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發現地外生命?在2.6萬光年外,發現一「大蜘蛛」!

2020-12-24 洋子話科學

我國如今的科技是非常發達的,我國在科技上也做出了很多成就,為了發展我國的科技,我國在科技上也展開了很多的探索,我國還向外太空發射了多個探測器,這些探測器的發現也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這個宇宙,我國如今成為了科技強國,很多國家都對我國刮目相看。

在我國科技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國的科技都是非常依賴西方國家的,依賴別的國家對我國提供的技術支持,但是如今的中國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研究科技了,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天眼就是一個令世界矚目的科技成果。

中國天眼是500米射電望遠鏡,它是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我國的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就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成就,目前已經發現了上百顆脈衝星,這些發現也讓很多西方國家稱讚不已,還有一些國家也想借用我國的中國天眼,來進行科技上的探索。

中國天眼又有了新的突破,在2.6萬光年外,中國天眼發現了「大蜘蛛」,這「大蜘蛛」其實是位於球狀星團M92中的一種特殊的脈衝雙星系統「紅背蜘蛛」。根據科學家的發現,這個脈衝星系統的運轉周期都非常短,並且它是大質量恆星死亡的產物。

中國天眼的這一發現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大的,中國天眼對我國的科學事業的幫助絕不僅僅如此而已,這個脈衝雙星系統的發現,將有利於我國對宇宙進行「導航」,因為脈衝星會發射信號,幫助我們尋找外星文明。

