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介

2020-12-17 合肥在線

在2008年50周年校慶之際,中國科大新建校史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珮雲等為中國科大校史館開館揭幕。開館以來,校史館接待了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國科學院及國家各部委、各省市、各高等院校領導與黨政、科研人員,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參觀者;還接待了多位外國政要與多所世界著名大學與科研院所的來賓。2009年9月,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輝煌六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中,中國科大校史館收藏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被選為展品陳列。

作為中國科大對外展示的一個形象窗口,校史館每年接待各界各類參觀者數百批次,愈萬人。除日常接待領導、嘉賓、學者之外,校史館在學校科研部組織的「科技活動周」、教務處組織的「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研究生院組織的「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校友會組織的「校友值年返校」等活動中,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校史館工作人員13名,其中專職人員1名。校史館每年從一、二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中新招中、英文講解員20名左右,並組織數次培訓,使之勝任講解工作。

2008年9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珮雲等為中國科大校史館開館揭幕

2008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白春禮等人陪同下參觀中國科大校史館

2008年10月30日,烏拉圭廣泛陣線全國領導委員會主席布羅維託((Jorge BROVETTO)率代表團參觀中國科大校史館

2013年10月10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執行校長格裡姆森(Eric Grimson)等多位美國、歐洲、澳大亞利著名大學校長參觀中國科大校史館

2013年7月13日,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率領教育參訪團參觀中國科大校史館

2015年4月2日,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在安徽省委副書記李錦斌等陪同下參觀中國科大校史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史館由一棟1950年代的教學樓改建而成,共三層,建築面積2100 m2,使用面積1300 m2。校史展覽採用通史陳列和專題展示相結合的方式。

歷史展區分為「肇啟京華」「弦歌繼起」與「世紀新篇」三個部分。其中「肇啟京華」分為3個展廳,展示了中國科大在北京的籌備、創辦、開學、系科專業設置、校歌與幹部任命,中國科大的多位創校大師的科學貢獻與他們在科大的教學科研工作、郭永懷所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國科大在北京期間的發展盛況、多位領導人的關懷、中國科大校風的形成與人才培養的成果;「弦歌繼起」也分為3個展廳,展示了「文革」中中國科大南遷的曲折、體制調整、工農兵學員的招收、「回爐」班的開辦、恢復招生與堅持科研教學的努力,南遷合肥後的系科專業設置與幹部任命、二次創業直至重新崛起、國家重點建設的支持、西區建設,「文革」結束以來中國科大首創研究生院、創辦少年班、建設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率先開放辦學等等敢為人先的舉措;「世紀新篇」分為2個展廳,展示了中國科大得到國家重點建設工程「211工程」「985工程」「知識創新工程」與「2011計劃」的支持、新一輪的院系調整與建設、境外交流狀況,新形勢下「所繫結合」辦學方針的探索與實踐、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學生培養與長遠規劃等。

專題展區分為「少年班」「師長廳」「校友廳」「實物廳」與「科學家手跡展」等五個部分。其中「少年班」廳展示了自李政道提議從小培養優秀人才,到中國科大破格錄取少年大學生,再到少年班的正式創辦與其後的發展,少年班多年培養的優秀人才等;「師長廳」展示了中國科大的歷任領導與在校「兩院」院士;「校友廳」展示了中國科大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人才培養成果,重點介紹了在科教、黨政、企業等若干部門的中國科大優秀校友;「實物廳」則展示了中國科大長期作為教學陳列用具的米格-15型戰鬥機РД-45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我校李志超教授根據《舊唐書》考證復原的黃道遊儀、著名物理學家趙忠堯主持建成的我國第一臺質子靜電加速器、航天部502所模擬東方紅一號衛星以及其他衛星姿態的人造衛星三自由度轉臺、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模型(1:4)、丁肇中贈送我校的VAX750計算機、楊承宗自法國購回的柴油發動機;「科學家手跡展」則展出了郭沫若、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九章、郭永懷、貝時璋、錢臨照、楊承宗等多位中國科大創校大師,以及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吳健雄、袁家騮、任之恭等多位擔任中國科大名譽教授的著名科學家的墨寶手跡。

校史館平面示意圖

校史館展出內容還包括錢學森捐資為學生購買的計算尺、郭沫若任校長時的辦公桌,以及彭桓武、陳芳允、于敏等「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指導的中國科大本科生論文等珍貴實物。

中國科大為新中國創辦大學的一個成功典範,學校的誕生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國科大檔案館內設校史研究室,在學校的創辦、下遷與體制調整,全國第一個研究生院的創辦及其辦學模式與培養制度的探索,第一個國家實驗室、第一個少年班的創建與發展等多個方面開展歷史研究,並將校史研究與校史館展示相結合,在一定層面上,為大眾展現了新中國科技、教育發展的輝煌歷史。

