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我們更應銘記青年的時代責任|00後說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徐靖童

  (作者徐靖童,揚州市高中二年級學生;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像是五四風雷還未遠去,熱血與青春還從未消散,轉眼間,又是一年五四時。

  青年,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是國家未來的決定者。「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是梁啓超的殷切希望;「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是魯迅先生的肺腑之言。百年前,一代青年為了民族與國家毅然走上街頭,縱使面對軍警的鎮壓,他們卻因心中的信念與追求未曾退縮半步。正是他們,讓革命的熊熊烈焰在神州大地上燃起,正是他們,用血肉書寫民族覺醒的最強篇章。

  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從出生起就未曾經歷風波與動蕩。比起前輩,我們太過幸福。我們目睹祖國的蓬勃發展,也因經濟全球化而接觸更多新事物與新思想。

  然而,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在一個個紀念日面前流於形式,對青年本應背負的時代責任變得麻木。不知有多少青年,因沉重的課業壓力而堵上了耳朵,閉門讀書。家國大事成了政治書上冷冰冰的文字,社會熱點成了考前突擊背誦的議論文素材。甚至有少數人,面對不公更偏愛息事寧人,面對委屈更傾向忍氣吞聲,侃侃而談「悶聲學習」的大智慧,宣講著各種「潛規則」,面對遵循規則者,卻投去鄙夷的目光。

  一個社會,假如鮮有關注底層的青年,鮮有為正義發聲的青年,鮮有揭露黑暗的青年,鮮有專攻學術的青年,是沒有前途的。正因為此,我們今天的青年,仍應像百年前的先輩們那樣,在心中堅守著那份人文關懷與公民意識,仍應敢為天下先,挺直脊梁拒做作犬儒。「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曾經激勵無數仁人志士的豪言壯語,仍然應該迴蕩在我們的心中。

  社會真正需要的,不是變色龍一般精於世故的青年,而是能堅守內心的青年。沒有十全十美的環境,只有巋然不動的信念。要在浮躁中尋一片安寧,在暴戾中存一份善心,在黑暗中守住自己的微光,在濁浪中留存自己的清泉。

  電影《無問西東》裡的四位主人公,雖處不同的年代,卻有著共同的特徵:銘記著本心與時代責任。他們有的隱姓埋名鑄造大國利劍,有的不被世俗腐蝕守住良心;有的捨身報國殺敵成仁,有的追求自我終成大家。耶魯畢業生秦玥飛紮根湖南鄉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屬於當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神州大地上,更有無數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青年人,在重大項目的現場擔起大梁……

  「一個民族有追星星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我們紀念五四精神,既是為了追憶先輩,更是為了激勵後來人。也許,一些青年會陷入生活的泥濘,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一點點消磨掉曾經的理想,在爾虞我詐的職場中慢慢忘記曾經的堅守;但是,更多的青年,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與付出一點點改變著這世界,以自身散發的光和熱為後來者指明方向,而他們,就是中國的希望。

  新時代已經到來,處在歷史關鍵節點的我們,身上更背負著更加沉重的責任。這個國家等待著我們去建設發展,這個社會等待著我們去關注改善。梁漱溟曾問:這個世界會好嗎?問題的答案屬於每一個青年人。因為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有無限前景。

