裡的蔬菜都是特殊品種,因為和普通的蔬菜品種不同,所以它們才能出類拔萃,成長為世所罕見的巨菜。
為了揭開巨菜谷的奧秘,一些科學家特地到阿拉斯加的麥坦納加山谷進行了考察,他們經過研究認為:當地人種植的蔬菜種子,其實和普通的種子並無二樣。為了證實這一結論,科學家們分成兩組,一組將巨菜谷的蔬菜移到其他地方栽植,結果不到兩年,這些蔬菜便退化成和當地普通蔬菜一樣矮小;另一組將外地的蔬菜種籽拿到巨菜谷種植,經過幾代繁衍後,這些普通的蔬菜變得出奇高大,身高、體重也和當地的巨菜們並駕齊驅了。
排除了蔬菜品種的特殊性,有人又提出,巨菜谷的蔬菜長得巨大,是否因為日照時間長的緣故:日照時間長,光合作用強,蔬菜的生長就會更加旺盛。從麥坦納加山谷和薩哈林島所處的地理緯度來看,這兩個地方都處於高緯度地帶,夏季這裡的日照時間比較長,確實對蔬菜的生長很有利。不過,相同緯度的其他地方蔬菜都很普通,並未見有如此高大的同類蔬菜,因此這種說法也不正確。
還有人認為,巨菜谷的蔬菜可能是特殊氣候造成的,無論是麥坦納加山谷還是薩哈林島,夏天當地的晝夜溫差都較大,白天氣溫有時可達20多攝氏度,而晚上氣溫可降至10攝氏度以下——懸殊的晝夜溫差對植物生長十分有利。不過,這種說法同樣無法解釋:為何類似氣候條件的其他地方,蔬菜卻沒有長成巨型。
巨菜谷體型巨大的蔬菜,讓人不禁聯想起到了史前植物。據考察分析,從距今6000萬年前的第三紀到距今3.09億年前的石炭紀,是地球上植物生長最為茂盛的時期。那時的植物生長速度比現在快許多,而且它們的體型也要大得多。科學家分析,史前植物瘋長有三個重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重水含率低。重水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蘊含在普通水中、密度比普通水更大的化合物,通俗地說,它就是一種含礦物質多的水。一般來說,普通水中的重水含率越低,對植物和人體的傷害越小。史前年代的水系中,普通水中的重水含率非常低,因此對植物的生長非常有利。
第二個原因是放射性環境。現代科學已經證實,放射性元素的射線、宇宙射線及其他射線對植物生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如科學家們將一些植物的種子放進宇宙飛船送入太空,經過太空中的宇宙射線照射後再帶回地球種植,有的植物體型會增大,產量成倍增加;在有鈾、鈽、鐳等放射性元素礦藏的地方,有的植物(如紫雲英等)長得特別旺盛。科學家認為,史前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很高,發出的射線也很強,因此能刺激植物更快、更大地生長。
第三個原因是電場、磁場的影響。大自然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雷電交加的日子,植物生長得特別快,原因在於有雷電的天氣,空間電場強度比平時高得多。科學家認為:史前時代的地球上,雷電天氣比現在多得多,而且磁場也比現在強,因此植物都長得很高大。
那麼,巨菜谷的蔬菜,其生長原理是否和史前植物一樣呢?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有極少數地方的地下深處土壤巖石中,儲存了史前年代的重水含率非常低的水,並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地面,或地下深處的土壤巖石有過濾重水的功能,而巨菜谷正是這極少數的地方之一,這裡的重水含率十分低,非常適合包括蔬菜在內的植物生長。
科學家還發現,巨菜谷的地下埋藏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礦藏,而且那裡的地質構造、地形地貌等因素綜合起來,製造了一個強電場、強磁場的環境,這些環境對蔬菜的生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此外,巨菜谷一帶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也為蔬菜的瘋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可以說,巨菜谷的蔬菜瘋長,很大程度上是繼承了史前植物這一「老祖宗」的生長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