相關焦點

  •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2011-09-15 18:09 來源:新浪網 作者:
  • 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到底是什麼關係?
    相信大家也知道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是我國理工科實力非常強悍的兩所高校,但大家可能對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間的聯繫不是特別清楚,甚至可能會有人將這些機構相混淆。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以上三個機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二十屆研支團成員個人簡介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第二十屆支教隊團支書。本科期間曾獲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第十二屆大學物理研究型實驗論文競賽二等獎、2015- 2016年度「優秀共青團員」、2016- 2017年度「優秀共青團員」、2017年優秀學生獎學金銅獎等榮譽。  支教宣言:願我為他們帶去外面的世界,他們為我帶來內心的光明。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各省市錄取分數線
    中科大本科招生信息網:https://zsb.ustc.edu.cn/12994/list.htm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於安徽合肥,位列世界一流建設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高考少年班報名開始
    10月1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國科大2013年少年班招生實施方案公布。報名系統開放時間2012年10月15日—11月15日,報名材料接收時間2012年10月15日—11月20日。請考生根據所在省份高考報名截止日期,提前10個工作日將報名材料寄達,以免錯過當地高考報名。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年第二屆物理學院天文夏令營通知 1.夏令營招生計劃 2020年天文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計劃為50人。受到疫情影響,夏令營具體形式待定,請關注我們的最新通知。2.夏令營時間2020年7月。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喜報
    項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今滿懷欣喜之情,祝賀劉昌源等2名學子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新成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 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985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術排名,力壓清北
    一、學校簡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大」(USTC),1958年創辦於北,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
  • 安徽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
  • 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招聘3人啟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是唯一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依法註冊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的基金會,致力於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全面建設和發展。教育基金會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免稅資質和公開募捐資格。為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健全人員結構,優化組織機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面向全球誠聘英才。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情況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3年高考招生錄取分數線及錄取人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情況介紹 中國教育在線根據已有數據綜合分析(部分省市數據暫時無法獲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在全國各省錄取情況大致如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理科招生人數最多的地區為安徽,共錄取127人,錄取最高分為672,錄取最低分為--,錄取平均分為66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文科招生人數最多的地區為,共錄取464人,錄取最高分為509,錄取最低分為--,錄取平均分為494;更多詳細數據參見本專題下方的錄取分數一覽表和全國錄取人數分布圖
  • 【複試指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複試情況介紹
    ,依託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建十餘年的基礎上組建。自2016年起,蘇州納米所研究生教育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生物學3個一級學科學位點進行博士和碩士招生,錄取研究生取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籍。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在中國科大本部完成,論文工作在蘇州納米所完成。蘇州納米所擁有一支高水平、有特色、多學科交叉的師資隊伍,目前擁有博士生導師70人,碩士生導師48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恩紅教授來淮北師範大學作學術報告
    2019年11月24日上午,應淮北師範大學科學研究部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恩紅教授來淮北師範大學作了題為「面向智慧教育的學生認知建模與推薦」的主題報告,報告由學院院長陳得寶教授主持,部分教師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來校調研
    哈工大報訊(郝春雷/文 劉忠奎/圖)1月16日,由安徽省人大常委、合肥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展與規劃研究室主任程曉舫、副主任黃志廣率領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展與規劃調研組一行5人到我校交流訪問。
  • 「985工程高校」、「中國七星級大學」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在中國的大學中,除了眾所周知的「211、985」大學這種稱呼外,還有種特別的稱呼中國星級大學,其最頂級的是七星級,也是就中國七星級大學。而成立於1958年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位列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誕生具有鮮明而深刻的時代背景。20世紀50年代,正值以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雷射、生物技術、航空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學技術的快速生長期,科技進步為人類展現出一個全新景象。然而,中國當時的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十分薄弱,難以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專業簡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專業簡介 2009-04-29 13:51:35 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安徽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故事
    導讀: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大爆發,許多高等學校遭受嚴重迫害,學校被迫停止招生,而中國科大是深受文化大革命迫害「重災區」之一,中國科大被迫從北京轉移到安徽省合肥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是安徽省內唯一所985高校,中國科大也為合肥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貢獻。
  • NO 9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應用統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應用統計專碩有2個學院在招生,分別是:管理學院和大數據學院,其中大數據學院的應統是從19年開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統計專碩2020年擬招生目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統計專碩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汪淏田榮膺Packard科學工程獎
    2020年10月15日,20名來自美國著名大學的最具創意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榮獲了本年度Packard 科學和工程獎。中國科大07203校友汪淏田(萊斯大學助理教授)入選。  汪淏田博士簡介    汪淏田教授於2011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後赴美國史丹福大學完成應用物理系博士學位(導師是9312崔屹教授),2016年起擔任哈佛大學羅蘭學者並組建課題組開展獨立工作,2019年起加入萊斯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任助理教授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實力對對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都是985、雙一流A類高校,都是我國實力比較頂尖的大學,不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地方高校,而國防科技大學是軍校,二者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一下這兩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