歡迎關注荔枝銳評(lizhirp)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2018年北京卷:「新時代新青年」,00後青年,能夠擔當社會責任嗎
    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00後青年,能夠擔當社會責任嗎?我們在初中學習語文的時候,就知道這樣一句話:「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意思非常明顯,青的顏色比藍更藍,但是也取決於藍的滋養;冰的溫度比水更低,但是也離不開水的物理反應。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道理,而反觀人類以及人類發展文明,同樣在某些事物或者某些時間階段裡發生著各種升華,而作為00後的這樣一部分人群,同樣也是如此。
  • 奮勇擔當是青年的時代責任
    「發揚五四精神 爭做時代先鋒」系列評論之三:100年來,五四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上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青年始終是社會最有生氣的力量。
  • 高考模考作文|做時代好青年,擔起家國責任
    引導語部分限定了考生的身份為一名普通的中國青年,考生的寫作對象為「當今青年」,文章要發表在「網絡平臺」,暗示考生寫作的時代環境和背景,聯想內容應涉及當今資訊時代網絡洪流的影響及信息辨別能力等;文章主題為「正值青春的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價值觀念」;文章體式限定為公開信,要求格式完整規範,有交流意識。3.價值判斷的限制。
  •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時代機遇與青年責任
    材料二: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共有12億青年,其中87%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材料三: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  樹人中學擬舉辦以「時代機遇與青年責任」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以該校高三學生的身份,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演講稿。
  • 強化青年社會責任 踐行時代使命擔當
    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高度重視青年、依靠青年、關心青年,將青年作為社會發展和事業永續的主體力量和強大動能。長期以來,青年工作是我們黨和國家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把當代中國青年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與青年的成長成才有機結合,值得學術界認真思考、深刻總結。
  • 當代青年應如何肩負時代發展重任
    當代青年應如何肩負時代發展重任 發表時間:2015-05-05   來源:淄博文明網九十六年後的今天,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四個全面」不斷深化,中國夢的偉大藍圖不斷鋪開,當代青年趕上了發展創造的黃金時代,也承擔起了沉甸甸的時代重任。
  • 新時代新青年 無奮鬥不青春
    在新時代的偉大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有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 新時代成就有為新青年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這是時代對新青年賦予的新定位,也是中國新青年肩上承擔的責任和擔當,弘揚的是一種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的初心力量和使命精神。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的新青年確實經歷了時代的考驗,他們表現出來的無畏和擔當,詮釋了一群有志青年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激發出最強勁的奮鬥力量,綻放出新時代青春光芒。
  • 時代強音|新時代青年該如何擔當
    00後青年一道奏響時代強音,奔湧時代潮頭奏響時代強音,奔湧時代潮頭「時代強音」——青年雲端思想交流平臺作為我校深化青馬工程培養的品牌項目迎來了第三期,邀請到武漢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司文超老師、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曹亮老師和學生會主席王志越同學
  • 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列寧指出,「我們是革新者的黨,而總是青年更樂於跟著革新者走。我們是跟腐朽的舊事物進行忘我鬥爭的黨,而總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鬥爭中去」。近代以來,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無數中國青年為了民族獨立與國家富強義無反顧、前赴後繼。
  • 交流、希望、責任——亞青論壇展現中國青年時代風採
    原標題:交流、希望、責任——亞青論壇展現中國青年時代風採   2016年9月21日至23日,亞洲青年文明對話論壇在中國成都隆重召開。在這次「亞洲青年文明對話論壇」上,各方對於中國青年也給予了更多期望。承辦方之一的完美世界執行長蕭泓博士在開幕致辭中更是用「交流」「希望」「責任」三個關鍵詞對與會的中國代表和其他青年給予了厚望。「期望他們能跨越鴻溝,用平等、尊重和愛心來看待這個世界」「給世界帶來新的希望」「也能肩負起未來各文明和諧共生、平衡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 如何爭做新時代青年?一定要敢想、敢說、敢當
    而正如習主席所言,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國家的希望在青年;如何把握轉瞬即逝的年華,承擔作為青年的責任,做一位「新時代青年」,便成了必須審慎對待並思考的課題。新時代青年要敢想,做冷靜的思考者冥想被尼採稱之為「尊嚴的失落」。
  • 高三寒假寫作教學:爭做時代好青年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新年賀詞(2)與80後、90後從小糾結「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的煩惱不同,今天一些95後、00後似乎正面臨一個新問題:是好好讀書還是選擇當網紅?關於95後就業觀的調查顯示,54%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網絡主播和網紅。
  • 「網戀」時代,更應惜緣
    邵某訴薛某離婚糾紛案——「網戀」時代,更應惜緣(一)基本案情2012年,80後青年邵某與薛某在一次網絡聊天時結識,二人通過網絡進行了長期的交流,逐漸開始約會見面,經過一年多的相知、相愛,終於在2013年9月正式結婚。婚後二人感情尚好,在第二年生育了一個孩子,然而雙方之間的問題從此開始產生。
  • 【作文365】做時代好青年,擔起家國責任
    新時代領路人曾做了一個絕妙的比喻,他說抓好青年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那麼,正值青春的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價值觀,扣好這「第一粒扣子」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今中國每個人應踐行的精神內核。
  • 立志高遠,勇擔當代青年的時代責任——高校師生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
    總書記的回信讓高校師生備受鼓舞,他們表示,新時代大學生應立志高遠,不畏艱難,鼓起勇氣承擔起當代青年的責任,紮根邊疆基層,挖掘個人潛能,鬥志昂揚地行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作為一名公共衛生學院的碩士生,北大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廖章伊選擇了去今年新冠疫情受災最嚴重的湖北工作,為建設湖北而奮鬥。
  • 回望歷史 我們該銘記什麼
    4月22日-28日期間,我參加了長春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的團幹部能力建設與傳統教育專題培訓班,培訓班以井岡山精神為載體,內容真實感人,深受啟迪教育,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培訓結束後,為深刻銘記這段井岡山情懷,將培訓期間手寫學習體會加以整理,以時時警示自身所言,所行,所承擔之使命與責任。
  • 應勇寄語全省廣大青年:凝聚青春正能量爭當時代弄潮兒
    他希望廣大青年要堅定信念,自覺聽黨召喚,強化理論武裝,增強信心決心,當好堅守初心的後備軍,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要奮發有為,投身復工復產第一線、創新創業最前沿、脫貧攻堅主戰場,當好疫後重振的突擊隊,用奮鬥書寫青春的華麗篇章。要向上向善,甘於奉獻、砥礪品德、爭當先進,當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讓清風正氣、蓬勃朝氣遍布全社會。
  • 這是我們的時代,這是屬於你的榮耀,青年!
    四十年前的春日,我們的父輩大步走在希望的路上,社會的變革與年輕的靈魂深深交融,他們急於告別過去的困苦,用豐滿的理想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歷史註定向這一代人投以青眼,他們炙熱又開放的胸膛為這個古老的國家打開了關於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當詩歌頌讚愛情,當街頭響徹搖滾,當知識觸手可及,當工業大放異彩,當白衣飄飄的明天充滿希望......我們的父輩們站在遠航的船艦上,揮舞著有力的臂膀,為後世的我們指引一條新啟蒙的大路。今天的我們,沒有辜負這個時代。
  • 《後浪》時代塑造了我們,我們創造了世界,一代只能比一代厲害!
    2020年5月3日,即五四青年節前夕,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後浪》在央視一套播出,並登陸《新聞聯播》前黃金時段。該視頻中,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登臺演講,認可、讚美與寄語年輕一代。「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