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電子欲投資大陸 臺政府以財報不佳為由阻止

2020-12-20 搜狐網

  本報訊 臺北消息:臺灣奇美電子3月底首度申請赴大陸投資,但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以奇美財報數據不佳為由,要求奇美電子補件說明。奇美電子11日低調表示,這件申請案仍在審理中,奇美電子不便表達意見,但將配合主管機關要求,提出相關說明文件。

  有臺灣媒體報導稱,由於奇美創辦人許文龍3月26日發表支持一中的退休感言一事餘波蕩漾,再加上陳水扁日前指示臺當局各「部會」要加強管理臺商西進,經濟主管部門是否從嚴審查奇美電子登陸投資案,備受矚目。

  據了解,依臺當局相關規定,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在2000萬美元以下,臺「經濟部」投審會可逕自同意,不須「委員會議」審核。「投審會」也須在接獲奇美電子申請後一個月內決定準駁,逾期將視同同意該案申請。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奇美電子否認在佛山設8代前段面板廠
    奇美電子昨(9.14)日表示,外傳奇美在佛山設8代(臺灣稱8.5代)前段面板廠的計劃並非事實。由於臺灣政府並不許可,奇美雖然「有想」,但並無此事。 奇美在兩岸進行分工,在臺灣南科廠區以面板前段廠為主,在大陸寧波與佛山則以後段模塊廠為主。
  • 大陸不歡迎"綠色"臺商 奇美支持"臺獨"受譴責
    但是,也確實有少數人拿著從大陸賺的錢支持「臺獨」,大陸早就表示過,不歡迎這樣的「臺商」。  大陸市場使奇美集團的規模不斷擴大  談起「綠色」臺商,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許文龍。他的奇美集團在大陸發了大財,但同時他又是臺灣企業界公認的「獨派大佬」。在2000年和2004年的臺灣「大選」中,他不遺餘力地公開支持陳水扁。
  • 富士康奇美現狀:海外市場被重罰 大陸市場尷尬
    儘管春節將至,但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心情一定好不起來,因為奇美不僅在歐美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在中國大陸市場正被競爭對手遠遠地落在身後。3億歐元罰款是奇美不能承受之重。去年12月,歐盟以價格壟斷為由,對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奇美、友達、彩晶、華映和韓國面板巨頭LGD開出罰單,其中奇美收到的罰金最多,達到了3億歐元,幾乎佔據了總罰金的一半。儘管奇美大股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強硬地表示「奇美不輕付不該付的錢」,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的。在海外市場「受氣」的奇美,在中國大陸市場也很尷尬。
  •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2008年12月19日 09:4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第二輪家電下鄉招標中,100%的26英寸液晶機型、60%的22英寸液晶機型,都採用了奇美電子的液晶屏,在國內三、四級市場的佔有率超過90%。」昨天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巨頭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總處長陳立宜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此前,該公司雖進入大陸近10年,在華東、華南建立起液晶面板模組工廠,但作為上遊廠商一直躲在幕後。此次出手與金融危機有關。
  • 臺灣奇美董事長:大陸採購佔奇美面板產能37%
    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  1月20日下午消息,臺灣面板巨頭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今日在「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戰略合作峰會暨籤約儀式」上表示,奇美去年為大陸市場提供了約1250萬片液晶面板,今年將增加至1850萬片,大陸市場已佔奇美液晶面板產能的37%左右。
  • 被大陸點名 臺灣奇美電子實業董事長換人
    華夏經緯網6月18日訊:據人民網消息,臺灣奇美被大陸點名為不受歡迎的「綠色企業」,該公司十五日召開股東會,許文龍刻意不出席,為了減低公司「綠色」色彩,繼上個月請辭奇美實業董事長之後,再度請辭奇美電子董事長,不過仍保留董事職務。新任奇美電子董事長為廖錦祥。奇美並再次澄清,奇美絕非「綠色企業」,許文龍言論不能代表公司立場。
  • 廣東南海攜手臺灣奇美 共建大陸液晶產業基地
    與會領導就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園區建設、廣東省對園區的政策和技術扶持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投資方奇美電子也就其戰略部署及對上下遊關聯合作夥伴的發展戰略以及CRT轉LCD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服務等議題進行了宣講;會議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電視整機和零部件配套企業參加。此次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專區的建設已經全面提速,大陸液晶電視產業在其發展道路上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奇美電子遭重創:臺灣面板界「大虎」失威?
    一旦產業鏈終端形勢不利,奇美電將深受影響。根據研究機構群智諮詢公布的10月份中國六大電視品牌廠整機出貨報告及全球液晶電視品牌季報告,中國六大品牌電視品牌出貨,在品牌廠庫存策略控制下,十月份下降出貨量至350萬臺,全球液晶電視需求再向下微調至2.005億臺,年成長僅約6.5%。
  •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會見臺灣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
