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發,由於去世過早,現在不少人對他不甚了解。其實,他有兩個最著名的頭銜:
一是「我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曾參與領導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24歲成為中央委員。
一是「中共秘密警察的頭子」——斯諾在《西行漫記》中稱他為「中共秘密警察的頭子」、「中國紅軍特務隊的首領」。鄧發是中共第一任國家保衛局局長,後來大名鼎鼎的「中共特工王」李克農只是他手下的一個偵察部長。
可惜鄧發於1946年從重慶回延安時,因飛機失事與葉挺等人一起殉國犧牲,為著名的四八烈士。
鄧發犧牲後,他的幾個子女被送往莫斯科學習。
他的女兒叫鄧金娜。1950年,她從莫斯科回到祖國,先與母親住一起,後來母親去了廣州,她住在葉劍英元帥家,不久被羅瑞卿(擔任過國家保衛局局長)知道了,硬是把她「搶」去了自己家。
在伯伯們的關懷下,鄧金娜高中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進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此時她漸漸長成了一個美麗的大姑娘,成為北師大引人注目的校花。但是,她有自己的見解:在大學期間不談戀愛,多學知識,不辜負伯伯們的希望。
可是,一個偶然機會,鄧金娜的心卻被一個越南小夥子的丘比特之箭射中。
鄧金娜是個舞迷,每個周六晚上,就和同宿舍的女友到北京大學跳舞。一個夏日夜晚,她在舞場上遇上了一個高鼻梁、寬額頭、大眼睛的青年。兩人不約而同地喜歡上,埋下了愛情的種子。
這個小夥子名叫李新華,父親李班是越南外貿部副部長,母親是廣東梅縣人。他15歲參加解放軍,退伍後在武漢一家工廠工作。他酷愛學習,嗜書如命,於1960年考入北京大學。和鄧金娜一樣,他也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共同的志趣和追求,把他們拉到了一起。
1964年,鄧金娜和李新華雙雙大學畢業。李新華要回越南工作,在愛情強大力量的支持下,鄧金娜毅然決定離開北京,辭別像父親一樣關懷照顧自己的伯伯們,隨李新華來到越南,然後在越南一所大學當了一名教師。
不久,美國悍然出兵越南,燃起了戰火。鄧金娜剛生孩子,隨學校遷到鄉村,進行野外教學。後來,戰爭越來越緊張。鄧金娜在教學之外,還參加了婦女支前隊。孩子在身邊,很不方便,她忍痛把女兒送到廣東,由媽媽撫養,自己在越南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搶救傷病員。
誰知,美越戰爭結束後,越南人民盼望的和平之光才降臨,1978年越南當局就背信棄義,恩將仇報對中國挑起事端,在越南的中國人首當其衝。
鄧金娜一家受到衝擊。丈夫李新華首先被解除公職。年邁的婆婆是中國血統,也被開除了公職。公公李班在美越戰爭期間是重要領導人,也受到排擠、打擊,整日嘆息,一連幾天都不說話。
令鄧金娜費解的是,她的工作卻一點也沒受到衝擊。一天,大學黨委副書記找到她,先對她的工作大加讚賞,然後,突然要求她加入越南黨。鄧金娜拒絕了:
「我是中國人,我有自己的祖國,還沒有這個資格!」
隨後,鄧金娜被通知不許上班。一家老小僅憑10元的救濟費生活。
1979年,越共領導人黃文歡因不滿黎筍集團的反華政策,憤然出走中國。越南當局為防止李班一家重蹈黃文歡舊轍,逮捕包括鄧金娜在內的李班全家。後因鄧金娜奮力抗爭,她和丈夫以及兩個孩子,才四人一起關在一個狹隘的房間。
鄧金娜一家的狀況引起了中共方面的注意。
1983年夏,在廖承志、韓念龍的直接關懷下,經過中央與越方多次交涉,鄧金娜一家終於擺脫困境,離開生活了20年的越南,取道泰國,回到了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