中國天眼的研發令世界上的很多科學家都感到眼紅,因為中國天眼將會有助於人們探索地外生命,雖然這個「大蜘蛛」並不是地外生命,但是相信在未來,中國天眼會有突破性的發現,或許地外文明就要浮出水面了。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人們對於宇宙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下腳步,當然研究宇宙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希望找到一顆和地球相似,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也是為了保證整個地球的安全性,想探究宇宙當中是否還有其他的生命存在,在這個探測的過程當中,單單只靠人力是不可以的,所以科學家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設備,一些探測器還有衛星希望能夠探測到宇宙當中的其他生命,而在一系列的設備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2016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探索,如果發現低級的地外文明,我們該咋辦?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將開啟地外文明探索。眾所周知,地外文明探索是人類在近世紀的一項重要科學試驗計劃,而本身,地外文明探索,也是中國「天眼」的五大科學目標之一。自2016年9月25日落地啟用,到2019年8月28日,中國天眼陸續發現132顆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已經有93顆被確認為是脈衝星,這種探索速度之快,在世界各大射電望遠鏡中十分罕見,這讓我國一下子成為脈衝星探索領域中的佼佼者。但,如此厲害的天文設備又怎麼可能只探索脈衝星這一種天體?
  • 「天眼」發布首批成果,1.6萬光年外的聲音是這樣的…
    」發現2顆新脈衝星,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距「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不到1個月……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終於迎來首批成果。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對此堅信不疑,也有人對此保持懷疑。最近幾十年來人類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數千個系外行星,這一事實表明人類世界絕非例外。儘管如此,在外太空發現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不過許多科學家依然認為,我們還沒有發現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經過幾十年的觀察研究,歐洲南方天文臺終於在2016年8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這顆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 )」的行星質量和地球差不多,是一顆類地行星,公轉周期約11個地球日,距離母星約750萬千米。
  • 《發現6顆脈衝星!「天眼」真棒!》追蹤 「天眼」監測外星文明?
    「中國天眼」FSAT饋源艙(8月9日航拍)。 新華社記者歐東衢 攝10月10日,本報對坐落於平塘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在銀河系內發現了6顆新脈衝星進行了報導。很多讀者在貴州都市報官方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踴躍留言,提出各種腦洞大開的問題。昨日,記者再次致電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王培博士,請他為大家解答。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世界首個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自2009年3月發射升空以來,致力於在「宜居帶」尋找類地行星,在為期至少3年半的任務期內,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將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恆星系統展開觀測。
  • 中國天眼能看多遠?你見過外星人文明的存在嗎:有重要發現
    中國天眼於在六月在貴州建立並使用,這是世界上最大直徑和最高靈敏度的無線電場!中國天眼的誕生為在地球上開展這項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中國通過天眼發現了一顆脈衝星,這個脈衝星在科學家世界引起了轟動!如果從空中看,他將呈現一個球狀的網狀結構。
  • 中國天眼到底有多麼強大?它會給人類帶來哪些重大的發現?
    有了天文望遠鏡的幫助,我們可以看到遙遠的宇宙深處,可以看到幾十光年,幾百光外的一些天體,甚至數百億光年外的的一些特殊天體也可以觀測到。天文望遠鏡又分為兩種,一種就是直接觀測天體的望遠鏡,比如哈勃望遠鏡,另一種就是射電望遠鏡,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探索尋找宇宙中的各類無線電信號。這兩類望遠鏡要說哪個更強一些,很難說得清楚,可要說哪個探測得更遠,那一定是射電望遠鏡。
  • 人體骨骼的鈣元素,在5500萬光年外被發現,人類第一故鄉不是地球?
    關於人類生命的起源,至今科學家們都爭論不休。一個新觀點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我們的認知,有人認為,其實人類的第一家園並非是地球,而是來自於遙遠的星系。起初這只是一個腦洞大開的猜測而已,但是曾經有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似乎正在證明著這一觀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質量是太陽三百倍,光度八百萬倍的R136a1,如果在4光年外會怎樣?
    關於宇宙中質量最高的恆星R136a1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雲是一個產出大質量恆星的風水寶地,R136a星團中的1、2、3都在這裡,每一顆都是超過愛丁頓極限、太陽150倍質量以上的恆星!蜘蛛星雲放大至R136a超星團,R136a1、R136a2和R136a3位於右下方R136a1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天文物理學教授保羅·克勞瑟的研究小組在2010年7月發布的,他們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和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資料,通過全像的斑點幹涉測量解析發現了R136a這個高密度的星團,這些恆星表面溫度高達40000K
  • 圍繞矮恆星運行的行星有望幫助發現地外生命
    網易科技訊 5月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矮恆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非常常見,它們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由於此類天體通常黯淡無光,因此較難被儀器探測發現。2MASS J23062928-0502285便是其中之一,它還有一個名稱是TRAPPIST 1,距地球僅僅40光年,位於寶瓶星系中,質量僅為太陽的8%,亮度更是只有太陽的0.05%,體積僅僅略大於木星。天文愛好者單憑肉眼觀看的話,即便是藉助高倍天文望遠鏡也無法觀測到。然而,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這麼一顆黯淡且體積很小的天體卻產生了濃厚興趣。
  • 108億光年外發現17000光年超大巨洞,原因已經查明!
    你能想像太空中出現一個17000光年的超級巨洞嗎?不是所謂的虛空,而是真正撞擊產生的巨洞,就像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被擄走,出現一個上萬光年的巨洞。澳大利亞科學家在108億光年外的早期宇宙中,就發現了這樣一個超級巨洞,這也是迄今為止宇宙中發現的唯一一個。
  • 地外文明是否存在 我們等待FAST的回答
    「希望能有劃時代的發現。」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早前在出席FAST項目完工儀式時這樣對媒體說。不可否認,劃時代的發現和望遠鏡關係緊密,望遠鏡對人類探索宇宙和地外文明至關重要。  9月25日,一口「大鍋」在中國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的大山裡建設完畢。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二十二年:美國「天眼」墜落,中國天眼獨存,從落後到領先的逆襲
    它是由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教授就帶領自己的團隊歷經二十二年,完成科技攻關,不僅實現了技術的逆襲與趕超,還將美國的射電望遠鏡遠遠甩在身後。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坐落於中國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達到了人類可以觀測的宇宙邊界,137億光年。讓中國在宇宙天體探索上,快人一步,更讓中國的天體宇宙實驗,領先世界二十年。
  •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  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
  • 加拿大發現15億光年外重複無線電波
    加拿大的一架望遠鏡在兩個月內,捕獲到13個快速射電暴,其中有一個很不同尋常的重複電波,這個電波來自15億光年外。科學家表示,不能排除這一電波是來自外星宇宙飛船的可能性。在這13個快速射電暴(FRB)中,有一個電波很不同尋常,它來自15億光年外,並且是重複電波。light year:光年[小知識:什麼是「快速射電暴」?]
  • 黑洞遙控點亮100光年外雲塊:中國科學家發現神秘「心跳」
    宇宙中的「粒子加速器」類星體是1960年代的四大天文發現之一,它的尺度遠小於星系,亮度卻奇大無比。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類星體的中心通常是一個質量動輒達到數百倍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形成高能噴流。而微類星體顧名思義,是微縮版本的類星體。
  • 5000光年外首次發現穩定雙子星系統或可宜居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雙星系統周邊的混亂環境可以產生一些穩定的行星系統,並且在合適區域還會出現適宜生命居住的「宜居帶」。一個研究團隊近日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兩個小型行星圍繞著兩顆低質量恆星運行。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找到了雙子星系統內適合生命居住星球存在的可能性。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之上。這次新發現的雙子星系統「克卜勒-47」,位於天鵝座內,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