    2007年11月12下午,副部長婁勤儉會見了來訪的臺灣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一行。婁勤儉長對廖董事長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並對奇美電子在大陸的順利發展表示祝賀。婁勤儉介紹黨的十七大把信息產業作為發展重點,提出了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這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 奇美與LGD爭液晶模組與整機一體化方案
    對於將液晶面板轉移到中國大陸生產,拓圤產業研究所旗下亞研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光平認為,臺灣企業比較有機會捷足先登。但也有彩電企業的高層向本報記者透露,不排除韓資企業搶先一步的可能。  據國家2005年的相關政策,引進平板電視的關鍵部件和裝備,2010年前免進口關稅。彭平則強調說,2010很快就要到期。
  • 寧波奇美電子向災區捐款1200萬元
    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已決定出資1200萬元人民幣,救援災區人民。  寧波奇美電子公司行政總處副總趙森林在電話中動情地表示,四川汶川地震,同胞受災嚴重,我們應該率先站住來,這些資金代表了奇美所有股東、所有員工對受災同胞的一份牽掛。
  • 大陸不排除對臺採取經濟制裁 臺灣商人急表態
    此前,臺灣股市已連續數日呈下跌趨勢,著名臺企奇美集團甚至兩度跌停。當天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也點名批評了奇美集團總裁許文龍在大陸賺完錢後回臺支持「臺獨」的做法。   著名臺灣問題研究專家徐博東認為,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遏制臺獨」,而不是「促進統一」。他把這一任務看成目前大陸對「綠營臺商」態度的最大背景。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全球液晶面板地震
    李東生挖角  11月16日,由TCL集團和深圳市政府旗下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投資的華星光電項目宣布成立。  表面上看,這個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的液晶面板8.5代線項目,與同一個月在大陸投資的其他TFT-LCD生產線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將它與隨之而來的另外一件事聯繫起來,則令人吃驚。
  • 大陸經濟制裁"綠皮臺企"奇美,許文龍自吞苦果
    5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稱,臺灣奇美集團投資內地六年來獲取了大量的利潤,而其前董事長許文龍卻不遺餘力地公開支持陳水扁的「臺獨」主張。國臺辦當天即明確指出,「不歡迎」到內地賺錢卻又支持臺獨的「綠色」臺商。
  • 大陸惠臺措施含金量高 臺商加大對大陸投資
    由此可見,儘管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但大陸為臺企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從未改變。大陸方面繼頒布「惠及臺企臺胞31條」和「26條措施」後,最近又頒布「11條措施」。大陸臺商紛紛稱讚大陸的惠臺措施是真金白銀,更堅定了在大陸發展的信心。
  • 臺灣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新奇美誕生
    新奇美電18日正式成軍,運行長段行建(中)帶領經營團隊亮相,對前進大陸僅表示已在進行,強調將努力爭取、不會缺席。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群創光電18日正式合併奇美電子與統寶光電,「新奇美」 正式成軍,全臺灣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誕生。  昨天是新奇美的合併基準日,存續公司為群創,兩周後將向證交所申請重命名。但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家公司站點已統一對外重命名為「奇美電子」。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 液晶面板業大地震
    此外,三星與蘇州市政府也達成了合作意向,投資220億元興建8代線。投資236億的佛山廣新光電項目8.5代線項目通過環評,即將開工。臺灣地區對面板企業赴大陸投資的嚴格限制,也開始鬆動。長期以來,臺灣當局頒布的一項針對高技術行業向內地轉移的規定,其間不僅規定哪些項目不能在內地做,而且對一些知名企業的投資額也做了限制。
  •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赴大陸首展
    中新社鎮江4月12日電(記者 崔佳明 盧輝)在江蘇省鎮江投資的臺灣著名企業奇美為當地帶來世界一流的藝術品收藏供當地市民欣賞。《藝術中的兒童形象:奇美博物館珍藏展》12日在鎮江舉行了藏品運抵當地的開箱儀式,臺灣奇美博物館館長郭玲玲表示,這次展出是該館首次離島在大陸舉辦的館藏珍品展。此次展出該館珍藏的65件相關「兒童、家庭、親情」館藏精品。展品中,油畫37件、雕塑28件,作品年代從14至20世紀,大部分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根據西方古典繪畫題材分為「宗教與神話」、「文學與歷史」、「肖像與風俗」三個主題。
  • 奇美、海信、TCL上演液晶模組 "三角戀"
    2007年9月,海信第一條年產50萬片液晶電視模組的生產線建成投產,那是國內第一條本土投資的液晶電視模組生產線。同月,海信投資3000萬元設在佛山順德的華南平板生產基地落成,可年產平板電視100萬臺。該基地與佛山南海的奇美液晶模組項目近若毗鄰,顯示著兩者的「親密」關係。
  • 奇美廣東開建內地建首條第七代液晶面板廠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在第八屆中國國際家電展上了解到,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商之一的中國臺灣奇美電子將在南海區獅山鎮建設第7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本月初首期項目已經正式動工。  年產值將達500億~1000 億元  目前在大陸,僅有京東方和上廣電集團各自擁有一條第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